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粗鄙到体面:厕所的文明史

来源 :中国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_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優雅地处理污秽之物?从美索不达米亚时期到20世纪末,“自产自销”的问题始终纠缠着人类,起初是光天化日逃之夭夭眼不见为净,之后才有了面对现实的勇气,无疑只有就地填埋。随着下水道的出现,蹲坑、封闭式马桶才让问题的解决有了些许眉目,再到多次改进后抽水马桶的应运而生,这令人难以启齿的羞愧才不至于欲盖弥彰遮掩躲藏。一个城市是否文明的标志在于公共厕所、菜市场、图书馆的完善程度,厕所革命首当其冲,关乎生活方式、习俗与观念的变化。《厕神:厕所的文明史》的作者朱莉·霍兰(Julie Horan)曾经利用空姐的身份,在长达8年的环球之旅中寻访世界各地厕所,旁征博引考察各地厕所文化的历史由来,在摸索厕所进化史的过程中也搜罗了不少关于厕所的奇闻异事。
  西方人擅长以日常生活的器物作为切入点,以此纵观人类文明的发展。早在19世纪末就有人开始着手对厕所进行研究。旅居美国的约翰·伯尔克上尉写了名为《世界各国的粪石学习俗》的书,着力研究粪便在文化中扮演的角色。确切说,“文明并非从文字开始,而是从第一个厕所建立开始的”。在人的房间里,到处都是神。厨房有灶神,厕所有厕神,霍兰以厕神命名绝非大惊小怪耸人听闻。欧洲直到启蒙时代还是臭气熏天,有人把夜壶直接倒向窗外,在街头走着的行人随时都有大便上头的风险,如厕时跌入朽木搭建的简易粪坑受伤甚至淹死的事件也屡屡发生。还有居民擅自改动自家厕所导致水沟堵塞,临近环境肮脏不堪,邻居叫苦不迭,不敬重厕神的下场就是如此。英国作家斯威夫特就曾用诗句记录下了伦敦城糟糕的排污场景:“肉摊、粪堆、内脏和血液中产生的废弃物,溺死的幼犬、腥臭的西鲱,都浸湿在泥沼中,死猫混杂着芜菁的嫩叶随着洪流翻滚而下……”
  厕所文明史也可以说是对粪石学的续写,“厕所”二字源自拉丁语中的“隐私”一词,因此将污秽之物暴露于大庭广众之下,或者潦草处置推诿责任显然违背了厕神的旨意。诸神统治着尘世的各个领域,与此相关的信仰也深入到了古罗马人的精神深处,斯特库蒂乌斯(Stercutius)被奉为粪神,克雷皮特斯(Crepitus)被视为通便神,克罗阿西娜(Cloacina)则是掌管下水道的女神,对厕神的不屑加速了罗马帝国的灭亡。当然,与世俗生活相关的民间传说只是厕所文明史的一部分。对厕所的恣行无忌带来的不仅是环境的恶化,还有流行病的传播和灾难的蔓延。1666年,五分之一的伦敦人口死于鼠疫,次年又发生了火灾,这让当政者不得不重视对人体垃圾处置问题的关注。
  即便是在如厕环境有了大幅度改善的今天,浓重的气味依旧难以彻底解决。为了去除小便的异味,古罗马妇女冒着死亡的风险服用松节油,中世纪时亨利八世如厕时佩戴花卉饰品减少臭味,中国元代文人倪云林收集飞蛾翅膀置于厕所地板下,鹅毛覆盖了落坑的粪便,不见污秽。可见各个时代的人都在为完善厕所环境绞尽脑汁做着个性化的设计,抽水马桶的发明让人类减轻了对臭气的屏息。如今日本人在马桶的高科技化方面位居世界第一,这得益于他们在厕所环境不断改善上的精益求精,日本作家谷崎润一郎在《阴翳礼赞》中提到过他曾光顾的一家厕所:“在大和地方的上市,那是一家馄饨屋,房舍深处面临吉野川河滩,厕所设在二楼,当我跨开两腿向下窥视,可以看到令人头晕目眩的下面远处河滩的泥土和野草,菜地上油菜花盛开,蝴蝶纷飞,行人往来,一切都历历在目。我脚踏的木板下面,除了空气以外便空无一物,那些从我肛门排泄出来的物体,从几十尺的高空落下,掠过蝴蝶的粉翅和行人的头顶……它那飞掠下坠的光景虽然依稀可见,但却听不到像青蛙跳进水似的扑通之声,也没有臭气熏鼻。”
  从粗鄙到体面,为了如厕的惬意和舒畅,人类经历了无数尝试和体验。有的老人在上厕所时总是屏住呼吸,直到听到粪便落地才恢复喘气,但可悲的是,还未等到落地的声音消失他就已窒息而死。曾经的悲剧,如今的轶事,厕所在方寸之间书写的故事有权贵的奢华、底层的疾苦,还有出于羞愧的无奈以及乌烟瘴气引发的惶恐不安。厕所包容了人不得不暴露的丑态,从局促的空间里草草了事到给予自身充分的舒适度,厕所的变迁史不仅是文明发展的象征,也是人对自我观照的一种另类反思。
其他文献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日益成为传播动漫作品的重要平台,网络动漫也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出现在观众的视野中。从早期的Flash动画到表情动漫,再到如今的动画长片,网络动漫
目的:分析睡眠剥夺配合水合氯醛镇静对提高婴幼儿MRI检查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10月厦门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儿科收治的MRI检查的婴幼儿320例作为研究对
尚昌平安静地蜷缩进八达岭脚下的一间小屋时,你无法想像她在万里黄沙中行走的姿势;与此同时,昌平在高原上扬风而行的孤独而有力的形象,也让你无法想象她回到北京时的那种柔软与羞怯。这意味着她活在一个遥远的两极之间。一个有力量把生命撑出两极张力的人,必是一个蓄满元气的人。有人会把这种元气抛撒一地。但昌平不,她内敛,罕见地内敛,似乎一心一意只顾着要把真气用在跟世界的单一对话中。  历史上,所有把繁华绮丽抛在身
期刊
本文对"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中的一些试剂、装置等细节进行了分析和解释,为广大教师和学生理解本实验提供帮助。
<正> 伊拉克共和国的成立和伊拉克人民争取独立自由的斗争的蓬勃发展,是最近世界上一件重大的引人重视的事件。我们中国人民和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一道,为伊拉克人民的胜利
<正> 当电视上一遍又一遍地演绎着“海尔,好兄弟,好兄弟”的时候,你是否考虑过一个问题,那就是,这是商业广告还是公益广告,抑或是介于两者之间?这类表面是在传递公益信息而根
12月1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首席兽医官,农业部兽医局局长贾幼陵在会上通报了近期中国内地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及防控情况.并回答了中外记者的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