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原方案能密切联系生活,充分利用家长资源为活动的开展作准备,充分体现了教师敏锐的观察力和创新意识。但该方案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欣赏三块展板时形式相同,问题也大同小异,未能体现循序渐进的原则。其实,孩子们带来了自己和爸爸妈妈拍摄的照片,一定很愿意表达,而教师只让几个幼儿回答问题,抑制了大部分幼儿的表达欲望,同时这个环节未能给予幼儿充分思考、表达和探索的空间。
其次,在第一环节,教师的引导不够具体,只是泛泛地让幼儿看路上有什么颜色、图案,并没有引导幼儿感受颜色是怎么搭配的,图案是怎么排列的,有什么规律等,导致幼儿在操作时缺乏目的性、计划性。
再次,教师主要让幼儿运用彩色纸剪、贴小路,形式单一,不能满足幼儿的探索和表现欲望。
鉴于以上分析,我在设计这个活动时主要考虑了这样几点:一、在欣赏环节,先让幼儿互相介绍自己带来的照片,如让他们讲讲在哪里拍的,是一条什么样的路,有什么颜色和图案,喜欢不喜欢,等等。然后,从中选取比较典型的照片,引导幼儿找出图案组合的规律。二、在设计小路环节,提供多种材料,让幼儿设计出具有一定排列规律的图案的小路,既让幼儿自主表现,又落实技能技巧目标。
附:我的设计
目标:
1.观察各种各样的小路,知道小路上有多种材料、颜色、图案,初步感受小路的色彩美和图案的规律美。
2.运用粘贴、绘画、涂染等多种形式有规律地表现小路的色彩和图案,体验其中的乐趣。
准备:
1.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带领幼儿到广场、公园、小区观察各种各样的路,重点观察路面上铺设的图案,并拍成照片。
2.利用照片或网络素材制作成有背景音乐的有关路的课件。
3.大背景图3张(上面有各种房子,“门”里藏有不同的小动物,并可插幼儿设计的路),已剪好的弯曲度不同的小路。
4.各种颜色、形状、大小的色卡纸,糨糊,抹布,油画棒,水粉颜料,棉签,剪刀。
过程:
一、欣赏各种各样的路
1.鼓励幼儿自由交流。
师:星期天,爸爸妈妈带你们去找过漂亮的路,还拍了照片。请你们和好朋友说一说你拍到的路。
2.用投影仪逐一展示典型照片,让幼儿感受小路的色彩美和图案的规律美。
(1)教师逐一展示两三条由不同颜色、形状的地砖组合成图案的小路。
师:这是一条用什么铺成的小路?(地砖。)
师:这条小路有几种颜色?有些什么图案?这些图案在路的什么地方,是怎么排队的?
师:还有哪些小朋友拍到的小路也是用地砖铺成的?有几种颜色?有什么图案?图案是怎么排队的?
师:刚才我们看到的路都是用地砖铺成的,有的是两种颜色,有的是三种颜色。它们的图案也不一样,有的用一种颜色漂亮的地砖在中间排成一条长队,有的隔四排灰地砖铺一排红地砖,还有的把地砖切成三角形对称出现在路的两边。它们都有自己的规律。
(2)教师出示由鹅卵石铺成的小路,引导幼儿发现铺路的规律和美。(提问及小结同(1)。)
(3)教师出示由大理石和鹅卵石共同铺成的路,引导幼儿发现铺路的规律和美。(提问及小结同(1)。)
3.引导幼儿欣赏课件,扩展视野,丰富对各种小路之美的体验。
师:小朋友们拍的小路的确很美,老师也拍了一些,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用课件展示各种各样的小路,最后定格在总图上。)
师:你最喜欢哪一条路?为什么?
师:它有哪几种颜色?有什么图案?图案是怎么排队的?
(幼儿每说一幅图,教师即点击放大图片,并根据幼儿的回答及时反馈、提升。)
师:同一种图形运用不同的颜色可以排列出漂亮的图案,不同的颜色、不同的图形拼在一起也可以变出有趣的图案。
二、设计漂亮的小路
1.激发幼儿的创作热情。
(播放声音课件两遍:“动物小区的新房已造好,要聘请设计师来设计漂亮的小路,愿意当设计师的请报名。)
师:咦,发生了什么事?(当幼儿说到“动物小区的新房已造好“时,教师出示大背景图一张。)
师:你们想不想帮忙设计漂亮的小路?
2.介绍材料,引导幼儿大胆设计。
师:看到这些材料,你想怎样设计一条漂亮的小路呢?
