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备考热点主题:特立独行与随波逐流

来源 :作文通讯·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prts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特立独行”是青年人向往的人生姿态。1845年,梭罗一个人搬到寂静的瓦尔登湖畔,因为他厌倦了喧嚣的城市生活,想在这里寻求一种极简的自然生活。他用两年多的时间收获了心灵的丰盈,也拥有了与众不同的精彩人生。“扬州八怪”的代表人物郑板桥,其书法隶书中掺以行楷,非隶非楷,非古非今,别具一格。人们评价他的书法“不可无一,不可有二”。他这种大胆革新、无法归类的“丑书”,两百余年来影响了无数书法家。梭罗、郑板桥他们不求世俗的名利、不按既定的规则、不惧他人的眼光,一心执着于内心的信仰,不仅让自己的人生更加丰富多彩,也推动了社会的创新发展。
  每个人都渴望拥有这样独特的姿态,害怕堕入随波逐流的平庸中,更何况在当下这样一个开放包容的社会,互联网又为人们创造了一个区别于现实世界的虚拟空间,搭建了一个更为便捷的展现自我的平台,因而追求特立独行成了大多数人的行为。但是,我们身边经常看到的那些语出惊人、行为怪异的人,他们真的算特立独行吗?特立独行是否就能避免随波逐流?而随波逐流是否一定意味着平庸?今天,特立独行与随波逐流之间的关系仍需要我们认真思索。

备考素材


  一、人物素材
  1.天下莫能容孔子
  孔子被困陈、蔡之地,断粮七日,随行的弟子都病倒了,但他依旧弦歌不绝。孔子的弟子子贡劝老师:“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子盖少贬焉?”(老师您的学说太博大精深,所以天下没有国家能容得下您,您能稍微降低点儿要求吗?)孔子回答他:“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君子能够修明自己的学说,用法度来规范国家,用道理来治理臣民,但不能保证为世人所容。)弟子颜回知道了,说:“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老师的学说博大精深,天下没有国家能容纳老师。即便是这样,老师您还是要推广并践行自己的学说,世人不采用,又有什么关系呢?不被接受,这样才能显出君子的本色。不修道,是我的耻辱。道已大修而不为天下所用,那是当权者的耻辱。天下不容,又有什么关系呢?不容才能显出君子的本色。)
  2.萨特拒领诺贝尔文学奖
  1964年,萨特得知自己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立即起草了一份“作家应该拒绝被转变成机构”的声明,声明自己将拒绝参加领奖也不会接受奖金。萨特的主观理由是自己一向谢绝来自官方的荣誉,他说:“我拒绝荣誉称号,因为这会使人受到约束,而我一心只想做个自由人。一位作家应该真诚地做人。”

  他还说:“这种态度来自我对作家的工作所持的看法。一名对政治、社会、文学表明其态度的作家,他只有运用他的手段,即写下来的文字来行动。他所获得的一切荣誉都会使其读者产生一种压力,我认为这种压力是不可取的。我是署名‘让-保罗·萨特’还是‘让-保罗·萨特———诺贝尔奖获得者’,这绝不是一回事。”
  二、时事素材
  广西“网红村”被摘牌
  2021年年初,广西玉林博白縣的一个“网红村”出了名,通过大量视频我们可以看到一些造型怪异的年轻人:他们有的身着红色旺仔套装,有的穿着病号服正在手持自拍杆直播,甚至有些人为了吸引粉丝装疯卖傻。各种视频、图片借助网络迅速传播,恶俗的表演违背了社会的公序良俗,“网红村”迅速被当地政府摘牌,相关人员被约谈。
  三、精彩语录
  1.世治不轻,世乱不沮;同弗与,异弗非也。其特立独行有如此者。———《礼记》
  意译:遇到盛世不自惭形秽,遇到乱世也不沮丧;对观点相同的人不轻易附和,对观点不同的人不妄加非议。儒者就是像这样特立独行。
  2.士之特立独行,适于义而已,不顾人之是非,皆豪杰之士,信道笃而自知明者也。———韩愈
  意译:读书人特立独行,不随波逐流,只是使自己的行为符合道义罢了,不理会别人的赞誉或批评的都是豪杰之士,也是忠实地相信自己的道并且清楚地了解自己的人。
  3.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郑板桥
  意译:文学创作既要删除繁杂,使之趋于简明、精练,就像深秋里脱落枯叶的树木那样;又要标新立异,力求与众不同,像各具特色、竞相争艳的二月里的春花那样。
