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光屏也能看到悬在空中的实像

来源 :物理教学探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物距大于焦距时,我们用光屏承接实像。当光屏到透镜的距离适当时,从光屏上就能一目了然地看到所成的实像。在此,我们要探讨的是:如果不用光屏,又能否看到实像呢?为此,我们做了如下实验。
  我们在暗室里,用了一个口径较大的凸透镜(因为口径大,光通量大,所成的像明亮一些),用一支点燃的红蜡烛作物体,让透镜的中心和蜡烛的中心在同一水平直线上,调整蜡烛到透镜的距离,即调整物距,使物距大于焦距,然后站在透镜的另一侧,正对透镜,在一定的范围内就可以看到很清晰的、倒立的实像悬在空中。但是,能观察到悬在空中实像的范围较小。分析其原因:从物体发出的光通过凸透镜折射后,射到光屏上发生的是漫反射,所以当用光屏承接实像时,能在较大范围内都可以观察到像;而没有光屏时,从物体发出的光通过凸透镜折射后,沿直线传播,在空中成实像,所以,只能在较小范围内才能看到悬在空中的倒立的实像。
  不妨一试。
其他文献
期刊
摘 要:本文探寻一种应用理论分析的方法判断音调随质量变化问题的途径。  关键词:音调;振动;质量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148(2008)1(X)-0017-1    判断音调随质量变化问题是初中物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声音教学中经常遇到根据杯子中水的多少判断敲击杯子时发声音调高低的问题,解决方法多是根据实验现象的经验记忆来完成的,其结果容易遗忘和混淆,而且
一、诚信涵义的理论诠释诚信,即诚实守信。诚信最初只是一种道德上的要求,在现代经济活动中它已成为一条法律规则。1896年德国民法规定:债务人应遵循诚实与信用的原则,并参照
期刊
期刊
为了使人们能够直观地了解单位的科研工作 ,扩大学术影响 ,加强对外合作 ,按照自己的组织结构 ,设计和建立了自己的主页网站。根据两年来单位主页网站的建设和工作运行情况 ,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补充习题》第33页第8题:在纸上剪一个很小的“△”形孔,让太阳光垂直照射到“△”形孔上,那么在地上形成的光斑是( )  A.“△”形的;  B.圆形的;  C.“▽”形的;  D.无法判断。  原书所给答案是B,但学生对此题的答案有较大的分歧,我通过实验对此题进行了探究。具体过程如下:  所需实验器材:白纸、剪刀、刻度尺  探究方法:  1.在一张白
相对于经济领域不断扩大开放所带动的发展成效,我国社会事业开放水平总体偏低仍是社会建设“短板”的重要原因。面对市场化、社会化和国际化发展的基本趋向,全面深化社会体制改
虽然零售商注意到注重消费者购物体验的重要性,但是他们所提供的与消费者所期待的相比总是存在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