渥太华的垃圾日

来源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关国际组织,每年都对人类生存环境做评估,加拿大总是位居前列。加拿大有关组织,每年都评估国内各大城市宜居的综合指数,渥太华总是名列前茅。
  人人都是制造垃圾的小机器。生存环境如何,宜居指数高低,垃圾问题至关重要。社会对垃圾事宜所秉持的理念,百姓对处理垃圾所表现的态度,政府对垃圾工程所制定的规章制度,鲜明地折射出一个国家和地区精神文明的现有高度,无遮无掩地显示在千家万户的房前屋后,往来驰骋的大街小巷,人际交往的楼堂馆所,赏心悦目的公园私苑,甚至蜿蜒起伏的河岸与湖畔。
  初来乍到时,对渥太华人处理垃圾的手段和气魄颇感新奇和新鲜,大为惊诧和惊叹。新环境,新心情,居民区里一走一逛一观察,别有洞天之感油然而生。时值五月,家家户户门前的草坪,修剪得平平展展一片绿。雨中或雨后,草地尽管蹚,鞋湿袜湿裤管湿势所必然,但丝毫不见脏;宽宽的人行道,大人只管坐一坐,孩子尽可滚一滚,硬邦邦硌得肉疼属于正常,但沾不上尘土。
  那天清晨,满街出现奇观。许多人家前院草地的一角,一字形摆放着胸脯高的硬塑圆筒两个,一灰一绿,看不见内容,闻不见味道;膝盖高的黑色敞口长方形硬塑盒子一只,或浅或满或尖,装的是废报纸、旧广告和包装器物的纸夹子纸盒子(特长特宽的纸盒子,压扁踩平整整齐齐放于一字形队伍里);鼓囊囊满当当的黑色塑料袋,一两个,四五个,多者十来个。回到家门,女儿正从车库里往外搬运,大筒有轱辘,拉;黑盒无轮子,抱,她也在为满街奇观添彩。
  我好奇地一问,女儿平静地一答,原来今天是这个小区的垃圾日。
  想起我们中国悠悠五千年,广大庄户农民处理垃圾的方式很传统:生活垃圾倒入猪圈,任猪择其善者而食之,其不善者而弃之;日积月累的碎铜烂铁,卖给下乡高喊“钱买碎铜烂铁”的小商贩。城市里普通市民,破烂儿卖给专收废品的人;生活垃圾嘛,街头角落一倒,自有环卫工人小推车推走。楼房鳞次栉比之后,能卖的破烂儿依然卖给收废品的,块儿八毛也是钱,蚊子也是肉。生活垃圾嘛,往垃圾通道里一倒,自有物业清扫人员清理走。
  加拿大的垃圾工程,让我叹为观止。新房竣工后,业主入住时,环卫局发给每家四样容器:膝盖高矮敞口黑色硬塑长方盒子一个,用以收敛纸质垃圾;同样质料、形状和大小的蓝色盒子一个,拿来盛装塑料、玻璃和金属类垃圾;齐胸高的高密闭度硬塑圆筒两个,灰筒盛其它杂七杂八可再生垃圾,绿筒装毫无回收价值的生活垃圾。从周一至周五,垃圾日按区分片各占一天。市区内和远近郊,渥太华到处有大片树林和农田,树林深处,农田边缘,往往有那么一两户人家,年复一年孤零零居住着。不管多么隐蔽和偏远,一到垃圾日,也都提前将本垃圾日应该收的垃圾中规中矩地摆放到应该摆放的路边。
  哪个垃圾日运送哪样垃圾,家喻户晓,尽人皆知。生活垃圾每個垃圾日都运,因其易于腐烂变质,释放浊气。其它垃圾,隔周一次。如果有人偶尔错放,对不起,环卫工人置之不理,你怎么搬出来再怎么搬回去,下周今日再见。
  我很快成了我家主管垃圾“工作”的项目经理,年复一年,无特殊原因不让权。
  环卫工人运垃圾,靠的是垃圾车。加拿大的垃圾车,高矮大小与集装箱相仿。但集装箱只是集中货物装一箱,唯一功能在于“装”。而垃圾车除了“装”,还要加工,垃圾车内,纵向一分为二。右边装载生活垃圾,齿轮一转,几十斤重的废物从车尾卷到车前端。左边运送可再生垃圾,齿轮一转,玻璃瓶子易拉罐儿,塑料盒子金属片儿,统统化为碎屑并翻卷到车前端,且各得其所,互不混杂。垃圾车的驾驶室,并排两个方向盘。有时出动两人,一人专职开车,一人挨家挨户收敛垃圾到车内,有时一人兼二职,既开车,又收敛垃圾。一般居民区,二三十米一家,为上下车方便,须驾驶右侧方向盘,待车厢装满,这才坐到左侧方向盘前,扬长而去。
  法律和规章,乃相对凝固的条文,但绝不排斥亲民性和人性化。黎民百姓由知法懂法畏法循法,一步步渐进到孔子所云“从心所欲不逾矩”,归根结底靠教育。
  [怦然心动]
  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生存环境的保护需要依靠我们所有人的努力。看渥太华的垃圾日,仿佛是在观看一条技术娴熟的流水线工作。无论是投放分类垃圾的居民,还是运输垃圾的工人,只要是垃圾日一到,所有人都默契十足地各司其职、各尽其责。这一套成熟有序的垃圾处理系统,精确到每一种分类回收设备的配置,精确到每一个具体日子的布置实施。这种高效的环保当然需要严肃认真的法律和规章制度来支撑,而究其背后更深远的力量,则是持久的教育支持。文明需要传承,经验需要共享,愿所有人携起手来,还给人类家园更多的“青山绿水”,也带给我们自己更高质量的生存环境。
  【文题延伸】美丽的日子;环保的背后;垃圾日的启示……(小引)
其他文献
一抬头,便望见对面屋子檐下的青藤。茎叶茂密,飒飒摇曳,本是一块碧玉般温润幽深,霎时便有了生机,像是一片长在了墙壁上的森林。我默默微笑,心中感慨万分,与它心照不宣。那一个盛夏的点点滴滴,那牵动我情思的日日夜夜,都已深深烙印在我的记忆里了。  初识它,是在一次盛夏的暴雨中。纵是打了伞,却还是被淋得狼狈不堪。在檐下躲雨时,一抬头,便望见了对面檐下的那一株青藤,那样纤细,不断被雨水打下它伸向天空的双手。那