  4.(王国维)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彰。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陈寅恪
  意译:(王国维)先生的著作,也许有的并不显扬。先生的学说,也许有时还可商榷。唯独他独立的精神、自由的思想,将经历千万年的流传,和天地一样长久存在,与日月星辰一起永远光耀大地。
  5.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
  6.虽千万人,吾往矣。———孟子
  7.我已经四十岁了,除了这只猪,还没见过谁敢于如此无视对生活的设置。相反,我倒见过很多想要设置别人生活的人,还有对被设置的生活安之若素的人。因此,我一直怀念这只特立独行的猪。———王小波
  8.年轻人常常是最随波逐流的,因为他们的内在自我还不够强大,所以往往隐身于群体去获得力量,把潮流当作思想。———刘瑜
  9.一个成熟的社会应该是鼓励特立独行,让每一种特立独行都能找到存在的价值。当群体对特立独行做最大的压抑时,人性便无法彰显了。我们贡献自己的劳动力给这个社会,同时也把生命价值的多元性牺牲了。———蒋勋   10.这几年,我一直形容自己是“思想界的蝙蝠”。其实,这个说法最早来自先生(王元化)。他生前对我说过:蝙蝠是哺乳性鸟类,但它一直很尴尬,不受欢迎。去鸟类那里开会,鸟儿们对它说:“你是哺乳动物,不属于我们。”它去参加哺乳动物大会,又被赶了出去,视它为异类……在激进与保守的二元思维中,先生成为无法归类之人。但无法归类、不愿站队,正是先生的本意所在。当众人纷纷挑边站队、抱团儿取暖的时候,孤身群外,侧身而立,“虽千万人,吾往矣”,是很需要一点儿勇气的。———许纪霖
  11.人一到群体中,智商就严重降低,为了获得认同,个体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去换取那份让人备感安全的归属感。———古斯塔夫·勒庞
  12.生命可以随心所欲,但不能随波逐流。———宫崎骏
  13.盲目跟风随大流有时对你的伤害是致命的,没有理性,没有方向。———曼德拉夫

实战演练


  特立独行能否避免随波逐流?
  请就此谈谈你的认识,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题目自拟。
  写作指导
  本道作文题给定的材料是一个疑问句,写作过程即回答问题的过程。
  一、准确解读材料
  准确解读这则材料,不仅要求学生理解“特立独行”和“随波逐流”这两个关键词的词义,还要求学生理解出题人提问的意图。
  “特立独行”指言行与众不同,而“随波逐流”则指缺乏思考、没有立场,盲目地跟随众人。两者似乎完全对立,但为何还会有“特立独行能否避免随波逐流”的疑问呢?该疑问就体现了出题人的意图,即引导学生在回答“特立独行可以避免随波逐流”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特立独行并不能避免随波逐流”的原因。我们可以联系身边和社会上那些特立独行的人,思考他们所作所为的本意是否是为了避免随波逐流,他们所采用的方式是否达到了避免随波逐流的目的。广泛联系,充分思考,将“特立独行”的情况分类讨论,就能辩证地回答材料中的提问了。
  二、明确写作思路
  准确解读材料,了解出题人的意图后,作文的写作思路也就清晰了。
  首先,特立独行当然可以避免随波逐流。古今中外的无数名人都可以拿来为例: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孔子,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潜,要学问不要学位的陈寅恪,拒领诺贝尔文学奖的萨特,等等。他们或不屈从于名利权贵,或坚守理想信念,从而成为彰显人性光辉、推动时代革新的重要人物。
  其次,特立独行若缺少了独立的思考、理性的分析,言行没有基于正确的价值观,那么特立独行就可能沦为哗众取宠的表演,其本质与随波逐流并无不同。更有甚者,一些所谓“特立独行”的人为求私利刻意触犯道德底线,例如高铁霸座男不断蹭社会热点,试图以“丑行”成为另类“网红”,其危害远甚于随波逐流。
  由此,我们可以全面、辩证地回答材料中的提问,并形成对特立独行的正确认识:特立独行需要基于对所随之“波”、所逐之“流”有正确的认识和理性的判断,且对自身需求有充分的认知并反思其合理性之后,审慎行事;一切以博关注、谋利益为目的的刻意行为即便可以得逞一时,也终究会被人潮淹没。
