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只为了赢得友谊

来源 :现代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wuhua12345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童童睡着了,刚刚发生的一系列事情好像对她没有太大影响,而我却久久不能平静,我不知道自己做得对不对,甚至不知道应该如何做才好。我知道孩子之间的事情不应该用大人的标准来衡量,虽然我控制住了自己的行为,却控制不住自己的思想。我知道有些事情是孩子一生必须经历的,但当我亲眼看见,却依旧心如刀割。当我看着童童遭受冷漠、被人拒绝、受了委屈,看到一个在家里被家长百般疼爱、千般呵护的孩子,一旦走出家庭,任我多么舍不得,有些事情真的是我无法控制的。只是当它在我眼前发生,让我做到若无其事、熟视无睹,真的很难很难。
  今天,童童一下楼就看见了楼上的小哥哥,两个人欢天喜地地玩到了一起。不一会儿,另一个小男孩来了,两个男孩玩起了轮滑,而童童不会,于是就骑车跟着他们。没一会儿,童童因为突然拐弯掉头,不小心蹩倒了那个小男孩。那个小男孩开始指责童童,然后又告诉了小哥哥。于是,小哥哥和小男孩一起指着童童说“讨厌”,童童似懂非懂地看着两个小哥哥,听他们不断说自己“讨厌”。
  我叫过童童,让童童坐在我旁边的椅子上。过了片刻,两个小男孩玩累了,其中一个坐在了童童旁边。椅子只够两个大人坐,另一个小哥哥就没坐的地方了。可是,两个小男孩一起挤童童,大叫着让童童让开。童童仍然似懂非懂,不反抗也不反驳,傻傻地坐在那里让小哥哥挤。眼看童童就要被挤出椅子掉在地上了,我连忙抱过童童,让她坐在我的腿上。
  为了吸引童童的注意力,我给了她一个玩具。小男孩看到玩具甚是喜爱,向童童要玩具,童童不同意给。小哥哥略带得意地也向童童要,谁知童童也不同意给。这一下又激怒了两个小男孩。为了躲开纠缠,童童带着玩具骑车跑开了。两个小哥哥不解气,跑过去站在童童旁边边跳边叫:“破车!破车……”童童有些慌张地看着两个小哥哥,自己转了几圈后,似乎突然明白了什么,愤怒地大叫一声:“我的车不是破车!”但这样的一句话对两个小家伙无济于事,童童的辩解很快被两个小男孩更高的声音压了下去。
  我对童童说:“咱们去游乐场玩吧。”于是,我带着童童去游乐场。童童边走边问我:“妈妈,小哥哥为什么说我的车是破车?”
  我问童童:“童童认为自己的车是破车吗?”“不是。”童童回答。
  我说:“童童不认为自己的车是破车,那就不是破车。小哥哥说得不对,童童不用太在意。”
  童童在游乐场玩了一会儿,两个小哥哥也来到了游乐场。他们玩累了坐在长椅上休息。童童看见两个小哥哥坐下,高兴地跑了过去,坐在了小哥哥旁边。谁知,童童刚坐下,两个小哥哥同时大叫着让童童离开,还边说边推她。
  此时,童童似乎才意识到小哥哥不愿意和她玩。我看见童童从椅子上站起来,后退了几步,站在长椅边看着两个小哥哥。当小哥哥又开始撵她走时,她突然转身,有些难过地跑向我,嘴里说:“妈妈,小哥哥不跟我玩。”
  我抱起童童,说:“你知道小哥哥为什么不和你玩吗?”童童摇摇头。我说:“那是因为童童现在还太小,还不能够和小哥哥们一起玩轮滑,等童童长大一些,学会了轮滑,小哥哥就愿意和你玩了。”童童点点头。
  然后,我又说:“我们每个人都有权利拒绝和别人玩,这很正常。小哥哥拒绝和童童一起玩,童童也可以拒绝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妈妈小时候也被小朋友拒绝过呢。”接着,我讲了一个自己小时候被人拒绝的故事。
  童童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为了让童童从不愉快的氛围中走出来,我提议一起去吃羊肉串。童童很高兴,临走时,她主动要求和小哥哥打招呼。看我同意了,童童马上跑过去和小哥哥说:“小哥哥,我要去吃羊肉串了,bye-bye。”两个小哥哥听到童童要去吃羊肉串,马上追着童童说:“给我带一串回来。”童童点点头。
  吃羊肉串的时候,童童一边吃,一边不断指着给小哥哥留的羊肉串跟我确认:“这个是给小哥哥的,是吧?”吃完羊肉串,童童迫不及待地带着羊肉串往回走。
  为了避免再和小哥哥发生冲突,我对童童说:“童童,给小哥哥羊肉串后,咱们找其他小朋友玩,小哥哥今天喜欢玩轮滑,咱们没法和他们一起玩。”童童点头同意。一到游乐场,两个小哥哥看见高举羊肉串的童童,无比兴奋地跑了过来。
  童童高兴地把羊肉串分给了两个小哥哥。然后,我鼓励童童和小哥哥说bye-bye。小哥哥问童童要去哪里,童童说:“小哥哥,我还太小,不能和你们玩轮滑,我去找其他小朋友玩去了,bye-bye。”小哥哥听到童童这么说,出人意料地开始对童童恋恋不舍了,他说:“小妹妹,一会儿我去找你啊。”两个人一步三回头地分了手。