前不久,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法院对班某、张某等被告人非法出售、收购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案依法作出判决,17名被告人均被定罪量刑。  “买只小龟做宠物”已成了一些人的养宠新选择,尤其是走私于马达加斯加的辐纹陆龟、苏卡达陆龟、赫尔曼陆龟等,更因其外观漂亮而在养龟圈里走红。岂知,陆龟却是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保护公约》附录的保护物种。我国是该《公约》的缔约国,国家将列入该《公约》附录的野生动物依法
写《浮生六记》的沈复,既没有做过官,也没在文章上写出过什么名声。有一年,他在清廷赴琉球的使团中谋得一个小差事,结果海上风大浪高,船随时都有倾覆的危险。后来,他决定写一写往事,这才有了《浮生六记》。  写完后,手稿辗转几十年,几近遗失。后在苏州的一个小地摊上被人慧眼识见,才有了流传至今的这本书。  真正的传世文字,大约都是“绝命书”。只因为,此中有着不顾一切的真。好的艺术也一样,像凡·高的畫,像尼采
2019年1月16日,“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得主、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改革先锋奖章获得者于敏去世,享年93岁。  于敏最后一次在公众前露面还是在2015年1月9日。那天,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为他亲自颁发了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而这样的抛头露面,于敏就经历过两次。上一次是1999年,在“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大会”上,他被授予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并代表23
【实用素材一】  杨绛做学问  1957年,杨绛接到将《唐吉诃德》翻译成中文的任务。杨绛那时不仅精通英语,还能说得一口流利的法语,她找来五种不同类型的英法译本,在仔细对照后发现,这些译本虽然翻译得不错,但都不能真实地反映出原著特有的风格。所以要想翻译《唐吉诃德》,最好的办法就是找到原著来读一遍。  当时,杨绛对西班牙语一窍不通,要想读懂原著,困难可想而知。然而,年近五旬的她做出了一个令所有人震惊的
对太阳雨的第一印象是这样子的。  幼年随母亲到芋田里采芋梗。突然,被一阵巨大震耳的雷声所惊动,那雷声来自远方的山上。  不久,乌云里哗哗洒下一阵大雨,雨势极大,大到数公里之外就听见噼啪之声。我站在田里被这阵雨的气势慑住了,看着远处的雨幕发呆,因为如此巨大的雷声、如此迅速集结的乌云、如此不可思议的澎湃之雨,是我第一次看见。  说是 “雨幕”一点也不错,那阵雨就像电影散场时拉起来的厚重黑幕,整齐地拉成
在 ABC 的早安美国节目上,主持人劳拉史宾塞公开嘲笑英国的乔治王子学习芭蕾这件事,史宾塞对着镜头意味深长地说:“我们看他能坚持多久……”节目播出后引起了人们的強烈回响。2019年8月26日,300名男性舞者聚集在纽约的时代广场,他们打出“人人可以跳芭蕾”“男性也可以跳舞”的标语。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习惯于男生和女生各有的模板,男性总是和力量、理科、冒险这样的词汇联系在一起,而女生在美丽、文科、温
她叫朱淑真,生于宋代,一个普通的仕宦之家,不显赫,却也殷实。她所生活的时代,恰逢南宋与金议和,社会渐趋稳定。自幼冰雪聪慧,博通经史,能文善画,精晓音律,尤工诗词。按说这样一位才貌双全的民间才女,应该有幸福美满的一生,就算不华丽,也应该平凡简单。可她短暂的一生却是如此的难尽人意,情场失欢,最后抱恨幽栖而终。她是一朵傲世的黄花,却开不出那片叫爱情的花瓣。一生为情所牵,却不知一生到底交付给了谁,一朵花,
上下五千年,有无数的文人骚客都对夜空中的那轮明月情有独钟,他们有的用自己手中的画笔把明月绘在宣纸之上,有的吟诗作词来描写明月。明月之所以受到古往今来无数人的喜爱,是因为明月是远在他乡的游子与远方亲人唯一的联系,它给予了游子一种莫大的关怀,以及心灵上的一种安慰。  古人如此,我又何尝不是呢?每当明月升空的时候,我心中的一丝惆怅也随即飞向远方,明月仿佛在与我谈心,它似我的老师,更似一名与我交心的知己。
【话题分析】  自然是人類的栖身之所,是人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一鸟一兽,有的带给人们美的享受,有的带给人们哲理的思索,而且,生态环境和人类的关系,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所以,在中考作文中,将“自然类”话题作为作文命题的一项内容,这是很有前瞻性的,也是很接地气的。  纵观近年来全国各地的中考作文命题,有些省市的中考作文命题早已经关注“自然”了。比如2017年的中考作文命题中,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