  除了思考问题本身,我们还可以置身于问题之外思考提出该问题的背景。我们正处在一个移动互联网时代,移动互联网的匿名性、快捷性、广泛传播性,以及网络平台的营利性和低门槛,使社会上出现了大量的所谓的“特立独行”。这些“特立独行”有些是有益于社会革新与发展的,有些则会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因此,这就急需我们青少年认清“特立独行”和“随波逐流”的本质,明确自身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盲目跟风,不随意标新立异。议论文只有立足时代、联系生活,内容才能不空泛,也才能更有价值。

佳作展示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上海师大附中闵行分校高三吴孟颖
  当下我们时常能看到有人为了避免随波逐流而刻意追求特立独行的现象。在我看来,这类人有些可怜与可悲。因为这些看似特立独行的背后,其实是一个与真我背道而驰的悲剧过程。
  现代社会的人们恐惧再度陷入马尔库塞笔下充斥着单向度的人的极权主义社会———所有人都按部就班地生活,没有自由,不再创新,甚至丧失了对美好生活的想象。所以现在的人哪怕明知可能会陷入哗众取宠的陷阱,也要竖起“特立独行”的旗帜,利用互联网做一些博人眼球的事,给自己贴上与众不同的标签;抑或是什么事都反着来,不论对错,沾沾自喜。
  然而,这样刻意的特立独行不仅没有帮助人们逃离随波逐流的恐惧,反而将人们卷入与社会大同化相反的“怪流”:他們装扮怪异,语出惊人,标榜着自己的与众不同,宣示着个性时代的到来。然而他们这种自欺欺人的言行最终只能让他们成为彼此排斥的异类。同时,对特立独行的错误理解,也会将他们引入歧途,并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社会价值的失衡。
  那么,特立独行因此就应该被排斥吗?
  非也。须知我们追求的特立独行,绝不是刻意的标新立异,而是认清社会现状、自身能力、个人追求后,经过审慎的思考,能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的醒世独立。不是与所有的声音对立,而是要与黑暗的、不正确的声音分流,且不逐其流。这样的特立独行也许会带来灾祸,也许会让你一度怀疑自己的选择,但正是这种精神上的遗世,其生命才能绽放出思想的光芒。我理解屈原“众人皆醉我独醒”的痛苦,我欣赏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豪言,我敬佩马寅初顶住压力拒绝收回《新人口论》的坚定。我知道真正的特立独行者一生不会那么顺遂,他们在变革与突破的天光乍亮之时义无反顾地向前,与黑暗深处匍匐的群体相悖,逆着光勇敢走来,驱走黑暗。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世事难以顺遂。如果有一天你的人生遇到困顿和阻碍时,不妨抬头看看星空,看看天空里无人触及的美景,而不应该比着谁更能宣泄情绪。内心时常保持一种思辨、审慎独立的思考模式与人生态度,跟随人流却不蒙昧,跟随人流却不盲从。我们不是一座孤岛,现代社会没有那么多梭罗,瓦尔登湖畔的小木屋也只是一处精神暂时游离的栖居之所。   愿我们终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独立的思想与灵魂,努力却不刻意,在心底修篱种菊。
  (引用诗句,新颖有巧思。)
  (直接揭示刻意追求特立独行现象的本质,并表明自己的立场,开门见山。)
  (分析“特立独行”现象背后的原因———人们对于极权主义社会的恐惧。)
  (指出刻意的特立独行对个人及社会产生的影响。)
  (问句单独成段,发人深省。)
  (正面阐述观点,阐明对于特立独行的认识,并通过具体事例论述了特立独行的意义。)
  (引用诗句阐明观点:不刻意离群表现自己的独特,而是保持自己审慎独立的思考。)
  (引用名言,呼告式收尾唤起读者共鸣。)
  教师点评
  本文议论层次清晰,点明现象、分析原因、推论结果、阐明观点一气呵成。文章亮点有两处,一是开头,切中材料要害,分析问题本质同时表明立场,开篇简洁但包含大量信息,提纲挈领,总领全文。二是第五段,在阐述对特立独行的理解时,作者不仅强调了自身的理性思考,还关注到对社会现状的认知;思考特立独行的价值时也能顾及可能存在的艰辛,思考全面,思辨理性。在阐释特立独行的内涵时还特别强调了特立独行者要承担的责任,可谓“对症下药”,议论有前后照应意识。同时,例证谈古论今,典型全面,语言表述简洁有力。
  此外,文章还注重与读者间的对话交流,设问句的使用、人称的变化都易于唤起读者的思考与共鸣。引用形式多样,明暗交替出现,行文自然。综合评分64分。(忻微宏)
