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桑养殖促农增收致富研究

来源 :大科技·C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zhiz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针对当前桑蚕养殖中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突出表现在蚕桑种库较为匮乏,桑蚕专业人才匮乏等方面,提出蚕桑养殖促农增收致富的方式,以期能够不断提升蚕桑养殖工作的效率,促农增收致富,为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农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蚕桑养殖;蚕桑产品;技术
  中图分类号:F32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14-0209-02
  蚕桑的生产为我国传统的农业发展项目,但是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的生产模式逐渐无法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病虫害频频发生且缺乏科学管控的问题影响下,蚕桑养殖户的实际经济效益受到较大影响。知识经济时代下,需要全面提升蚕桑养殖管理的重视程度,深入调查影响蚕桑养殖效果的因素,为现代蚕桑养殖质量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础。文章将基于蚕桑养殖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提出相关看法与建议,希望能够对相关调查研究活动带来一定借鉴价值。
  1 当前蚕桑养殖中常见的问题分析
  当前蚕桑养殖过程中,常见的问题表现在蚕桑种库较为匮乏,桑蚕专业人才匮乏等方面。
  1.1 蚕桑种库较为匮乏
  在蚕桑养殖的过程中,很多地区尽管已经根据所在区域的经济特点设计了适宜种植和饲养的桑蚕品种,但是未能够基于长期发展目标进行分析[1]。育种期间未能够建立与之相关的蚕桑种库,无法灵活应用各类新技术提升蚕桑养殖管理的总体效果。
  1.2 桑蚕专业人才匮乏
  桑蚕产业发展过程中专业的技术人员相对比较匮乏,致使各类先进的工作经验、技术方式等难以真正融入到桑蚕养殖过程中[2]。随着现代社会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桑蚕养殖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坚持人才团队的构建,积极学习各类先进的工作模式、管理理念,为现代桑蚕养殖工作质量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础。
  2 蚕桑养殖促农增收致富的方式分析
  2.1 引入桑园栽培技术
  知识经济时代下,桑树种殖建园工作也需要将先进的管理理念融入其中,通过科学设置种植密度,提升园林建设标准;合理选择桑树品种,保证后续生长质量;推广平衡施肥技术,科学测定各项元素及增强土壤蓄水能力,促进立体经济发展等方式,基于桑树品种进行综合效益的分析,为优质的蚕茧提供最好的原材料,将有机肥、无机肥以及速效肥等相互融合,进而更好的达到管控效果。
  2.1.1 合理选擇桑树品种,保证后续生长质量
  桑蚕养殖过程中需要积极选择良好的桑叶,进而获得优质的蚕丝,桑树的品种选择会直接影响后期的生产质量,桑树品种选择过程中,需要基于桑树品种进行综合分析[3]。优质的桑树品种具有节间密集,叶片较大以及叶产量相对较高等特征。
  2.1.2 科学设置种植密度,提升园林建设标准
  过度密集的桑树种植方式下,会致使很多桑叶难以得到充足的阳光,致使病虫害的发生,桑叶产量也会受到影响[4]。桑树种植期间需要合理设置密度,采用集中连片的栽植方式,使得桑叶产量最大化,为优质的蚕茧提供最好的原材料。
  2.1.3 推广平衡施肥技术,科学测定各项元素
  针对于蚕桑养殖的实际情况,可以将各类新技术融入其中。针对于面积相对较大的桑园,则可能会出现产叶量不够理想的情况[5]。其诱发原因在于桑园中施肥的方式比较单一,仅仅氮肥施肥方式下施肥效果难以达到要求。
  在实际的桑蚕养殖过程中,可以通过推广平衡施肥技术,科学测定各项元素的方式,将科学的管理与养殖理念融入其中,基于桑树的基本产叶情况设计管理目标,对欠缺的元素进行及时补充,将有机肥、无机肥以及速效肥等相互融合,进而更好的达到管控效果。
  2.1.4 增强土壤蓄水能力,促进立体经济发展
  桑树中职期间,园中土壤的蓄水能力也是影响整体工作质量的重要因素。在实际的工作期间,需要提升桑园土壤的蓄水能力。比如在桑园管理期间,可以通过“深翻蓄水”、“中锄浅耕”等方式进行蓄水,或者也可以通过应用有机肥的方式,提升土壤的肥力,使土壤的蓄水能力显著得到提升。
  桑蚕养殖期间可以构建立体性的模式,通过桑树、桑蚕以及鱼塘之间的协作配合,为现代桑蚕重视与管理质量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础。如图1所示,则能够发挥三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辅助的作用价值,对整体经济效益的提升能够产生重要影响。
  桑树能够为桑蚕提供饲料,桑蚕排出蚕沙,对鱼塘的建设与管理也能够奠定良好的基础。鱼塘又能为桑树提供塘泥,促进桑树的发展,三者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联合建设方式下能够增加养殖户的经济效益,是现代桑蚕养殖业发展与创新的有效途径。
  2.2 推广桑蚕生产技术
