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意义

来源 :血栓与止血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4511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门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 以92例PVT患者为对象,均性超声、CT、MRA、门静脉造影检查.结果 2例患者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I~Ⅲ型71例,其中肝硬化门静脉高压38例,脾脏切除术25例,原发性肝癌8例;IV性患者9例,为胰腺癌肠系膜上静脉血栓;V型患者6例,VI型患者6例.结论 超声可作为PVT的初筛手段,CTA级MRA可作为诊断PVT的金标准,间接静脉造影可作为PVT溶解术前检查,通过分析PVT的形成原因,可密切观察高危人群,降低PVT的发生率.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对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影响.方法 选取8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围术期优质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比两组DVT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DVT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30.00%、(P<0.05).两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bg)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围手术期护理可减少甲状腺手术患者DVT的发生率,改善凝血功能.
目的 探讨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合并脑静脉窦血栓(CVST)形成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以98例ET合并CVST患者为对象,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实验室、脑脊液、影像检查及治疗预后等资料.结果 98例ET患者中,70例(71.43%)以CVST为首发症状.84例(85.71%)ET合并CVST的首发症状为表现为头痛、7例(7.14%)表现为视物模糊、7例(7.14%)表现为癫痫症状.急性起病(≤48 h)8例,亚急性起病(48~30 d)35例,慢性起病(>30 d)55例.MRI检查显示56例(57.1
目的 探讨围术期护理对盆腔疾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预防效果.方法 以80例盆腔疾病患者为对象,分为观察组(围术期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比较两组LDVT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DVT发生率为5.00%(2/40),低于对照组20.00%(8/40)(P<0.05).观察组情感功能、生理功能、社会功能及躯体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50%(39/40),高于对照组82.50%(33/40)(P<0.05).结论 围术期护理可减少盆腔手术患者LDVT发生率,改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