  遵从内心,拒绝刻意
  上海师大附中闵行分校高三崔丹宁
  周国平说:“每个人都睁着眼睛,但不等于每个人都在看世界,许多人几乎不用自己的眼睛看,他们只听别人说,他们看到的世界永远是别人说的样子。”随波逐流大概就是始终生活在别人的世界里。
  中国的传统文化强调“中庸”,谁也不愿意成为那只被枪瞄准的“出头鸟”,特立独行是大多数人闭口不谈的忌讳。时至今日,社会日趋开明和开放,加之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国际交流日益深化,社会观念也有了新的转变,人们不再满足于单一的人生模式,转而寻求个性的多元、思想的争鸣。特立独行成了不少人想贴在自己身上的标签。
  然而,我们理应认识到,特立独行的基础是具备独特的思想、独立的思考方式和独具一格的人格坚守。互联网时代的人们接触的信息繁杂,不少人可能读了一个标题,还没有弄清真相、形成见解,就开始发泄自己的情绪,说什么不重要,能博人眼球就行。现在流行的“杠精文化”就是在刻意地寻找事物的矛盾点,放大一时的情绪冲动,以标榜自己特立独行的“思考”方式。事实上,这种特立独行并非来源于真正的思考。没有思想的根基,你说“一”我偏说“二”,你说“二”我就说“一”,无疑是另一种形式的随波逐流。
  当特立独行变成一种潮流,人们往往会打着“打破常规”的幌子去刻意迎合这种潮流,但是这种迎合会再次把人们拉入随大流的深渊之中。缺少了自由思想、独立人格为根基的特立独行,只是为了追随社会快速更新的价值导向,何尝不是新形式的媚俗?只是这次追随的是特立独行之流罢了。
  众人说对,我偏要判错;众人顺应,我偏要违逆。不经思考的特立独行只会给自身带来短暂的虚荣感和满足感。但由于你并未深入思考钻研,只会做一台说反话的机器,最终只会流于平庸。
  因此,我们应意识到,真正做到不随波逐流应是经过思考后遵从内心的坚守与选择,最重要的是要有独立的思考和价值判断。而当发现真实的自我与潮流格格不入时,加缪曾说:“反抗故我在。”做一个特立独行的人从本质上是忠于自己。不要不假思索地否定一切真理只为了刻意追求特立独行的标签,这种刻意是一种精神的早衰,最后也必然会导致个性的消亡。
  米兰·昆德拉认为有大的不朽和小的不朽。遵从自己的内心,拒绝一切随波逐流,这才是真正的特立独行。它对自身成才和社会的影响来说,是微小的不朽,而千千万万个小的不朽便会汇集成大大的不朽!
  (對称型题目,表意简洁、观点鲜明。)
  (借用名言引出话题,新颖。)
  (指出“特立独行”由为人所惧怕到众人所追求的变化及原因。)
  (直接点明真伪特立独行的区别,联系生活现象加以阐释。)
  (指出刻意特立独行者的心理和行为的本质,以及其流于平庸的命运。)
  (小结前文,点明特立独行的本质。)
  (重申观点,结尾有力。)
  教师点评
  文章观点鲜明,思路清晰。引用名言开篇,避免随大流照抄材料,有新意。能够关注到特立独行如今已为时代认可以及人们趋之若鹜的转变,为后文议论张本。接着作者直接为特立独行下定义:独特的思想、独立的思考方式、独具一格的人格坚守。这就清晰地区分出真伪特立独行,并能联系社会中的“杠精文化”加以阐释———“无疑是另一种形式的随波逐流”,议论具有思辨色彩,体现作者对于随波逐流本质的深刻认识。这一段是文章议论最精彩的部分。后文中,作者继续分析刻意特立独行者的心理和行为的本质,指出其终流于平庸的命运。结尾再次强调,特立独行关键在于理性思考、遵从内心,结合名人的看法收尾,体现出作者良好的文学素养。综合评分63分。(忻微宏)
其他文献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是顾炎武的呼声;“救救孩子”,这是鲁迅的呐喊;“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这是孙中山临终前的警语……他们将自己的社会角色演绎得十分出色。  还是学生的我们也许不能像他们一样为社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但我们可以孜孜不倦地学习文化知识,尽一个学生当下的职责。  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职责:警察的职责是维护社会治安,医生的职责是救死扶伤,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有了这些角色,社会
