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组织工程神经移植体桥接坐骨神经损伤:存活时间及功能恢复的量化评估

来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re1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利用组织工程方法制备的神经组织替代物桥接大鼠坐骨神经缺损,观察移植体的存活时间和神经功能指数.方法:实验于2001-04/2003-01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神经外科颅脑创伤中心实验室完成.实验方法:利用神经轴索可以体外机械拉长的特性,将背根神经节神经元和拉长的轴索经凝胶处理后,一并卷入可吸收的聚乙醇酸导管内,制备出具有生物学活性的组织工程神经移植体.选用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10只.建立大鼠坐骨神经损伤模型,组织工程替代物移植组将长约12 mm的组织工程神经移植体桥接于坐骨神经缺损处;自体神经移植组将切除的坐骨神经近远端调转后重新缝合回缺损处;损伤模型组切除神经后无修复;对照组未造成损伤.实验评估:术后15周,分别对各组大鼠进行行为学评估,比较坐骨神经功能指数,其绝对数值与坐骨神经功能呈负相关.术后16周,处死动物前检测坐骨神经的传导速度,处死动物后行病理学检查,坐骨神经标本切片分别行苏木精-伊红、降钙素基因相关的缩氨酸抗体(背根神经节神经元标记物)、神经丝蛋白和髓鞘染色.结果:40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失.①术后15周,损伤模型组大鼠的坐骨神经功能指数绝对值高于组织工程替代物移植组和自体神经移植组(-94.3±2.55,-80.0±1.2,-82.7±2.7,P<0.05),两移植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大鼠的坐骨神经功能指数为(-6.08±1.6),其绝对值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②术后16周,对照组、组织工程替代物移植组、自体神经移植组大鼠的坐骨神经传导速度分别为(51.2±3.1,12.4±2.3,12.0±2.5)m/s,损伤模型组无动作电位引出,对照组大鼠的坐骨神经传导速度高于其他各组(P<0.01),两移植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术后16周,自体神经移植组和替代物移植组中,大体检查可见相对正常的神经组织通过缺损区,聚乙醇酸导管基本已完全吸收.苏木精-伊红染色在替代物移植组大鼠的损伤区内发现大量的神经元细胞,降钙素基因相关的缩氨酸抗体和神经丝蛋白双重免疫组织荧光化学检查证实为背根神经节神经元.髓鞘染色可见缺损区内大量髓鞘包裹的轴突.结论:组织工程制备的神经组织替代物能够在移植受体内长期存活,并与受体神经结合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在修复神经缺损、促进功能恢复方面与自体神经具有近似的能力.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对单一性低促性腺激素型性腺功能减退症(IHH)患者脂联素与睾酮水平的关系。方法通过分析临床资料及激素测定、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发试验确诊IHH,检测23例IHH患者和
目的 :研究乳腺癌C -erbB - 2与ER、PR表达的相互关系。方法 :免疫组化SP法检测 5 8例乳腺癌C -erbB - 2癌基因产物、雌激素受体 (ER)和孕激素受体 (PR)的表达。结果 :在分化
目的 研究水蛭渗滤液对酪氨酸蛋白激酶(PTK)介导的牛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跨膜信号转导途径的影响.方法 (1)MTT比色法筛选促牛RPE细胞增殖作用最强的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
目的探讨二尖瓣狭窄(MS)并中度反流(MR)患者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PBMV)近远期疗效.方法采用Inoue单球囊对42例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并中度反流患者行PAMV治疗.结果二尖瓣口面积
目的:通过与同类型的剖腹手术比较,研究腹腔镜手术对老年患者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分别测定8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老年患者术前、术后24、72 h和7 d的白细胞总数、
目的制备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观察免疫学特性.方法通过已二酸二肼(ADH),将纯化的荚膜多糖抗原与破伤风类毒素(TT)蛋白共价结合,制备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物.以2.5μg多糖
目的介绍经内镜下斜坡脊索瘤切除的手术方法,探讨内镜在下斜坡脊索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例下斜坡脊索瘤,均采取内镜引导下经口.咽后壁入路进行肿瘤切除。结果术后 MRI
目的探讨凝血酶敏感蛋-1(TSP-1)、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微血管密度(MVD)在判断骨肉瘤患者复发转移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5例骨肉瘤手术切除标本的VE
目的 :探讨氨茶碱对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运动耐力及其气体交换的影响。方法 :临床稳定期COPD患者 2 5例分别于氨茶碱 0 .2 5g静脉推注前后作极量运动试验 ,并用能量代谢仪
目的:研究酸味中药复方对糖尿病大鼠代谢的影响。方法:观察该方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的体重、进食及饮水量、血糖、血脂以及血浆终末糖化产物的影响。结果:酸味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