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会死,不会亡

来源 :十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NJONES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就在我写这篇创作谈的前一天,地球上最杰出的物理学家之一,被世人誉为“宇宙之王”的斯蒂芬·威廉·霍金去世了。1963年,二十一岁的他不幸被诊断患有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他被禁锢在轮椅上,只有三根手指和两只眼睛可以活动,但他却告诉世人:“我没有悲哀,我却很庆幸,因为上帝虽然把我固定在一个轮椅上,却给了我足以想象世界万物,足以激发人生斗志的能力。其实,上帝对人都是很公平的。”就像他所说的那样,他用自己的能力给人类创造出了许多巨大的理论财富,譬如时光机、黑洞、星际移民、AI威胁论和外星人论等。
  所以我在想,霍金虽然死了,但他其实并没有消亡,他依然伴随着我们,飞向了更遥远的太空。就像鲁迅、茅盾和巴金等文坛巨匠,虽然他们早已辞世多年,但今时今刻他们的著作仍深深地影响着我们,鲁迅先生那犀利的笔锋直指社会弊端,令世人警醒,他对社会及人生的独到见解令读者们受到了无数启迪。作为一名作家来说,要达到这种“只会死,不会亡”的境界固然很难,但既然已有霍金、鲁迅等人作为世人学习的楷模,我又有何借口不去往这个目标努力、奋斗呢?
  我并不算是一位高产作家,从2000年8月16日写下人生中的第一篇小说开始,至今陆陆续续总共出版和发表了三本长篇小说和十篇短篇小说。《鬼屋凶影》是我的第一篇短篇悬疑小说,创作的初衷很简单,当时只是想参加首届《上海文学》小说大赛而已,没想到结果还获奖了。很多作家都喜欢写自己熟悉的和感兴趣的题材,我亦不例外,每次打开电视机,我总是会习惯性地寻找一些悬疑片来看,就像喝咖啡喝上了瘾,哪天不喝的话便会浑身不适。
  在创作的过程中,我发现写短篇悬疑的难度要比写长篇悬疑的大很多,在长篇悬疑小说里我可以尽情地埋伏笔、设悬念,想怎么挖坑就怎么挖坑,然后一路顺着逻辑写下来,最后的结局只要能出其不意、自圆其说便算大功告成,但写一篇不超过两万字的短篇悬疑小说,怎么把伏笔、悬念还有剧情十分紧凑地融合在一起,还要保证结局的精彩,这无疑使人煞費苦心,所以我在写《鬼屋凶影》的时候倍感煎熬,跟自虐无异。
  另一部《生命列车叹息号》是我的第一篇短篇科幻悬疑小说。去年三月我坐火车从上海去北京参加鲁迅文学院的学习,列车中途停靠了好几站,看着人们拿着大包小裹从车上下去,然后又有人上来,此时我想到人的一生与这辆列车是何等的相似,不断有生命的降生,不断有生命的终结,一下子就蹦出了这个灵感。我觉得灵感就像是深海里的原油一样,当我们急于勘探它、找寻它的时候得花很长一段时间,但当它突然从地底下冒出来的时候却是无论如何都无法阻挡的。所以,大可不必为了赶一篇小说而去刻意寻找灵感,待到灵感从天而降在我们的脑海里时,那便是动笔的时候了。
  我喜欢悬疑,并不是因为喜欢烧脑,而是为了追寻和探索未知空间的真相,在这一点上,我和霍金的渴望竟有几分相似。每一次的反转,都好像是一个全新的理论推翻了我们已知的理论,假设有一天,当我们发现地球其实不是圆的,那时候显露在每个人脸上的便只有惊愕,内心则只有震颤。从悬疑事件中的一个真相跨越到另一个真相的经历,何尝不是一次时空穿越的过程?我们仿佛是从现在回到了过去,又或者是去向了未来,所以,我非常享受这种穿越黑洞的时空之旅,而手中的笔,便是我的时光机。
  霍金在接受《连线》杂志采访时曾表达了其对人工智能(AI)的担忧,他认为AI有可能会取代人类,最终演变成一种超越人类的新生命形式。诚然,我们都亲眼见证了AIphaGo完胜柯洁的不争事实,由此,AI取代人类似乎已进入了倒计时模式,不知不觉中,大量的智能扫地机器人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扮演起了清洁工的角色,电视上也看到了机器人弹奏钢琴的表演,可能再过几年,能够写作的机器人也会问世了,也许它们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写出大量人类喜欢阅读的各种题材的小说,从而在未来的某一天彻底取代人类作家,但是,我们在创作过程中所包蕴的各种真情实感却是AI永远都无法体验的。
  霍金说:“我只是像一个在沙滩上玩耍的小孩,偶尔拾到一块较为光滑的贝壳,而真理的汪洋大海在我眼前尚未被认识和发现。”而我想说的是,当我们在沙滩上偶尔拾到一块贝壳时,我们的目光只会停留在它光滑和美丽的外表上,哪怕这只是自己内心一瞬间的感动,那便足矣。又何必去在意这片汪洋大海里究竟埋藏着多少真理呢?或许这只有上帝才知道吧。
  人类终将会死,但我们在人生之路上所走过的每一个足印都将被很好地保留下来,永不会亡。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将继续行走在一条充满未知、充满挑战和充满希望的路上。
