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洛酮治疗急性脑血管病的临床观察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zxhzx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本研究旨在对纳洛酮治疗急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效果展开观察和探讨.方法 取我科自2011年6月以来收治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74例,将他们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37例患者采取常规治疗,视为对照组;另外37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用纳洛酮注射液治疗,视为实验组.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并比较.结果 实验组有效35例,总有效率达到94.6%;对照组有效27例,总有效率达到73.0%,其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纳洛酮治疗急性脑血管病效果明显,能显著改善并稳定患者病情,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其他文献
目录:总结了126例老年病人营养不良的发生原因及营养支持情况,以期探索满足老年病人的营养需求的方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方法:对126例老年病人营养不良的情况进行分析
在稳定的Na2SiO3电解液体系中对ZAlSi12Cu2Mgl进行微弧氧化,研究了电解液中稀土Ce的质量浓度对电解液电导率、微弧氧化过程中正/负向电流及微弧氧化层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
介绍了一种数据记录仪设计方法,以C8051F340为主控芯片,SJA1000为CAN控制器,CTM1050为CAN 收发器,CF卡为存储介质,给出了其硬件原理图以及软件设计流程.结合某小型无人机为背
利用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可扩展标记语言)开发技术,开发了一个经济实用的图书资料计算机管理系统,提出了管理系统建设的目标,并进行了详细的系统需求分析,阐述
本文利用EBSD和EDS对不锈钢部件的点腐蚀进行了失效分析。通过EBSD对样品弯曲部位沿横断面的应变及织构的分析发现,部件在加工过程中造成了局部的织构变化,弯曲部位内表面主
轧钢厂对轧辊每次换辊周期内的磨损量进行评估,进而建立一套完整的轧辊磨损量评估体系,对于降低吨钢辊耗、延长换辊周期、提高轧机效能,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利用
目的:探讨“导乐”分娩护理模式与常规分娩护理模式在助产过程中的应用比较。方法:选择孕周在37~42周初产妇,年龄为20~34周岁,同时排除产妇产道产力异常,排除巨大儿、生长受限儿等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对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98例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措施。结果:通过积极有效的救护措施,安全的搬运、转运技术,能有效降低脑血管
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正在加快,并以年均3%的速度增长.医疗技术和医疗设备不断改进,随着护理学的进一步发展,对老年患者的护理工作不再是单一的操作流程,临床工作中更注重"以人
吸入性肺炎是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常见的症状,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护理,患者可发生吸入性肺炎、脱水和营养不良免疫力下降等一系列并发症,导致脑卒中预后不良,严重者可因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