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验证运用程氏“通脱法”理论指导浮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优效性.方法:将150例CSA患者随机分为通脱法浮针组、通脱法针刺组、常规浮针组,每组50例.通脱法浮针组在“通脱法”理论指导下予浮针治疗,先在前臂背侧远端肌筋膜激发点(MTrP)行远端“通”法,再在颈部肌群MTrP行近端“脱”法;通脱法针刺组先循经远端取穴(内关、曲池、太冲、行间等)针刺,再在近端取风池、百会穴针刺;常规浮针组仅在颈部肌群MTrP行浮针治疗.各组均每日1次,3d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于治疗前后观察各组颈性眩晕症状与功
【机 构】
: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常州市中医医院针灸科,江苏常州213003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验证运用程氏“通脱法”理论指导浮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优效性.方法:将150例CSA患者随机分为通脱法浮针组、通脱法针刺组、常规浮针组,每组50例.通脱法浮针组在“通脱法”理论指导下予浮针治疗,先在前臂背侧远端肌筋膜激发点(MTrP)行远端“通”法,再在颈部肌群MTrP行近端“脱”法;通脱法针刺组先循经远端取穴(内关、曲池、太冲、行间等)针刺,再在近端取风池、百会穴针刺;常规浮针组仅在颈部肌群MTrP行浮针治疗.各组均每日1次,3d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于治疗前后观察各组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评分、椎动脉收缩期血流峰值流速(PSV)和阻力指数(RI).结果:治疗后,各组患者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评分、PSV均较治疗前升高(P<0.01),RI较治疗前降低(P< 0.01),且通脱法浮针组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评分、PSV高于其余两组(P< 0.01),RI低于其余两组(P<0.01).结论:“通脱法”理论指导浮针治疗CSA能改善患者的颈性眩晕症状及椎动脉血流状态,疗效优于“通脱法”针刺和常规浮针治疗.
其他文献
近些年,数字技术引发的社会和经济变革使其成为中国产业升级与未来发展的重要引擎,同时越来越多的企业希望通过数字化转型这一创新举措来获取新的竞争优势.但是,大多数企业领导者在这一过程中面临“两不着”的变革困境:一方面延伸的数字技术不能加强核心业务;另一方面,传统业务可能因转型急切而失去原先的优势.两者共同的结果都是整个组织变革失败.此外,数字技术本身具有的全球化、开放性和去中心化等特征也给企业领导的变革任务及其所需的能力带来了新的挑战.
某项对阻碍发挥领导力因素的研究分析,结果出乎意料,领导职位居然成为阻碍领导力发挥的因素之一.职位主要从三个方面影响着领导力的发挥,一是责任的迷失.担任领导职位意味着有动员团队解决难题的责任,但该责任常常被领导者忽略.二是权力的诱惑.权力是一个巨大的诱惑,容易让领导者忘记这些权力本来是领导力的资源,反而将权力和资源本身作为追求的目标.三是守旧的惯性.领导者倾向于提拔与自己相似的人,这样会造成各级管理者都是最高层管理者的翻版.
目的:观察项丛刺疗法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及呼吸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与大脑动脉血流和神经营养因子的关系.方法:将12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行常规吞咽康复治疗及呼吸功能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项丛刺疗法,取风池、天柱、完骨、廉泉、旁廉泉穴针刺,每日1次,并于金津、玉液点刺放血,隔日1次,两组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吞咽功能[洼田饮水试验评分、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评分、电视透视吞咽功能检查(VFSS)评分]、呼吸功能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