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的实践

来源 :教育·综合视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ck_d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进城务工。他们的子女往往留在农村,成为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抚育主要有以下类型:一是父母一方抚育。即父母一方外出打工或离婚,而由另一方抚养。二是隔代抚育。即父母外出打工或离婚,孩子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抚养。根据调查统计,祖父母与外祖父母监护的留守儿童,高达85%以上。三是亲友抚育。孩子大多由叔婶姑舅照顾。四是无人照管型。这类孩子年龄相对大一些,虽然比例不高,但问题更多。调查中,许多学校普遍反映,学习成绩、道德品行的“双困生”留守儿童占很大的比重。
  存在的问题
  家庭抚育方面 其一,留守儿童情感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儿童对父母的依存度高、依赖性强,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会产生一系列生理和心理障碍,甚至心理疾病。通过农村一位班主任对25名留守儿童的跟踪观察,发现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出现亲情失落,造成儿童性格与情感的不良变化;而且性格、情感与道德出现的问题经常混杂在一起,加大了教育的难度。留守儿童正处于亲情与情感的饥饿期。他们长期缺乏父母心灵的抚慰与情感的交流,会产生很多不良的心理倾向——如自闭自卑、盲动暴躁等。其二,留守儿童道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孩子成长的最重要的德育课堂,无论是隔代抚育,还是亲友抚养的,他们都难于对留守儿童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与深入的心灵沟通。留守儿童年龄小,缺乏是非辨别能力,一些不良行为得不到及时纠正,一些好的行为得不到及时强化,就容易形成一些不良的道德行为。许多留守儿童家长往往较多关注孩子的物质生活,较少关注孩子的道德行为,使得孩子不良的道德行為难以及时纠正,长此以往,容易造成孩子心灵的荒漠化。长期形成的孤僻、任性、倔强的性格,是很难矫正或医治的。
  学校教育方面 其一,农村学校没有形成良好的留守儿童管理机制。客观上看,农村学校缺乏良好的留守儿童教育资源,软硬件教学资源相对滞后。农村学校合并后,班级的人数增加,长期从事小班额教育的班主任,面对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儿童、不和谐家庭儿童的增加,儿童的心理障碍显著增多的现实,他们感到困惑,对于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感到茫然。在小学阶段很多心理问题、行为问题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也给中学教育增加了难度。目前许多农村学校的班级管理随意性较强,仅凭经验和主观意愿,不了解学生的心理;重视学生应试成绩,忽视学习方法指导;注重常规管理,忽视能力的培养和心理的疏导,忽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全面发展;注重学生校内、班内的管理,忽视学生在家庭和社会上的表现,学校管理与家庭、社会管理没有很好地结合起来。近年来,农村学生的心理障碍有随年级升高而呈上升趋势,主要是家庭教育缺乏与学校心理疏导的缺位等诸多因素造成的。其二,缺乏良好的留守儿童教育机制。家庭教育的缺失,使得学校教育在留守儿童成长中的作用显得突出。当前不少农村学校无论是学校规模、办学方向、教学内容都存在严重的城市化倾向,忽视了乡村社会对人才规格的需求,忽视乡村儿童教育主体对教育的个性化需求,更缺乏对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社会群体深入的了解与教育关怀。
  对策与建议
  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构建关爱留守儿童教育网络 农村留守流动儿童问题作为现阶段的重大社会问题,应纳入国家和省、市、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赋予各级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一项重要的职责——参与、关心、救助、研究、教育留守儿童,搞好专项调研,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做好有针对性的工作,将解决留守流动儿童问题作为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化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进一步完善《九年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政策法规,倡导各大城市加强教育资源合理配置,吸纳更多的农民工子女就近入学,使之享受与城市子女的同等教育权,为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 一是加强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绝大多数农村学校没有专职或兼职心理辅导教师,所以应组织教学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老教师担任留守儿童的心理教师,并对这些教师进行专题培训,让他们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疏导与思想教育,提高他们的抗挫折能力,发掘留守儿童的优点,并及时进行强化,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道德行为习惯,培养优良的道德情操。二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根据儿童心理特点设定各年级的教育目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在活动中教师要多关心、鼓励、爱护留守儿童,让他们把自己想说的话都说出来,帮助他们排忧解惑;让他们融入学生集体这个大家庭,学会与人相处、与人交流、关心帮助他人;让他们珍惜集体的荣誉,珍视同学间的友谊,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友谊,从而弥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中情感教育的不足。
  强化家庭教育 建立留守儿童家长与班主任老师、学校的微信群或QQ群,通过现代信息媒体,让家长与老师、学校保持无障碍的联系,每天都能了解、掌握子女在校学习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教育和引导,发现成长进步及时肯定、激励、强化。父母要经常倾听学校和班主任老师的意见或建议。学校也要利用网络对家长进行科学育人讲座,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提高家长教育子女的能力,为留守儿童身心的和谐发展奠定教育基础。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龙江县教师进修学校)
其他文献
所谓的试验检测指的是针对某施工项目、产品.进行科学合理的检测.并根据具体的检测结果.进一步审核其质量是否符合国家的相关标准。对于公路与桥梁工程而言.试验检测不仅是控制其
小学阶段作为义务教育的基础阶段,是人的学习习惯的养成阶段。如果在这一阶段,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会受益终生。作文教学是小学教学工作的一个难点。学生作文能力的高低不仅与教师在课堂上有着适当的作文指导外,还和学生平时的作文习惯有着很大的关系。有一个好习惯能终身受益,因此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作文习惯,能够成为学生提高作文水平的一种内部动力因素。学生有着良好的作文习惯,每到作文时就能迎刃而解,所以作为教师
通过分析桥梁伸缩装置常见病害及产生原因.从新建桥梁角度提出设计阶段预防病害发生应注意的几点细节问题。
教育部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核心素养体系”这一概念,并将其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成为下一步深化
工程成本控制是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核心,其目标是合理地确定成本并进行有效的控制,以提高投资效益和经营效益。长期以来.我国把工程成本控制的主要精力放在施工阶段审核施工图预
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影响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施工质量的因素众多,每个因素都会影响桥梁的使用性能.其控制要点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支架安装、模板搭设
公共文化是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作用下的结果,其具备共享性和开放性、仪式性和符号化、差异化和地域性、建构性和空间性等功能和特征。在高校英语文学翻译教学中,教师应
2017年秋季学期,全国所有地区小学一年级开始使用统编教材。全国各地各校统编新教材教研活动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之态势。担任语文教学工作十余载,笔者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不解的情结。新任低年级语文教师一职,恰逢统编语文教材正式投入使用初期,笔者潜心学习了有关统编教材的理论知识,抓住了统编语文教材“增加传统文化内容”的新变化,挖掘出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开启了笔者的低年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