师:你们可以直接用各种图形粘贴,也可以先用铅笔画出图案,再用油画棒、水粉涂色。总之,路要设计得漂亮。设计好后,你们可以把路插在大图上,看看漂亮不漂亮。
3.引导幼儿自由选择材料和形式进行设计、制作。
幼儿操作,教师主要观察、帮助个别有困难的幼儿注意色彩和图案的搭配,及时鼓励有创意的幼儿,如有的幼儿拼出了一个笑脸图案。
三、展示作品,欣赏交流
1.幼儿将作品插在背景图上,教师引导幼儿互相欣赏、交流,并打开背景图上小房子的门,出现不同的小动物和文字“谢谢你,小路真漂亮”。
2.师幼一起模仿小动物表示感谢:“谢谢你,小路真漂亮。”
延伸活动:
在活动区提供各种颜色、形状、大小的积木,各种豆子、石子、贝壳、纸板等,让幼儿根据自己的设计进行铺路游戏。
首先,欣赏三块展板时形式相同,问题也大同小异,未能体现循序渐进的原则。其实,孩子们带来了自己和爸爸妈妈拍摄的照片,一定很愿意表达,而教师只让几个幼儿回答问题,抑制了大部分幼儿的表达欲望,同时这个环节未能给予幼儿充分思考、表达和探索的空间。
其次,在第一环节,教师的引导不够具体,只是泛泛地让幼儿看路上有什么颜色、图案,并没有引导幼儿感受颜色是怎么搭配的,图案是怎么排列的,有什么规律等,导致幼儿在操作时缺乏目的性、计划性。
再次,教师主要让幼儿运用彩色纸剪、贴小路,形式单一,不能满足幼儿的探索和表现欲望。
鉴于以上分析,我在设计这个活动时主要考虑了这样几点:一、在欣赏环节,先让幼儿互相介绍自己带来的照片,如让他们讲讲在哪里拍的,是一条什么样的路,有什么颜色和图案,喜欢不喜欢,等等。然后,从中选取比较典型的照片,引导幼儿找出图案组合的规律。二、在设计小路环节,提供多种材料,让幼儿设计出具有一定排列规律的图案的小路,既让幼儿自主表现,又落实技能技巧目标。
附:我的设计
目标:
1.观察各种各样的小路,知道小路上有多种材料、颜色、图案,初步感受小路的色彩美和图案的规律美。
2.运用粘贴、绘画、涂染等多种形式有规律地表现小路的色彩和图案,体验其中的乐趣。
准备:
1.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带领幼儿到广场、公园、小区观察各种各样的路,重点观察路面上铺设的图案,并拍成照片。
2.利用照片或网络素材制作成有背景音乐的有关路的课件。
3.大背景图3张(上面有各种房子,“门”里藏有不同的小动物,并可插幼儿设计的路),已剪好的弯曲度不同的小路。
4.各种颜色、形状、大小的色卡纸,糨糊,抹布,油画棒,水粉颜料,棉签,剪刀。
过程:
一、欣赏各种各样的路
1.鼓励幼儿自由交流。
师:星期天,爸爸妈妈带你们去找过漂亮的路,还拍了照片。请你们和好朋友说一说你拍到的路。
2.用投影仪逐一展示典型照片,让幼儿感受小路的色彩美和图案的规律美。
(1)教师逐一展示两三条由不同颜色、形状的地砖组合成图案的小路。
师:这是一条用什么铺成的小路?(地砖。)
师:这条小路有几种颜色?有些什么图案?这些图案在路的什么地方,是怎么排队的?
师:还有哪些小朋友拍到的小路也是用地砖铺成的?有几种颜色?有什么图案?图案是怎么排队的?
师:刚才我们看到的路都是用地砖铺成的,有的是两种颜色,有的是三种颜色。它们的图案也不一样,有的用一种颜色漂亮的地砖在中间排成一条长队,有的隔四排灰地砖铺一排红地砖,还有的把地砖切成三角形对称出现在路的两边。它们都有自己的规律。
(2)教师出示由鹅卵石铺成的小路,引导幼儿发现铺路的规律和美。(提问及小结同(1)。)
(3)教师出示由大理石和鹅卵石共同铺成的路,引导幼儿发现铺路的规律和美。(提问及小结同(1)。)
3.引导幼儿欣赏课件,扩展视野,丰富对各种小路之美的体验。
师:小朋友们拍的小路的确很美,老师也拍了一些,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用课件展示各种各样的小路,最后定格在总图上。)
师:你最喜欢哪一条路?为什么?
师:它有哪几种颜色?有什么图案?图案是怎么排队的?
(幼儿每说一幅图,教师即点击放大图片,并根据幼儿的回答及时反馈、提升。)
师:同一种图形运用不同的颜色可以排列出漂亮的图案,不同的颜色、不同的图形拼在一起也可以变出有趣的图案。
二、设计漂亮的小路
1.激发幼儿的创作热情。
(播放声音课件两遍:“动物小区的新房已造好,要聘请设计师来设计漂亮的小路,愿意当设计师的请报名。)
师:咦,发生了什么事?(当幼儿说到“动物小区的新房已造好“时,教师出示大背景图一张。)
师:你们想不想帮忙设计漂亮的小路?
2.介绍材料,引导幼儿大胆设计。
师:看到这些材料,你想怎样设计一条漂亮的小路呢?
师:你们可以直接用各种图形粘贴,也可以先用铅笔画出图案,再用油画棒、水粉涂色。总之,路要设计得漂亮。设计好后,你们可以把路插在大图上,看看漂亮不漂亮。
3.引导幼儿自由选择材料和形式进行设计、制作。
幼儿操作,教师主要观察、帮助个别有困难的幼儿注意色彩和图案的搭配,及时鼓励有创意的幼儿,如有的幼儿拼出了一个笑脸图案。
三、展示作品,欣赏交流
1.幼儿将作品插在背景图上,教师引导幼儿互相欣赏、交流,并打开背景图上小房子的门,出现不同的小动物和文字“谢谢你,小路真漂亮”。
2.师幼一起模仿小动物表示感谢:“谢谢你,小路真漂亮。”
延伸活动:
在活动区提供各种颜色、形状、大小的积木,各种豆子、石子、贝壳、纸板等,让幼儿根据自己的设计进行铺路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