  我带着童童和其他几个小朋友一起玩,当童童不想把玩具分给其他小朋友玩时,我就告诉童童要多交几个好朋友,这样自己就不会在被一个小朋友拒绝时难过了。在我的鼓励下,童童把手里的玩具分给了三个小朋友,然后突然大声说:“我喜欢国产的小朋友。”逗得旁边的几位老奶奶大笑道:“这里没有进口的小朋友,都是国产的。”随后,周围的小朋友也纷纷起哄:“我们都是国产的。”
  过了一会儿,两个小哥哥从游乐场回来,大家又聚在一起玩。在我大肆渲染童童给小哥哥带羊肉串的经历后,小哥哥大方地同意让童童戴上他的头盔。当在一块玩的一个小朋友脱掉轮滑鞋时,童童突然非要穿上。
  在征得那个小朋友的同意后,童童穿上了鞋。我本以为童童是因为好奇才要求穿上的。谁知,童童穿上鞋后,突然大叫着不让我扶,然后说:“妈妈,我会玩轮滑了,我能和小哥哥一起玩了!”然后,她不断扭动身体,尝试甩开我的手。
  我这才意识到,原来刚才我告诉童童,小哥哥不和她玩是因为她不会玩轮滑,而此时,她以为只要她穿上轮滑鞋,小哥哥就会和她一起玩了。又一次,童童让我看到了她骨子里的那份倔强,她竟然穿着不合脚的轮滑鞋,摔倒了自己又站起来。看着童童为了这份友谊这么努力,我心疼不已。
  好不容易,我说服她把轮滑鞋脱下来。就在我认为今天所有的不愉快都要过去的时候,小哥哥突然愤怒地对着童童大喊大叫,如果不是奶奶拽着,他甚至要冲过来打童童。我吓了一跳,赶紧询问怎么回事。原来,小哥哥的奶奶喜欢童童,没有经过小哥哥的允许,就给童童喝了小哥哥杯子里的水。而童童在喝了哥哥杯子里的水之后,执意还要喝。我知道,童童不是渴了,而是把能喝到小哥哥杯子里的水视为一份友谊的认可。
  结果,小哥哥大怒。童童看见小哥哥生气,似乎有些害怕,坐在我的怀里主动要求回家。小哥哥的奶奶不断责骂小哥哥,小哥哥不但不听,反而把所有的不快都推到了童童身上,边哭边大叫:“臭妹妹,都是你,把我的水还给我!你讨厌,讨厌!”
  童童看见这种情况,拉着我要回家。小哥哥不依不饶,一定要童童赔水。临上楼的时候,我问童童:“你愿意把水壶里的水倒给小哥哥吗?”童童同意了。于是,我们把一整壶的水倒进了小哥哥的水壶里,小哥哥这才解气地转身离开。
  回到家,我心里有说不出的难受。说实话,我真想对童童说:“咱们以后再也不和这个小哥哥玩了。”但话到嘴边,我又硬生生地吞了回去。思来想去,我还是试探地问了问童童:“童童,咱们以后多和不同的小朋友玩好吗?比如,宁宁、果果……”正当我点不同的名字的时候,童童轻声地说了一句:“还有小哥哥。”
  这就是孩子,没有怨恨,没有敌意,纯洁得让人心疼,简单得让人无语。我看到,他们可以毫不掩饰地拒绝,也可以在刚刚拒绝后毫无愧疚地索取,更可以在转身之间冰释前嫌。这也时刻提醒我,不能用成人的眼光来评判孩子之间的矛盾,不能用成人的标准来评判孩子的行为。我生怕我的过度反应会影响童童内心的那份纯洁,干预了她内心的那份平静。
  这样的想法让我纠结、矛盾,我甚至不知道再次面对这样的情形,是否应该站出来干预。在放手和保护中,我体会到一个妈妈的心痛和不舍,也看到童童在挫折中的成长和进步。
  我想说:童童,你很棒,在小哥哥近乎残忍的拒绝下你没有哭;面对小哥哥的拒绝,你不怨恨,而是寻找原因;你穿上轮滑鞋,努力争取友谊的行为是那么充满勇气;你试着学习分享,并且通过自己的行为希望获得更多的友谊;你可以那么平静地原谅小哥哥的行为,妈妈看到了小小的你内心的那份宽广和宽容。你知道吗?妈妈甚至觉得妈妈也需要向你学习,只是妈妈真的很心疼。
  【编辑:杨子】
其他文献
问:我家厨房下水道倒灌污水,室内被淹,物业公司接到通知后即派人对下水管道进行疏通。疏通时,未发现室外出户第一个检查井堵塞,使用专用工具经第一个检查井向墙体一侧的下水管道进行探测,发现大量杂物。杂物被清出后,污水倒灌问题得以解决。我认为物业公司未尽到物业服务义务,应该对我的经济损失进行赔偿,但物业公司认为,根据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仅负责室外下水管道的管理,因堵塞发生在室内下水管道中,故不承担任何责任
去年,由河南省關工委、省委老干部局、省妇联、省教育厅、省文明办联合主办,妇女生活杂志社承办了第一届“血脉传承——我的家风家教故事”征文活动,活动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今年,为顺应广大读者的要求,我们决定开展第二届征文活动,同时开展征集“好家训、好家规”书法和摄影活动,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产品。  征文要求:用第一人称讲述亲身经历过的家风或家教故事,贴近生活与时代,以小见大,积极向上。
