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剌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kn__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料与方法
  
  入选60例,来自我院2000年3月~2006年11月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均符合1985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入院时空腹血糖8~14mmol/L,糖尿病病程3~10年,合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时间在6个月~3年。II型糖尿病患者56例,I型糖尿病患者4例;其中男22例,女38例;年龄在55~75岁,平均65岁。
  按病情轻、中、重分层抽样,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各组病情轻者占12例;中度者占12例;重度者6例)。两组在年龄、性别、血糖水平、糖尿病病程、合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程和病情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基础治疗:常规饮食控制加口服降糖药和(或)胰岛素控制血糖,空腹血糖控制在6L~8mmol/L,餐后血糖在11.1mmoI/L以下并稳定1周。然后进行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治疗。
  对照组:经基础治疗后,再配合尼莫通30mg,每日2次,加维生素B1100mg、维生素B12500Ug肌肉注射,每12小时1次,连续治疗3周。
  治疗组:经基础治疗后,再配合针刺治疗。上肢取尺泽、内关(外关)、合谷、阳池,下肢取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太溪、太冲。肺热型配大椎、曲池;胃热型配曲池、内庭;肝肾阴虚型配太溪、肝俞、肾俞;气血亏虚型配气海、血海、关元;气滞血瘀型配血海、膈俞;脾虚温滞型配丰隆、中脘、内关、阳陵泉;温热浸淫型配大椎、内庭、阳陵泉;阴阳两虚型配命门、关元、百会、太溪。毫针针刺,行平补平泻手法,每日}次,每次留针30分钟,每5分钟行针1次。
  治疗组和对照组连续治疗3周为1个疗程,各组于治疗前和治疗3周后观察其临床症状并记
  分,同时作肌电图检查。
  评分及疗效标准如下。
  病情判定评分标准:①轻度(10分):单侧或双侧肢体麻木、无疼痛,无感觉异常,不影响工作和睡眠。肌电图检查示同一患者2条或2条以上,神经传导速度减慢3m/秒。②中度(20分):单侧或双侧肢体麻木,有感觉异常如手套感、袜套感、踏棉感或蚁行感,无疼痛,影响一般性工作。肌电图检查示同一患者2条或2条以上神经传导速度减慢3~5m/秒。③重度(30分)单侧或双侧肢体麻木,有感觉异常(手套感、袜套感踏棉感或蚁行感),同时伴有肢体疼痛如针刺样、烧灼样或撕裂痛,影响睡眠和工作。肌电图检查示同一患者2条或2条以上神经传导速度减慢5m/秒以上。
  记分方法:①只有肢体麻木,但无感觉减退,不影响工作的,记5分;在肢体麻木的同时伴有浅感觉减退,影响工作的,记10分。②有感觉异常,伴有浅感觉减退,但程度较轻的,记5分;有感觉异常,有浅感觉减退但程度较重,影响工作的,记10分。③有肢体间断性疼痛,但程度轻,能忍受,不影响工作的,记5分;肢体持续性疼痛如针刺样、烧灼样或撕裂痛,程度较重,影响工作和睡眠的,记10分。
  疗效标准:①显效: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基本缓解,分级下降2/3以上,肌电图检查示神经传导速度提高5m/秒以上。②有效:经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减轻,分级下降1/3~2/3,肌电图检查示神经传导速度提高3~5m/秒以上。③無效:经治疗后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分级下降不足l/3,肌电图提示神经传导速度无明显变化或提高不足3m/秒。
  
  结果
  
  可以看出,治疗组经针刺治疗后其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具有显著性差异(X2=16.875,P<0.001)。表明针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优于口服钙离子拮抗剂加维生素治疗。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可以看出,治疗组经针刺治疗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较对照组好,其
  临床症状自身前后记分差值经统计学处理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P<0.001),表明针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对其临床症状的改善效果优于口服钙离子拮抗剂加维生素疗法。
  
  讨论
  
  本组研究结果还表明,针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可明显提高其神经传导功能,这是针刺激发神经反射作用的表现。
  经络研究发现,针刺对人体的各种作用都必须在神经的参与下完成,同时有人认为经络的传导基础是神经反射机制。从神经解剖学角度分析,针刺所取的穴位处均有神经分布,尺泽穴处有前臂外侧皮神经和桡神经,内关穴处有前臂内侧皮神经和正中神经以及前臂掌侧骨间神经,外关穴处有前臂背侧皮神经和骨间背侧神经,阳池穴处有尺神经手背支和前臂背侧皮神经末支,合谷穴处有桡神经浅支的掌背侧神经和正中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足三里穴处有腓肠肌外侧皮神经、隐神经的皮支和腓深神经,阳陵泉穴处有腓总神经,三阴交穴处有小腿内侧皮神经,深后方有胫神经,太溪穴处有跖背神经。神经肌电图是评价神经传导的客观指标。因此,针刺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和感觉传导速度。
  西医学认为,糖尿病神经病变是多病因所致,与神经生长因子减少和缺乏有关。本组结果表明,针刺可明显提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神经传导功能作用,这可能与针刺具有激发神经生长因子在神经元中生成增多和轴浆逆向转运增加,从而增加神经营养因子有关。
  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病因还与滋养神经的血管因素所致供血不足有关。实验结果表明,针刺具有提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神经传导功能作用,这可能与针刺能增加神经血流量,改善神经缺血缺氧,增加神经内毛细血管密度,促进微血管生长,改善神经突触前肾上腺素能反应,从而减轻神经病变引起的临床症状有密切关系。尚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其他文献
为了准确预测电子阅览室服务质量对教学科研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层次分析与模糊评判(AHP-Fuzzy)的电子阅览室服务质量评价模式,首先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服务评价体系并确定各
建筑企业的施工过程中会面临很多的安全管理问题,包括施工人员的安全、设备的安全以及项目的安全等,如果不能有效的实施安全管理将会导致企业的硬件条件无法达到预想的效果,
采矿相似材料模拟试验是研究矿山压力的主要方法与手段之一。论文在介绍物理相似模拟技术的发展过程的基础上,分析了采矿相似模拟试验技术的发展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原油集输是指油田内油井产出物收集、净化处理和储运的整个过程。它是油田地面建设系统工程中的主导,直接关系到油田生产目标的实现。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管理日益复杂的集
<正>安全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头等大事,更是企业长足发展的生命线和潜动力。国家先后出台的《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
关键词 社区 慢性病 防治 危险因素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性病)是对一类起病隐匿,病程长而且病程迁延不愈,缺乏明确的生物病因证据,病因复杂或者是病因尚未完全确认的疾病总称。  由于慢性病患者的增加,导致患者家庭经济负担不断增长,许多家庭因此返贫致至贫,慢性病已成为社区一个重要的医疗卫生问题。  多年的社区慢性病防治经验告诉我们,社区慢性病防治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领导重视、健全
摘 要 目的:回顾性总结永平铜矿居民恶性肿瘤发病及死亡的流行特征为做好社区恶性肿瘤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永平铜矿居民恶性肿瘤发病及死亡原因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结果:永铜社区居民恶性肿瘤198~8年累计发病率958%男女发病率分别为76%、1986%X=97,P<1;累计死亡率11%男女死亡率分别为851%、1%X=51,P<1。~年后呈显著上升趋势年发病率98%~8%年死亡率8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