谈素质教育理念下的初中体育创新教学策略

来源 :基础教育论坛·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vic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素质教育背景下减负提质已经成为重要的教学目标。课程改革虽然使初中体育教学模式发生了变革,但是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初中体育教学仍然以学生的知识技能培养为重心,学生在体育学习中没有积极性,以至于学习兴趣低、学习压力大。对此,文章针对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减负提质策略进行深入探究,以期通过教学模式的创新,更加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习惯。
  关键词:初中体育;素质教育;创新教学;减负提质
  现阶段,把时间还给学生,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已经成为素质教育的中心思想。相比其他主要课程而言,体育课在课程安排中占比较小,那么如何给体育教学减负提质呢?笔者结合素质教育理念要求,从以下四个方面分析如何通过创新初中体育教学模式,实现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一、转变思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有效开展学科教学的基础。新课程教育理念也倡导应该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只有让学生爱上课堂,才能够有效减轻学生的心理及学习压力,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因此,教师首先应转变传统体育教学思想,构建以健康为主,学生自主学习的快乐体育课堂。
  教师创新主题活动,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体育教学中融入游戏元素,既能让学习过程充满乐趣,又能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例如,在教学接力跑技巧时,教师就可以设计比赛活动,激发学生自主参与的积极性,从而提升学习热情。又如,教师讲解教学内容后,让学生开展自主讨论,并提出疑问,师生共同探究解决难题,在互动探究的过程中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得到培养。
  二、师生互动,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在体育教学中,大部分学生体育活动的参与积极性较低,尤其是女生,很多项目的基础训练和考核都不合格。究其原因,主要是存在一定的心理压力,教师如果一味强压,势必会让学生更加紧张。因此,有必要加强师生互动,构建和谐的学习氛围,教师与学生一起学习和成长,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由学校组织的主题运动会、篮球友谊赛、足球比赛等,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锻炼学生的体育实践能力,同时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以篮球教学为例,教师可以通过比赛的方式参与到学生群体中,亲自示范运动技能,学生也可以通过与教师的互动,学习更多的知识技能和实践能力。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既能使体育课堂氛围变得生动活泼,又能营造和谐、平等的课堂氛围。不仅对于学生的学习有积极的帮助,对于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三、因材施教,满足个体学习需求
  体育教学质量差,其中很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和基础潜能存在差异性。在传统模式下,教师采用统一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并不能适应其中一部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导致低效的结果。因此,有必要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分层教学,满足不同个体的学习需求,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最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例如,在教学篮球时,由于个人爱好或者身体素质的差异,有些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已经初步掌握了要学习的运动技巧,而有些学生由于对篮球运动兴趣不高,平时缺乏身体锻炼,在篮球运动技巧的教学中很难快速、精准地掌握。这时,教师可以以兴趣小组的方式帮助学生巩固技巧。让篮球运动技能掌握欠缺的学生和热爱篮球运动的学生组成学习小组,以互补的方式带动被动学习的学生。另外,教学目标也应该因人而异,合理分层,让学生根据教学要求慢慢对知识技能进行熟练巩固。兴趣小组成员要先培养其学习篮球的兴趣,再以初级篮球技巧为基础进行教学。通过因材施教,部分学生减轻了学习压力,课堂教学质量也得到了改善。
  四、激趣情境,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传统体育教学多以教师讲解和演示、学生模仿和训练为主,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强。很多学生表示,在以教师为主导和中心的大环境下很容易产生心理压力。为了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有必要创设激趣教学情境,借助游戏和多媒体技术等活跃课堂氛围,帮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技能,挖掘多方面的体育潜能。
  借助多媒体技术创设生动情境,将教学内容以多媒体课件,動画视频的方式展现给学生。例如,篮球教学中运球技巧的展示,单纯以教材进行教学,学生很难理解抽象的表述。如果结合多媒体视频、Flash动画等形式,能够将抽象变为直观、形象,教学内容更加简便易懂。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整合课外体育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范围,播放篮球运动赛事。学生通过多媒体观看篮球明星或者篮球达人的技巧,学习兴趣倍增,更有益于提升学生的知识技能。
  总之,素质教育背景下提高初中体育教学效率,要先明确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对此,教师应该立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通过转变传统教学理念、倡导师生互动学习、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构建激趣课堂等途径,生成和谐、民主、生动、高效的体育课堂,最终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智. 游戏教学法在初中体育田径教学中的应用[J]. 当代家庭教育,2020(12).
  [2]董炳全. 基于创新教育理念的初中体育教学探究[J]. 教育界(基础教育),2019(9).
  [3]宋宝玉,刘瀚涛.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初中生障碍跑拓展训练教学案例[J].科技风,2020(11).
其他文献
摘 要:新媒体技术推动课堂教学手段发生变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合运用IQClass互动课堂系统、希沃白板软件授课系统与辅助课堂教学的平板电脑,促进了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  关键词:新媒体技术;小学数学;融合发展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
《秦川抒怀》是我国竹笛独奏曲中能够相对代表陕西风格的乐曲,在演奏过程中通过揉音变音以及复滑音等竹笛演奏技巧的使用,能够充分展示出陕北地方风格特色。竹笛时我国传统器乐的重要组成,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乐曲演奏风格。比如说江南地区的竹笛独奏曲就相对温柔,陕北地区的风格就狂放不羁。演奏者在演奏《秦川抒怀》时,只有将陕北浓烈的狂放豪迈演奏出来,才能算是达到了演奏的部分要求。
摘 要:为了让传统数学教学模式与新课程理念更好地融合,帮助教师更新教学方法,解决先进教学模式与课堂教学实际结合的需要,一些学校在课程改革理念的引导下积极探索。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学法的出现及完善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校贯彻课程改革理念。因此,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话题之一。  关键词:初中数学;问题导学法;教学应用  初中数学的教学目的是通过课程内容的讲解,使学生形成
摘 要:问题教学法主要是由教师创设问题、学生自主探究的方式进行教学,是初中数学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在实际应用时,教师可以应用相关教学策略,促进课堂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数学;问题教学;教学应用  问题教学法的特点在于由教师抛出一个问题,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进行解决。这种教学法能够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也打
摘 要:古诗词构思严谨,蕴含历史韵味,以至于有些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学习过程中因为自身学习能力和知识积累方面的不足,无法掌握古诗词学习的有效方法。文章基于初中古诗词教学策略展开探讨,分析了情境教学法、朗读教学法、活动教学法等教学方法的应用特点。希望由此改革古诗词教学的不良状况,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  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
摘 要:课程改革使教学方式不断更新,翻转课堂成为教学中的主要形式之一。尤其是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合理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培养,调动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翻转课堂;自主学习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已趋于完善。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也逐渐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
摘 要:情境教学法力求将历史教材内容以生动的情境展示给学生,激发学生内心的思想情感和学习兴趣,提升初中历史课教学效果。基于此,文章就初中历史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运用进行了分析,阐释了情境教学法的内涵,以及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优势和具体应用策略。  关键词:初中历史;情境教学法;运用策略  针对初中生历史学习兴趣不高、课堂气氛不活跃等问题,通过运用情境教学法,借助多媒体、语言艺术、历史遗迹等创设问题、表
摘 要:初中物理侧重讲解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只有将理论与生活实践相互联系,才能提高教学质量,打造高效课堂。文章从生活化现象、生活化器械、生活化问题和生活化实例四个方面提出具体策略,打造高质量的物理课堂。  关键词: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实践策略  在初中物理教学活动中,想要实现生活化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现实生活相互联系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诸多困难,亟待解决。  一、将生活化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