媒体称2016年为“刘震云年”,因为他有两部小说在这一年被改编成电影,一部是《一句顶一万句》,另一部是《我不是潘金莲》。音乐人高晓松看过《一句顶一万句》样片后感动得落泪,惊诧于一个“85后”海归小姑娘竟能导出“如此贴近普通人的非常细腻的戏”!而这个“85后”,就是刘震云的女儿刘雨霖。作为首位获得奥斯卡最佳叙事片奖的中国本土导演,刘雨霖将自己的成功归功于“慈母冷父”——  陪爸爸“泡”鞋摊儿,  跟
白燕升在中央电视台做了20年主持人,曾连续5年担纲央视春节戏曲晚会总导演。2013年,他辞职离开央视,担任凤凰卫视副台长,事业更上一层楼。生活中,他是个极其顾家的人。患重病的妻子为他生下女儿后,他对女儿非常疼爱,用耐心和爱帮助女儿平稳度过叛逆期。当他与妻子准备迎接“二宝”的到来时,女儿表现出强烈的抵触情绪,他春风化雨般地做通女儿的思想工作。如今,儿女双全的他自言不敢变老,因为孩子给了他前行的力量…
问:放学回家,女儿高兴地说:“今天老师表扬我了。”我问为什么表扬她,女兒说:“老师有事要出去一下,走之前嘱咐大家不要闹。可老师刚走,就有同学闹起来,教室里乱哄哄的。老师回来后,我悄悄把情况报告给老师,老师就表扬我了。”我一听特别着急,如果班上同学知道是我女儿告的状,肯定会责怪她的。但是看到女儿高兴的样子,我又有点犹豫:表扬她吧,担心她从此养成习惯,成为“爱打小报告”的人,不受同学待见;批评她吧,又
联词: 涌现,节奏,忽略,深呼吸,干脆,呜呜,鼓掌,休息  今年正月初九那天,妈妈趁着周末休息,带我去看《熊出没》系列电影《奇幻空间》。在去电影院的路上,我的脑海里涌现出这部电影的宣传画面……  电影院里播放着节奏欢快的音乐,我们准备进场,可是,里面黑洞洞的,一向怕黑的我在门口不住地做深呼吸,后來干脆拉着妈妈一路小跑进去了。忽略开场前的广告,整场电影非常精彩,有的观众还边看边鼓掌。每年《熊出没》系
一、背负着沉重的情感负担  回想我们小时候,大部分人都生活在多子女家庭,父母很难过多地关注某一个孩子。但是现在的孩子是什么样?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有六个人围着他。六个人爱一个孩子,你能体会这个孩子的感受吗?你知道这个孩子的内心世界吗?他内心的苦闷你知道吗?  父母们要告诉孩子不要背这个包袱,要轻装往前走,这才是给孩子正能量。  二、对话语权要求很高  现在孩子的第二个特征是对话语权要求非常高。这绝对是
怎 样激发孩子阅读的兴趣,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美国正流行一种幼儿阅读启蒙法,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这种启蒙法是美国教育家杰姆·特米里斯发明的。他认为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要从小开始,要依靠父母的“诱发”。父母应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养成为孩子朗读的习惯,每天20分钟,持之以恒,孩子对阅读的兴趣便会在父母抑扬顿挫的朗读声中渐渐产生了。杰姆认为,孩子在听的时候注意力格外集中,有利于扩大词汇量
日前,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孙宏艳指出,睡眠不足是儿童健康的无形杀手。  據介绍,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曾进行历时两年的“中小学生人身伤害的处理与防范”课题研究,课题组在北京、上海、重庆等10个城市进行了大规模的问卷调查。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抽取的5846名学生中,10.4%的少年儿童报告说,自己在12岁以下时每天睡眠不足8小时;13岁、14岁、15岁的少年儿童中,分别有22.1%、33
加 拿大多伦多怀雅逊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兼文化、移民及心理健康计划总监贝萨所领导的小组,对全国6个城市2000个来自中国内地、香港和菲律宾的儿童及其家庭进行了10年研究。该研究有30多名研究员参与,是对居住在多伦多、蒙特利尔、温尼辟、爱明顿、卡尔加里和温哥华的4000名移民和难民儿童进行长期追踪调查计划的一部分。  研究发现,居住在多伦多的新移民儿童心理问题最多,其次是蒙特利尔的儿童。感觉被大城市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