说理是议论文的核心。说理能彰显作者的思辨力,使文章呈现出多元、分层、连贯的特点。说理的过程应具有层次性和透彻性,要条分缕析、抽丝剥茧,上下文形成一定的逻辑关联。一篇好的议论文,应层层说理,思维贯通,迸发张力,一气呵成。这就要求我们熟知一些基本的说理方式。一诠释概念,聚焦话题精准说理  诠释概念主要是界定核心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概念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概念所指事物的特性,二是概念所指事物的类属。概
题目  《荀子》中说:“道虽迩,不行不至。”是的,如果不迈开双腿向前走,即使是很近的路,也永远到达不了目的地。何况个人成长、事业进步、国家发展、文明延续,都有一条漫长的路要走。“行”,是到达远方必需的条件。  这段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以“行以致远”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书写清晰。写作指导  一、精准审题  题目“行以致远”有三个关键词
虽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但学历、专业、前景、经济收入、社会地位甚至舆论评价,无不影响着青年一代的职业选择。比如最近引发热议的杭州市余杭区的一份招聘拟录用公示名单,被录取者清一色都是清华、北大的硕士研究生或者博士研究生,其中8人还是去街道办事处上班。网友热议:高学历任职街道办事处,是“大材小用”还是体现了“职业选择自由”?要知道,这份招聘拟录用公示名单来自2018年,而今天人们依然在为两年前
夫罗马者,大国也。于泰西之端,西至大洋,东抵大食,南移黄沙,北进莽原,其幅员之广也,与汉唐比较,亦不为过也。泱泱罗马,以法而立,重耕耨,厉刀兵,金戈百余载不息,攻城略地,异族无不闻风而胆丧。制法名日铜表法,有安民济世之功,生死有令,赏罚分明,上白望族,下至布衣,未尝有弗从其律者。秦时商鞅变法,立木为信;罗马之法,其效同商君也。是故罗马之民皆或为家或为国,入其军,以遂平生之愿。  罗马上设元老院,以
对他人悲伤的同情常出现于我们的生活中,但同情者与被同情者之间的错位往往使同情成为一件麻烦事。因此我认为,我们需要警惕同情的泛滥。  一直以来,同情都被视为人必备的美德。孟子的“性善论”告诉我们“恻隐之心”乃人之四端之一,是人与生俱来的美好品质。鲁迅先生曾说“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随着人类命运共同体观念深入人心,人们越来越关注身边的人,并将对他人的关爱、同情视为评价一个人品质的重要标
每当有人问起我干哪一行时,我就窘态毕露、满面通红、结巴不已,而原本人家都觉得我是个挺镇静的人。我很羡慕那些能说“我是个泥水匠”的人。我羡慕理发师、记账员与作家这些可以直截了当介绍的职业,因为他们的职业不言自明,无须冗言解释。而叫我回答这类问题,却感到十分局促:我是个笑者。一旦介绍后,我在回答第二个问题“你是这样谋生的吗”时,又得老老实实地再回答一次:“是的。”  我的确靠发笑为生,而且笑得很好,因
男孩都想做侠客,男孩都有英雄梦。  讽刺的是:最想做英雄的,是少不更事的孩童;最当不成英雄的,也是单纯懵懂的孩童。现实很残酷,英雄梦却大可做得很甜蜜。  圆圆的脸,圆圆的眼镜,圆圆的脑袋,盘腿坐在座位上,旁人一見,笑呵呵地叫声“老爷”。这,是你。  不爱说话,也不甚健壮,整日趴在桌子上做着铠甲与战袍的“白日梦”,想着“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的畅快。这,就是我。  “你们两个净想些什么乱七八糟的?
嫦娥姐姐:  您好!我打小儿就喜欢抬头看您。每当抬头看您时,我总是很伤感。我想问您:独居清冷的广寒宫,面对冷屏残烛、青天孤月,您是否懊悔当初偷吃了西王母的不死药,以致年年夜夜幽居月宫,寂寞无伴?  可近几年,当我看到以您命名的探测器开始到您的家中做客时,我不再感伤,也不再感叹“嫦娥孤栖与谁邻”。因为我知道,不久的将来,我们之间“嫦”来“嫦”往不再是神话。科技因神话而美好,也因情感而温暖。  您用皎
它发生在你的世界——素材A麦当劳中国公司更名为“金拱门”  前段时间,很多人的朋友圈被一条新闻刷屏:麦当劳(中国)有限公司更名为金拱门(中国)有限公司,未来20年麦当劳在中国内地和香港的业务已经“易主”。据悉,麦当劳在巾国的本土化,并非一时心血来潮。早在20世纪,北京的麦当劳就有意让自己成为一家中国企业。在1994年的一次访谈巾,北京麦当劳总经理赖林胜称:“在北京,麦当劳必须是本土的,而不是美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