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探索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ny_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的课程,新的教材,新的理念,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实践活动的主阵地,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高效课堂的构建,从教师角度,可以探讨教学准备策略、教学实施策略、教学评价策略;从学生角度,转变学生已有的低效学习方式,主动参与课堂。在“生本理念”下,“高效课堂”不是口号,是一种探索与实践。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发现教学要根据物理学科特点,激发学生兴趣、鼓励学生探究,从每一堂课入手,精心组织,从而获得高效课堂。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兴趣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1. 营造富有激情的课堂。
  教师生动风趣的教学语言、富有感染力的表情都会给学生带来很多影响。教师没有激情,学生何来生气?富有激情的老师,才能营造出激情的课堂,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 增强学生成就感。
  每个人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都有一种自我实现、获取承认、取得成功的愿望和需要。成功时,会情绪高昂、兴趣倍增,对学习的积极性就更高。多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就让学生更加自信,更有学习兴趣。
  3. 巧用有趣的物理现象。
  运用“出人意外”的物理现象,让学生产生悬念。例如,在讲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时,可用易拉罐做成“水流星”实验,按照常规认识,当易拉罐运动到最高点时,水必往下洒,但从实验结果看却出乎意料之外,水并没有下落。这样就让学生产生悬念:水为什么不落下来?学生自然进入了学习的最佳状态。
  运用“惊险”的物理现象,激发学生探究热情。例如,在讲机械能守恒定律时,可用一个单摆来做实验。先将摆球拉个较大的角度使之贴近眼睛,人站着不动,然后放手,使单摆摆动起来。很多学生都替老师担心,生怕摆球会碰到老师的眼睛。出乎意料的实验结果,就让学生集中注意力,积极地探索这一现象。
  二、鼓励学生相互质疑提问
  新课程要求课堂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就课堂提问而言,有三种模式:“师—生课堂提问模式”“生—师提问模式”和“生—生提问模式”。从思维激发的角度看,“生—生提问模式”是最有价值的,更能增强学生兴趣和学习效果。因为问题来自于学生,解决问题的权利还是学生。
  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相互质疑提问,共同解决疑问。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建立学习小组,促进相互质疑。比如,全班每6人一个学习小组。鼓励学生多提问题,多讨论,小组内能解决的,小组讨论解决。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将问题提出,由其他小组解决。特别有争议的问题,大家共同解决。整个过程,教师就是组织者,监控课堂学习的进程,教给学生自己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加强实验演示和操作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是研究物理的基本方法,也是物理教学研究的基础。要使学生学习好物理,必须重视实验教学。它能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便于学生理解抽象的物理概念与原理。
  1. 做好演示实验。
  教师做演示实验,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助于增加他们的感性认识,理解抽象的物理原理。演示实验时,让学生参与进来,共同完成演示实验,同时设制问题,相互讨论总结,从实验事实得到的结论。比如在进行马德堡半球实验的时候,可以先叫两个力气大的男生上来拉;然后向半球里充些气,再请两个力气小的女生上来拉。通过两组学生拉球的对比,引发讨论,寻找到大气压的作用。
  2. 指导好学生实验。
  本着“谨慎操作,仔细观察”的原则,教师要通过学生实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与分析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营造一种研究氛围,培养一种探究精神。
  例如,碘升华、凝华实验,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紫色的碘在加热后,发生了哪些变化?试管的底部有没有出现液体?冷却的时候,紫色的碘出现在什么部位?然后对这些现象进行讨论、分析,使学生比较深刻地理解升华与凝华的原理,以及它与液化、凝固的不同之处。 总之,在实施高效课堂的教学实践中,须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营造合作学习气氛,做好实验,提高物理课堂学习效率。
  责任编辑 龙建刚
其他文献
教师设计德育教学活动时要考虑到学生的身心特点,找寻符合学生实际,贴近学生心理状态的德育工作方法,倾听并满足这一阶段的学生的内在心理需求,通过教学活动逐步将学生的道德情感内化、升华,进而提高德育教学的有效性。  一、德育需注重学生的体验  中学德育教学,主要目的是通过德育课堂内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活动把符合社会思想和道德的准则转化为学生个人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中学德育的教学目不仅说明了学校德育工作的重
赏识期望法:让孩子对未来充满憧憬  赏识,就是给孩子以欣赏、赞扬;期望,指给孩子提出希望与目标。赏识期望法,指通过对孩子的赏识与期望,使孩子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自觉或不自觉地为达成目标而努力。  故事分享:空间和时间都是圆  2007年“五一”期间,孩子俩说,发现了宇宙的秘密。  杲杲说:“宇宙由无限空间和无限时间组成,我们原来想不通宇宙是什么样子,今天突然明白了!”  杳杳说:“我想,宇宙有可能
〓〓〓《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它是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性”学习,是小组成员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动手动脑、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有明确分工的互助性学习。一般以4-6人为一组,将同一班级的学生按成绩、能力、性格等多方面的差异组建成若干个最优化的“同组异质、组间同质”的合作
〓〓新课标要求初中英语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五个方面。英语教学需要创新,需要改革,不能再满足于传统的模式。在英语教学中,学生是主体,学生在课堂中的自主行动和自主学习能力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重视。小组合作学习就是适应新课标的要求,在教学上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发展。作为初中英语教师,应该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与同学合作、与教师合作,打造生生
胶南市实验小学自2010年新学期开始推行全员育人导师制,通过健全机制,实现了“教师人人做导师,学生个个受关爱”的育人目标。    学校无闲师,师师育人  在很多教师的潜意识里,总觉得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传授知识,其他的事情则由班主任负责。为改变教师的错误认识,切实推行全员育人导师制,学校完善并实施了“一制双择三评价”机制。  “一制”是指建立一套完整的导师工作制度,包括档案制度、家长联络制度、谈心与汇
音乐教育是幼儿教学中举足轻重的学科,不仅仅承担着美育的功能,而且是实现幼儿德育的重要途径。  一、培养健康情操,树立正确观念  世界著名的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音乐是一种使人迷恋善良、美和人道主义的最美妙、最精细的手段。”在幼儿音乐教育中,所选的曲目必须依据幼儿的接受水平、内容的价值导向以及吸引幼儿兴趣等因素来加以决定。课堂中教学中如果选择反映幼儿精神状态和积极向上的歌曲,特别
东莞市望牛墩实验小学是2008年1月从7所规模较小小学联合而成。联办之初,来自原先7所小学学生1500人,素质参差不齐,学生无心上学等现象常发生。面对困境,学校领导学习教育生态学理论,认识到应当把德育看作一个有机的自然生态,遵循教育自然生态规律,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6年多来,学校高度重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战略任务,做了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优化学校的德育生态环境,让学生接受更多品德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