  责任编辑 赵文广
其他文献
在东京电影节拿到最佳男演员和最佳艺术贡献奖的《暴雪将至》已经登陆大银幕,阴暗的色调、90%以上的雨戏,为电影带来了非常特别的质感,但同时也极大的增加了难度,大面积的雨戏怎么拍?段奕宏和匪徒那段超工业水准的雨中追逐戏又是如何创作的?我们采访了《暴雪将至》摄影指导蔡涛,请他来分享创作心得。  拍摄《暴雪将至》用了什么摄影机和镜头,选择的理由是什么?  这部电影用了两台ALEXA Mini,镜头主要是M
我喜欢排山倒海的忧伤。  ——奥尔罕·帕慕克   1  7月的日头像一枚银币悬在天空,阳光苍白映照长街。地面投下建筑物的暗影。一条倾斜而上的狭长空巷,两边是旧楼房,路边随处可见废弃的水泥沙土,陈列的旧文物。听到吵闹声,我的心脏骤紧,脚步迟疑。有人从空巷的尽头奔跑而来神情慌张,显然出了什么事。恐惧是必然的。在伊斯坦布尔街头,你总会有不安感。因为异域的陌生,也因为这里的人性情暴烈——你以为他们性情暴烈
空姐把我引到座位旁,帮我把箱子放进上方的行李架,然后微笑着示意我在第二排靠窗的位置坐下,座位上已经摆好了靠垫和毛毯,前方插袋还有一双拖鞋。虽说我已经不是第一次坐头等舱了,心里依然有点儿受宠若惊的不适感。  刚坐下邻座就来了,一个五十来岁的男人,他把手里的一瓶水和手机往座位上一扔,举起背囊搁进行李架,然后一屁股坐下,动作幅度很大,登机牌一下掉到了我的脚下。我捡起来递给他,他噢了一声,随即往前面袋子里
前京东高级副总裁吴声“食京链”事件闹得沸沸扬扬,其中更牵扯了NTA创始人申音、自媒体罗振宇、金山网络CMO刘新华等人,一时成为行业热门话题。随后所涉众人纷纷或激愤或悲情给予“职业生涯最黑暗的一天,被狗咬了,战斗的人生不需要解释,保留法律诉讼的权利”等回应,并要“幕后的黑手出来走几步”。  “食京链”缘由是非不在此文赘述,一切自有公断或被时间一风吹散。不论事实真相如何,令人悲哀的是,上述事件所涉及到
对媒体专业人士来说,当前是一个将基于云计算的服务用于内容制作和后期制作的非常激动人心的时代,这是因为适用于特定服务的云工具和技术已经到达一个历史节点,也就是它们现在已经成为内容创作者可行和可承受的选择。与此同时,该技术也似乎显示出使媒体专业人士能够使用某些新应用的巨大潜力,至少这是一位SMPTE标准贡献者和参与者、英国的Sundog Media Toolkit公司(一家为电影制片公司和广播行业提供
2015广州专业灯光、音响展览会顺利举办,该展会是中国最大规模的专业灯光音响盛会,展馆分设12大展厅汇聚全球1186家参展商,展览面积大130,000平方米,创了历届展会规模之最。业内众多优质品牌在3.1、4.1、5.1以及13.2号馆精彩亮相,其他主题展厅包括专业音响馆、KTV馆和恩平电声馆,分类更清晰准确。  此外,各种技术及交流论坛也加深了行业探讨,比如声学楼音响技术论坛聚焦“扬声器箱体材料
淮海经济区第一节电影科技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召开  由徐州市泉山区委宣传部、徐州市电影协会、数码辰星科技发展(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辰星科技)主办,淮海经济区多家影院共同协办的淮海经济区第一届电影科技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在徐州市隆重开幕。本次高峰论坛以“砥砺铸发展 电影星时代”的主题,围绕影院的科技创新和发展进行深入的合作和探讨。本次活动得到江苏省各级领导、主管部门、徐州市及淮海经济区及兄弟省市、相关产
《被光抓走的人》,是一部由“软科幻”和“现实主义”两个看似并不相干的关键词组在一起生成的少见的国产爱情电影。曾担任管虎的《老炮儿》、宁浩的《疯狂的外星人》《心花路放》等影片编剧的董润年第一次执导筒,就开了一个令人瞠目的脑洞——全球150多个城市地区突然出现一道来历不明的光,带走的全是一对对相爱的人。而留下的人,承受着“不被爱”的现实,该如何面对自己,并且让生活继续?  设定很离奇,填充其间的依然是
1  灯光晦暗,这么安排,说不清他们是出于什么考虑。也许朦胧是一种美,可以隐藏,可以祛敝尴尬。从入门,我什么也看不见,几乎是被捉着手安插在一个座位上。  本来门侍伸着手臂让我搭着,像太监引着皇上。因为我太怯懦,手上冰凉,门侍便用另一只手盖着我微微战栗的手,上下夹击着我往前走。他那只覆盖的手暗暗地把力施压下来,像给我安慰,又像怕我的手滑落,人会逃跑。  大家都在屏气敛息,等待一个什么动静开启这个未知
一  节气真是神奇,过了白露,秋老虎立刻就成了纸老虎,接着,一阵秋雨一阵凉,转眼就中秋将近。秋天,就这样坐实了。年轻时,实在喜欢秋天的况味,每到秋天,总暗怀期待,想着某日走在路上会掉进兔子洞,或者遇到南瓜马车。中年之后,这样的期待,自然是少之又少,换季时节,多的是实实在在的各种担心,不说也罢。在对待秋天的态度上,我和妈妈越来越相像——人心老到一定程度,也就定住了;我的初老,却是有加速度的。从春天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