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腿该给谁

来源 :孩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sembly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一阵子微信上流行过这么一句话:我已经过了餐桌上有只鸡就一定能吃到鸡腿的年纪。言外之意,家里的幼儿一定会无条件地享用家里最好的资源,无论吃喝穿用。
  幼儿自理自立能力不够,要依赖大人的照顾;把最好的东西给他们,正是长辈爱的体现——这是咱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体现。
  但在澳洲,却不是这样。
  那天,娃儿爹烤了一只鸡,烤得很成功。分餐的时候,他把两条鸡腿一条给了自己,一条给了我。我瞟了一眼桌子上的孩子们,有些过意不去:“这样好吗?”“可是我今天很想吃鸡腿,难道你不想吃吗?”娃儿爹一副不可思议的样子。
  吃饭的时候,我以为娃儿们会很受伤,没想到他们居然一点儿都不在乎;而他们不在乎,绝不是因为不爱鸡腿,而是从小就生活在这种平等的环境中,早已经接受了可能没有鸡腿这个事实。
  事实上,除了娃儿爹,其他长辈也都是这个态度。比如,有一次我们吃奶酪拼盘,可以选择不同的口味,每种口味的价钱都不一样。贵的当然更好吃。我呢,每次娃儿们来要,都会切最好吃的给他们。婆婆看见后很认真地对我说:“You are giving them the wrong type.(你给得不对。)”她解释说,孩子吃哪种都好吃,那么细微的口味差别,他们是感受不到的,所以,最好的奶酪应该留给大人吃。
  看到这里,你也许还持怀疑的态度,以为这仅仅是我家的个例。事实上,比我家“更过分”的例子都有。
  那次,我们跟娃儿爹的二哥一家出去露营。二哥一家五口人,怀孕的妈妈、爸爸还有三个娃,分别是12岁、7岁和3岁。虽然有辆房车,但不够用,所以还支了个帐篷。我担心他们安排不下,因为房车里只有两张单人床,三个孩子睡不下。他们很惊异:“为什么让孩子睡房车?房车我们大人要用!”当时阴雨连绵,室外的温度是13摄氏度左右。这要搁中国,死活得让孩子睡车里面啊。
  老外对待孩子的态度都是这样。西方文化主张个体平等,虽然孩子小,不能自理,大人有责任从生活上照顾他们,让他们有吃有住,保证他们的健康,但并不表示他们就拥有特权,要比大人吃得好、住得好。
  拿吃鸡腿的事来说,鸡腿肉和其他部位的肉相比,只是口感不同,营养其实都是一样的。所以,孩子有鸡肉吃就行。当然,老外也不是说就绝对不给孩子吃鸡腿。如果哪天孩子说真的特别特别想吃鸡腿,他们也会给。前提是这种事情发生的频率合理,表达诉求的方式合情。
  这样的环境,虽然没有给孩子更好的物质,但给了他们更平等的精神条件,让他们从小就知道自己和别人没什么不同,不会对别人额外的照顾感到心安理得,更懂得感恩。另外,因为在家里没有特权,进入社会后,不会产生心理落差,对自己和身边人的关系判断也能更加真实和理性。
  如此看来,这绝不仅仅是一个鸡腿的问题。我决定还是入乡随俗,顺势而为。当然啦,于我来说,能够继续享用鸡腿,实在是一件再开心不过的事。
其他文献
儿子拉咪在班级里有两个最要好的朋友,T和C,他们经常在一起玩。令我欣慰的是,他们都不高声说话,不吵不闹也不追猫,非常和谐。这么大的小孩,一丁点矛盾都没有,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没有允许,你们不能进我房间  T经常来我家,对拉咪的玩具比较熟悉,而C只在生日会时来过一次。那日,T对C说:“拉咪有一个四头龙的乐高,很酷,过来,我带你去看。”说着就领着C朝拉咪的房间走去。这时,拉咪制止他们说:“你们没有得
用铅笔在硬纸上勾勒出小猫的模样,涂上乳胶,然后让宝宝捏着一粒粒红豆,密密实实地将小猫身体贴满,晾干。一只用豆子做的猫咪就完成了!
