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教学应用于小学科学教育中的策略分析

来源 :天津教育·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dbeigh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是一门实践性的学科,利用科学知识,能够解决我们生活中的许多问题。通过科学发明,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便捷、舒适。在基础教育阶段,教师应培养学生从小形成正确的科学学习意识,认识科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以便在未来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因此,有必要实施生活化的小学科学教学。本文将提出几点小学科学生活化教学的实施方法,为教师们提供参考。
  自素质教育实施以来,我国基础教育的根本目标不再是让学生在考试中获得高分,而是为了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增强他们的学科素养,获得未来社会发展所需的基本素质。相应的小学科学教学也需要加强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意识,认识到学习科学的重要作用。对于实施生活化的小学科学教学,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创设生活情境
  一些科学知识以理论的形式呈现出来,小学生是无法理解的,尽管这些科学现象在生活中十分常见,但對于他们的理解能力来说,无法将课本中的知识点与生活中的现象建立起联系。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知识点,多多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出发,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学习知识,这样效果更好,效率也更高。
  例如,在教学“温度与水的变化”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演示这样一个简单而又常见的现象:在盛有热水的杯子上盖住盖子,5分钟后将盖子拿下,发现内侧有许多水珠。学生们在生活中经常见到这样的现象,却没有思考过水珠是怎样从杯子里跑到瓶盖上的。在学生不得其解时,教师再举出这样的例子:当你在卫生间洗澡时,屋子里满是水蒸气,而且过一会就会有大滴的水从天花板落在你身上。同学们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有”,同时,相应的场景也在他们的脑海中浮现。当学生们的求知欲被激起时,教师再解释水遇热变成水蒸气,水蒸气在上升途中遇冷形成水珠的科学现象,此时学生对于这一抽象理论的理解已经顺理成章,也知道了这一理论在生活中的真实体现。
  开展生活化的教学活动
  仅仅在课堂上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还远远不够,科学教学还应当体现在实践当中。教师可以组织一些课内外的活动,让学生们获得实践的机会,在生活这个大课堂中学习。对于学生来说,课外实践活动是一次有趣的经历和体验,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加深他们对所学知识的印象。例如,在教学“动物”这一单元时,与其要求学生在课下去寻访、观察小动物,不如让他们自己饲养一只宠物、昆虫等,以便观察动物的生长过程和生活习性。以蚯蚓来说,它的体型较小,饲养方式简单,适合用于小学科学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获得一只小蚯蚓,教师提出问题:
  第一:触碰蚯蚓会发生何种反应?
  第二:蚯蚓没有脚,它是如何行走的?
  第三:将蚯蚓放入黑暗的盒子中,利用手电筒或手机等,向盒子中射入一道光,观察其向光性。通过让学生们在饲养过程中对动物进行观察,学生不仅能够结合实际现象准确地回答这些问题,还将得到许多意外的收获,这对学生的观察、总结、实践能力也是全面的一次锻炼。
  引入生活化的教学资料
  教材中的内容是有限的,教师应将其作为一种典型和示例,在此基础上多多搜集一些生活化的教学素材,开阔学生的眼界,从而以学生们更易理解的方式来论证教材中的理论。
  如在教学“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这一课时,除了需要指导学生在课堂上展开一次“咀嚼馒头”的实验外,还应普及以下知识点:馒头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在人体的消化道中能够消化淀粉的部分是口腔和小肠。口中的唾液含有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因此我们在咀嚼馒头时会感觉甜。学生没有想到,自己每天都进行的活动中竟藏有如此大的玄机,而这只有通过科学才能解释。通过这一课,相信学生们在增长知识之余,对于科学的学习积极性也会更加浓厚。
  布置生活化的科学作业
  作业是学生学习成果的检验,而检验生活化教学无疑需要在实践作业中才能得出成果。科学教材中有许多实践性的任务,如制作一个保温杯、设计制作小赛车、用纸造一座“桥”等。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在完成“环境和我们”这一单元的教学后,让学生设计一次“垃圾处理,环境保护”的活动方案,为学校或自己居住的小区提出合理化的垃圾处理建议,真正利用所学知识来改善生活,展现出科学教学的实践性作用。
  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科学这样一门具有实践性特点的学科来说,实施生活化的教学能够让学生真正将所学知识利用起来,造福社会及我们生活的家园,在未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栋梁之材。本文主要从创设生活情境、开展实践活动、引入生活化教学材料和布置实践任务四个方面入手,提出了小学科学的生活化教学建议,还需要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合作探究出更多有效的方法。
其他文献
问题导学法的重点是导学,重要的是问题的设计,目标是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问题教学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思考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问题导学法的内涵及特点  问题导学法是适用于初中数学教学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的内涵就是通过对数学问题的设置,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引导学生动脑思考,在不断地思考与探究中学习,完成
期刊
信息技术的发展背后凝聚着强大的价值诉求:平等、沟通、透明、快捷、共享、互动。信息技术的发展理念与互动理念是如此一致,这就为教师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互动提供了一个强大的技术支持。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如何发挥电子白板的交互功能以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互动,以下是笔者的几点经验。  利用电子白板的交互功能,创设有效互动的环境  电子白板有着强大的资源库,程序本身自带许多的交互程序,比如,SMART Noteboo
期刊
众所周知,在学校教学中不同的知识学科具有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所以在知识教学中要做到有针对性,尤其是在初中地理科目的教学中,由于地理知识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知识特点,如何选择更加高效的教学方法和设计具体的教学流程,是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智慧的考验。情景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就打破了传统讲授式教学模式师生分离、学生主体与具体教学内容分离的弊端,做到了将生动的教学形式、具体的知识内容与学
期刊
在当前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大背景下,我们小学数学教学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数学本身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要让小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愉快地掌握数学知识,就必须打造幽默有趣且充满活力的数学课堂。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和教学观察,目前的小学数学,大部分还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格局,下面谈谈我在课堂教学时,如何运用一些能调动学生兴趣,又不至于让学生听得枯燥乏味的“技巧”
期刊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所采用的教学资源比较单一,基本来源于教材和教参,而学生由于生活经验和学习经历都比较少,在学习过程中也很少积极主动地去开发新的学习资源。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应对不同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以改善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  通过实践活动开发语文教学资源  小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最终都是要应用于生活中,所以教师应将语文教学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开发出更
期刊
介绍了媒体资产管理的定义及功能,阐述了对于央企所属企事业单位电视台而言,实施媒体资产管理,可把握媒体工作的时代脉搏,规范工作流程;打破音像资讯传统存储方式,实现数字化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应当丰富课堂教学方式,创新教学理念,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與实践能力,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在课堂上予以教学突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构建高效课堂,就必须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使学生能够轻松愉悦地学习,充分发挥聪明
期刊
要想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除了让学生加大阅读量和强化训练外,还要针对学生在写作中存在的一些具体的实际问题,运用一些适合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措施与方法,指導学生写作,这样在教学中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一,学生在写作中存在人物形象刻画不丰满的问题。如学生这样写道:“老师走进了教室。”自然没有写出一个怎样的老师走进教室。针对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其方法是在人物出场时应从外貌、神态、动作等角度来刻画。上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