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高校的学生基本人手一部智能手机,他们低头沉浸在网络世界中,在课堂上依旧埋头看手机,不认真听课,这类人被称为“低头族”。“低头族”这种现象在理工类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课堂上更为严重,本文主要分析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而提出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理工类高校;思政课;低头族;原因分析;对策研究
理工类高校思政课课堂“低头族”现象已成为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给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给思政课的任课教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也严重削弱了思政课的教育功能。
一、理工类高校思政课课堂出现“低头族”现象的原因
1、学生自控能力较差
经过高中阶段紧张的学习,一些学生认为到了大学之后该放松一下。大学可供学生支配的时间也多,所以他们就以玩手机来打发空闲时间,再加上大部分学生都住校,没有了父母的约束,他们就不能自控玩手机的时间。这些“低头族”基本上是男生打游戏,女生看连续剧,还有一些看QQ、聊微信等。
2、对思政课的错误认识
一些学生对思政课存在认识上的误区,认为思政课没有用,对自己的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没有多少用处,尤其是理工类的学生,存在着重视专业课轻视人文学科尤其是思政课的现象。理工专业的学生普遍不喜欢一些学生甚至排斥上思政课,认为是在讲大道理, 空洞且脱离实际。
3.教师上课枯燥无味
一些思政课的教师照本宣科,一个人唱“独角戏”,课堂教学模式单一,缺乏和学生的互动交流,没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讲授的内容理论性太强,没有把思政课的理论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内容空洞、枯燥无味。
4教师课堂管理不到位
思政课一般都是两个及以上的小班合在一起上课,班级人数多,因教室太大,必须使用话筒才能保证所有的学生听到老师讲课的内容,而话筒一般是有限的,教师只能在讲台附近讲课,无法走到学生中间,这样就不好掌控整个大班的课堂秩序,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一些学生争相坐在教室的后排,这样离教师较远,他们就觉得可以安心地做“低头族”,老师一走下讲台,他们就迅速把手机收起,等老师走远,他们又把手机拿出来继续玩。
二、理工类高校思政课课堂“低头族”现象的对策
1.学生要提高自己的自控能力
辅导员、班主任、思政课的老师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教育方式对学生进行自控方面的教育,让学生认识到“低头族”的危害,根据自身的情况反思自己对手机的依赖程度有多深,通过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提高自身的自控能力,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就能摘掉“低头族”的帽子,学会合理使用手机。
2.加强对学生的引导,纠正学生对思政课的认知
思政课的任课教师在开学的第一次课上就要介绍一下思政课的重要性,课下多和学生交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引导学生,举一些生动形象的案例让学生认识到思政课在个人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尤其是在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3.丰富教学模式
教师上课前努力要备好每一节课,丰富教学内容,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多和学生互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思政课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多听其他优秀思政老师的课,取他人的长补自己的短,借鉴其他老师尤其是优秀思政教师的教学经验,应用在自己的教学中。
4.加强对课堂纪律的管理
思政课的任課教师多和学生的班主任沟通,督促学生到课、遵守课堂纪律。上课时加强对课堂的管理,鼓励学生把手机放到指定位置,督促大家创造一个没有手机干扰的课堂环境。学校的教学管理部门也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如在上课期间关闭无限网络,屏蔽教室的网络信号,这样学生即使用自己的流量也无法上网。
让学生回归到正常的思政课课堂,需要学校教育者、家长、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最主要还是要学生自己认识到“低头族”的危害,树立良好的学习习惯,不做“低头族”。
参考文献:
[1]吕健、计秋华.高校思政课教学中“低头族”现象的解决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5(8)
[2]陈丽玉、杨婷婷、刘丹.对当代大学生群体中“低头族”的分析及对策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5(1)
作者简介:马霞(1981-),女,河南漯河人,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教育史、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理工类高校;思政课;低头族;原因分析;对策研究
理工类高校思政课课堂“低头族”现象已成为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给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给思政课的任课教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也严重削弱了思政课的教育功能。
一、理工类高校思政课课堂出现“低头族”现象的原因
1、学生自控能力较差
经过高中阶段紧张的学习,一些学生认为到了大学之后该放松一下。大学可供学生支配的时间也多,所以他们就以玩手机来打发空闲时间,再加上大部分学生都住校,没有了父母的约束,他们就不能自控玩手机的时间。这些“低头族”基本上是男生打游戏,女生看连续剧,还有一些看QQ、聊微信等。
2、对思政课的错误认识
一些学生对思政课存在认识上的误区,认为思政课没有用,对自己的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没有多少用处,尤其是理工类的学生,存在着重视专业课轻视人文学科尤其是思政课的现象。理工专业的学生普遍不喜欢一些学生甚至排斥上思政课,认为是在讲大道理, 空洞且脱离实际。
3.教师上课枯燥无味
一些思政课的教师照本宣科,一个人唱“独角戏”,课堂教学模式单一,缺乏和学生的互动交流,没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讲授的内容理论性太强,没有把思政课的理论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内容空洞、枯燥无味。
4教师课堂管理不到位
思政课一般都是两个及以上的小班合在一起上课,班级人数多,因教室太大,必须使用话筒才能保证所有的学生听到老师讲课的内容,而话筒一般是有限的,教师只能在讲台附近讲课,无法走到学生中间,这样就不好掌控整个大班的课堂秩序,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一些学生争相坐在教室的后排,这样离教师较远,他们就觉得可以安心地做“低头族”,老师一走下讲台,他们就迅速把手机收起,等老师走远,他们又把手机拿出来继续玩。
二、理工类高校思政课课堂“低头族”现象的对策
1.学生要提高自己的自控能力
辅导员、班主任、思政课的老师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教育方式对学生进行自控方面的教育,让学生认识到“低头族”的危害,根据自身的情况反思自己对手机的依赖程度有多深,通过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提高自身的自控能力,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就能摘掉“低头族”的帽子,学会合理使用手机。
2.加强对学生的引导,纠正学生对思政课的认知
思政课的任课教师在开学的第一次课上就要介绍一下思政课的重要性,课下多和学生交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引导学生,举一些生动形象的案例让学生认识到思政课在个人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尤其是在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3.丰富教学模式
教师上课前努力要备好每一节课,丰富教学内容,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多和学生互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思政课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多听其他优秀思政老师的课,取他人的长补自己的短,借鉴其他老师尤其是优秀思政教师的教学经验,应用在自己的教学中。
4.加强对课堂纪律的管理
思政课的任課教师多和学生的班主任沟通,督促学生到课、遵守课堂纪律。上课时加强对课堂的管理,鼓励学生把手机放到指定位置,督促大家创造一个没有手机干扰的课堂环境。学校的教学管理部门也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如在上课期间关闭无限网络,屏蔽教室的网络信号,这样学生即使用自己的流量也无法上网。
让学生回归到正常的思政课课堂,需要学校教育者、家长、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最主要还是要学生自己认识到“低头族”的危害,树立良好的学习习惯,不做“低头族”。
参考文献:
[1]吕健、计秋华.高校思政课教学中“低头族”现象的解决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5(8)
[2]陈丽玉、杨婷婷、刘丹.对当代大学生群体中“低头族”的分析及对策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5(1)
作者简介:马霞(1981-),女,河南漯河人,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教育史、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