早起,在很多家长眼里,只是一件小事,平时不怎么关心。可是,最好的教育,往往来自这些小的不能再小的事情。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按时完成自己的事情,做事情有计划有步骤。这些都离不开时间观念的培养,而对时间的感觉,需要通过日常点滴的行为开始培养。  早起,有助于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和良好的生活习惯。从生理角度来说,人体有生物钟,会遵循固定的生理周期和规律。当孩子习惯早起,并且能按时早起时,也就养
《幻境国的小国王》一眼就能吸引孩子。封面上,小国王慌张但不恐惧,巨龙巨大但不可怕。他们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故事?  翻开前环衬,一幅如梦幻般迷离的画面展现在眼前,里面的花草树木都好奇怪——原来这个地方叫幻境国。  幻境国的小国王睡在高高的花朵床上,盖着厚厚的花瓣被子。旁边的小床上还睡着奇形怪状的小怪物。天空上飞的不是鸟,而是大鱼;他们咔嚓咔嚓啃着的,也不是树上的树叶,而是长在树顶的雨伞。一切都这么
周末,妈妈打开电脑,睿睿看到电脑上的幼儿认知双语绘本图片,叫着“绵羊,星星”。原来这是他最近在读的几本书,为了证明,他还急忙把书找出来给我看。过一会儿又打开大书柜选书,看中几本封面上是哥哥姐姐的,开始了自己的游戏。  大书搭帐篷,一起来over  只见小家伙把书竖起来,这是做什么?原来是用书搭起帐篷。  搭好后,只见他站起来,叉开腿,慢慢地从书的上方走过,小人儿的小腿就那么点长,过得挺勉强呢。顺利
我也算带着小奶娃旅行过三次啦。作为妈妈级驴友,我这几次玩得很开心,也有不少遗憾教训,总结之后,我决定先把一些先进经验记录下来。  经验1  宝宝用品全家用  我出门的原则是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行李,争取带全家可以用的东西,那当然就是宝宝的东西咯:一瓶郁美净擦手擦脸擦全身,一个驱蚊霜,一个紫草膏,全家都能用。如果是自驾游,我还会带上一瓶小宝的浴液,婴儿浴液温和,洗头洗澡都没问题。  经验2  宾馆资源
去朋友家作客,她的孩子正好在桌子上玩积木,在我停留的短短半个小时内,我发现朋友比孩子还要忙:积木掉到了地上,妈妈忙不迭地抢先帮他捡起来;看到孩子把窗户摆成圆形,她立即纠正,帮他摆成方形;看到孩子伸手要拿的积木不合适,她忙抽掉,重新拿来一块合适的积木递给孩子;孩子额头渗汗,她马上用毛巾擦掉,还端水喂到孩子嘴边……  看到朋友那个辛苦劲儿,我真想对她说:“你休息一下,让孩子自己玩吧。”因为她一而再、再
使用过的一次性筷子,清洗晾干后,可环保再利用,做成小水桶。当个小摆设摆在家里;或者当作花盆种点小花,为生活增添情趣;当然,它还是个可爱的小玩具,能让孩子在炎热的夏天打水玩,相信孩子会爱不释手的。  制作过程:  1.准备材料:热熔胶,小刀,剪刀,棉线,一次性筷子,小胶瓶(口香糖瓶或是大一点的药瓶),双面胶,橡皮筋。  2.将小胶瓶盖子部分切掉,留下圆柱部分做桶身。图片中的小胶瓶口直径约为5~6cm
刚得知《爸爸去哪儿》时,我还不以为然——又是一个引进版综艺,难道我们国家的节目创意如此贫瘠吗?  但是,当我初看一集便欲罢不能、每周准点守在电视机前时,才深深明白编导的用心良苦。  爸爸不完美,但一直在努力  节目中,爸爸吐露心声的环节常常耐人寻味。  田亮信誓旦旦说要“做个慈祥的爸爸”,但面对Cindy的哭闹却几欲发飙;张亮输掉投票后看着天天往外冲,第一反应是误会他接受不了挫折。无独有偶,韩版节
最近和儿子喜欢读一本书——《猜猜我有多爱你》。故事很简单,语言也很朴实,讲的是一只小兔子和他的母亲比赛谁更爱对方。每晚为儿子读完这个故事,我总会发现一些新的东西,同时也感觉到我的小听众有了不同的收获——这就是故事的魅力所在。  把爱大声说出来  故事只是一对母子睡前的谈话,但是它们用最平实的语言,大胆地将自己对对方的爱表现出来。儿子与书中的小兔子一样,总喜欢和别人比较,当儿子大声并且认真地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