  桑蚕养殖过程中,不断需要创新其管理理念,还需要通过引入优质的蚕茧品种,积极学习各类技术;发挥科学调节的作用,综合防治桑蚕疾病等方式,积极推广先进的桑蚕生产技术,发挥科学管控的作用价值,提升桑蚕养殖的实际效益。
  2.2.1 引入优质的蚕茧品种,积极学习各类技术
  桑蚕养殖过程中可以引入高产、优质的桑蚕品种,改良传统的养殖方式,引进新型的养殖技术。桑蚕养殖期间,需要积极学习各类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技术,且政府以及乡镇企业等需要加强技术指导,给予养殖户适当的补贴,保持其工作的积极性。同时还可以通过构建桑蚕养殖示范基地等方式,使养殖户能够真正看到新技术与优质蚕茧品种选择方式下所能够获得的经济效益,对现代桑蚕生产的持续开展能够产生重要影响。
  2.2.2 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合理规划桑蚕周期
  桑蚕养殖的过程中,需要坚持因地制宜的思想理念,基于当地的劳动力情况、气候条件以及桑树生长情况等,科学设计养蚕的方案。在实际的工作期间,可以将“增加春季蚕,养足夏季蚕,适宜地养殖早秋蚕”的理念融入其中,通过不同时间对桑蚕的饲养,发挥出不同蚕茧在不同季节的价值,在提高产量的同时也保证了质量。   同时,还可以将小蚕共育的方法融入其中,有效地提高蚕卵孵化率。按照蚕种催青技术标准,需要严格调节好催青技术所需的温度、湿度等因子,从而使蚕卵的胚子能够整齐的发育,保证了蚕种孵化的一致性,提高了蚕种的一日孵化率及实用孵化率。先进管理技术的应用,能够发挥科学管控的作用价值,对现代养殖技术的发展与推广也能够产生重要影响。
  2.2.3 发挥科学调节的作用,综合防治桑蚕疾病
  桑蚕养殖期间,需要将“未雨绸缪”的思想理念融入其中,将桑蚕养殖技术与预防管理对策相互融合,达到综合防治的作用价值。在实际的桑蚕养殖过程中,需要不断提升桑蚕养殖的重视程度,在选择优质桑蚕品种的基础上,还需要注意调节桑蚕养殖期间的温度、湿度等等,注意日常培育与管理工作。结合当地常见的桑蚕疾病类型、多发性季节等进行综合分析,制定科学的疾病防治规划制度,融入先进的管理技术,对桑蚕的生产与发育情况进行实时调查,及时排查出现存问题,提升桑蚕养殖的实际效益,避免桑蚕疾病的发生与发展。
  3 结束语
  桑蚕养殖过程中,需要全面提升其管理重视程度,将各类先进的管理技术、管理方法等融入其中,通过引入桑园栽培技术,推广桑蚕饲养技术等方式,进而更好的达到管控效果。桑蚕养殖期间养殖户需要积极学习各类先进的工作模式、管理理念,全面提升桑蚕养殖的总体效果,优化桑园管理的整体效果,对农户经济效益的持续提升也能够产生重要影响。
  参考文献
  [1]胡录娟.蚕桑种养技术高效省力化发展的实践与思考[J].农业与技术,2017,37(20):121.
  [2]李明生.浅析渠县蚕桑资源综合利用发展现状与对策[J].农技服务,2017,34(10):169.
  [3]范业君,徐延东.提升蚕桑养殖效益的方式——有效拓展蚕桑产业链[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05):283.
  [4]张丽波.让荒山变成“聚宝盆”——记桑蚕养殖能手、弥渡县新型农民曹艳云[J].基層农技推广,2013,1(12):71~72.
  [5]刘承承,唐青生.昆明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问题分析——以寻甸县道院蚕桑种养殖专业合作社为例[J].时代金融,2010(08):108~109.
  收稿日期:2018-4-20
  作者简介:韦文宁(1979-),壮族,男,广西柳州人,助理农艺师,中专,主要从事蚕桑生产技术服务指导工作。
  咸继兵(1967-),壮族,男,广西柳州人,助理农艺师,大专,主要从事蚕桑生产技术服务指导工作。
其他文献
对于传统研究基桩低阶共振频率理论主要是在一维条件下将桩周岩土和桩底岩土对桩身的影响简化为一个等效参数展开研究,本文建立空间轴对称桩土模型,通过差分格式的定解问题求得
膨胀土具有显著的裂隙性、胀缩性和超固结性,其中裂隙性和胀缩性对其工程地质性质影响极大。在干湿循环作用下,裂隙的产生会破坏土体的整体性使其强度下降,而膨胀土吸水膨胀和失
罐笼是矿山生产中的一个重要设备,需要科学、合理的设计。目前罐笼的设计过程漫长,手工计算工作量庞大。针对罐笼设计与计算的现状,为了加快设计速度,减轻设计人员的工作量,
膨胀和收缩是膨胀土最为显著的特性,目前关于膨胀土胀缩性质的联系对比研究较少,大部分文献都是侧重于研究膨胀土的膨胀(或收缩)单方面,此外工程设计中较多考虑膨胀土的膨胀
期刊
目的 分析一起无症状感染者引起COVID-19家庭聚集性疫情,为制定COVID-19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20年1月31日-2月6日,在郴州市某县应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一起聚集疫情
汽车翻滚事故是一种事故率低、危害性极大的道路交通事故形式,具有形式多、成因杂、复现难等特点,长期以来,是汽车碰撞安全性研究的一个难点。近年来,汽车翻滚事故、试验、理论研
on-spherical particles are widely present in industrial production, and significantly affect the macro and micro characteristics of granular materials. Although
目的 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的首发症状和流行病学特征,为早期诊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制定疫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20年2月21日至2月26日,依据《新型冠状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