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颜氏家训》的现代价值

来源 :大陆桥视野·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hiahong9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颜氏家训》是南北朝著名文人颜之推的名作,作为中国传统社会的典范教材,《颜氏家训》直接开后世“家训”之先河,被南宋藏书家陈振孙誉为“古今家训之祖”,颜之推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状况做了深入细致地分析,强调教育体系应与儒学为核心,尤其注重对孩子的早期教育,并阐述了很多教学理论与教育方法。他的许多教育理论在今天看来仍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颜氏家训;价值;思想;智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颜氏家训》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吸收其中的优秀思想,古为今用,是有重要意义的。
  一、《颜氏家训》的家庭教育思想
  《序致》是全书的序文,颜之推首先说明写作此书的目的是“整齐门内,提撕子孙”,也就是整顿门户家风,教导子孙后代,这当然是出于他对于自己士族家庭出身的使命感,他希望子孙能扬名立世,不辱门风。然后,颜之推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说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颜之推九岁的时候,父亲去世了,他的哥哥辛辛苦苦地抚养他,但是,哥哥待他宽厚有余,严厉不足,他养成了说话随意,不讲仪表的坏习惯。到了十八九岁的时候,开始懂得要磨练自己的品行了,但是长期以来形成的坏习惯也很难马上纠正过来。他觉得自己幼年没有接受严格的教育,才导致成年之后的窘境,为了避免儿孙重蹈覆辙,他就写了这二十篇家训,作为儿孙的鉴戒。
  父母是子女教育的第一责任人,《教子》篇是颜之推基于儒家经典而阐发的对于子女教育的看法。他根据《论语》中谈到的“唯上智下愚不移”把人的天赋秉性分为三等,认为绝大多数属于中等天分的,应该尽早严加教育。他重申《礼记》中的胎教之法:在怀孕三个月的时候,母亲就要搬到单独的房间,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到了孩提时代,就要对孩子进行孝、仁、礼、义的教育。至于教育孩子的具体方法,他认为父亲应该保持威严,甚至不要亲自教导孩子,这就像《孟子》里说的一样:“古者易子而教之,父子之间不责善。”颜之推希望父母能教育孩子形成清白自守的人格,不能为了私欲,教育孩子谄媚权贵。
  兄弟关系是儒家传统伦理中所谓的“五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兄弟是一母所生,同气连枝,拥有共同的成长经历,感情深厚,兄弟长大各自成家之后,应该还继续保持密切的关系,而不应该渐渐疏远。颜之推还认为,相对于兄弟关系,夫妻关系应该让位,夫妻关系对兄弟关系的破坏,就像麻雀、老鼠、风雨对房屋的损害,不可不防。这可见中国传统伦理和西方基督教伦理的差异。在基督教伦理中,一贯是把夫妻关系放在首位的,《圣经》甚至称呼夫妻关系为骨肉关系。而中国的宗法制度更重视家族利益,兄弟关系就更为重要。
  续娶是一种很常见的家庭现象,由于人性中固有的自私的弱点,续娶往往会造成父子关系被挑拨离间,前妻的孩子被继母虐待。所以,颜之推认为续娶一定要慎之又慎,最好能像曾参这类先贤一样,不再续弦,以免发生骨肉离间的家庭悲剧。《终制》是他对于自己身后事的安排。就儒家传统而言,本来是讲究厚葬的,但颜之推的观念十分通达,要求丧事一切从简。颜之推在身后事上,也是尽量为子孙考虑,不希望增加子孙负担,只希望他们能传承家风,扬名于世,体现了一个忠厚长者对于儿孙后代的殷切希望
  二、《颜氏家训》的学习思想
  颜之推认为:圣贤难得,一旦遇到圣贤,应该尽量亲近,以便得到圣贤的熏陶感染,潜移默化,这就是孔子说的与善人住在一起,就像进入种植香草的房间,时间一长,自己也变得芬芳起来。另外,颜之推对于世人“贵耳贱目,重遥轻近”提出批评,并举例说,鲁国人常常轻蔑地称孔子为“东家丘”,虞国的宫之奇因为和国君从小就很亲近,国君就不采纳他的意见导致亡国。颜之推还强调不能窃取他人的思想成果,他说:“窃人之财,刑辟之所处;窃人之美,鬼神之所责。”这种思想,就类似于现代所提倡的知识产权保护,显得非常超前。
  颜之推首先开宗明义强调学习的重要性:自古以来,连圣明帝王,都要勤奋学习,何况平民百姓呢?他旗帜鲜明地提出“人生在世,会当有业”的观点,对于那些饱食终日、无所事事的人表示鄙夷。尤其值得让人警醒的是那些梁朝贵族子弟的遭遇:他们仗着自己的门第,养尊处优,不学无术,一旦遇上朝廷鼎革,这种没有本领的贵族子弟就暴露了腐朽无能的本质,在乱世颠沛流离,最后抛尸在荒郊野外。
  至于学习的目的,颜之推认为是开启心智,以利于人自身的行动。通过学习圣贤的方式,见贤思齐,改掉偏离道德规范的行为。但是,有些读书人只知空谈,不能务实,只知道吟咏歌唱,谈笑戏谑,对于军国大事则束手无策,这种人是应该被嘲讽的。
  在学习问题上,颜之推认为:人必须专门学习某一项技能,通过长时间的勤修苦练才能达到登峰造极、出神入化的境界。而那些本来天资很好的人,往往因为精神散漫,不能潜心学习一门专一的学问,往往很难在某个特定领域达到高深的造诣。从文字学的角度来看,“習”这个字,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数飞也。数所角切。《月令》:‘鹰乃学习’。引伸之义为习孰。”小鹰是通过长时间的反复练习才能娴熟掌握飞行的本领的。这个道理是中国古人在日常生活中总结出的经验,而在注重实验研究的西方世界,他们的研究结果也证实了这个经验。美国作家马尔科姆·格拉德韦尔在他的著作《异类》中提出其“一万小时定律”,就是不管你做什么事情,只要坚持一万小时,基本上都可以成为该领域的专家。
  三、《颜氏家训》的处世智慧
  《风操》篇是讲述士大夫应该遵循的礼仪,颜之推非常喜好《礼记》,在《北齐书》中就说他“虚谈非其所好,还习《礼》、《传》。”有这样的知识基础,他就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对南北朝时期的礼仪风尚做全面的记录。《名实》篇谈名与实的关系,名实之辨先秦时代就有,《庄子》就认为:“名者,实之宾也。”颜之推的看法与庄子相似,他认为名与实的关系就像形体和影子的关系,名是由实决定的。所以,他反对那种不注重修身而沽名钓誉的做法。《涉务》篇是教导儿孙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而不是只知道清谈玄理,弹琴练字,白白浪费君主的俸禄爵位。颜之推指出:文士最大的问题就是喜欢激扬文字,品评古今,但是一牵涉到实事,往往都束手无策。在做官的问题上,颜之推恳切教导子孙:侍奉君主应该各司其职,不要越出自己的职权范围,如果越权向君主上书言事,就是朝廷罪人。《止足》篇是颜之推基于儒家经典和颜氏祖训,结合自己的人生阅历,对子孙提出的告诫。《诫兵》主要是告诫子孙不要参加军事斗争,以免招来灾祸。颜之推追述了颜氏家族的家学传统,世代都是以儒学为传家之业。对于道教提倡的修仙之術,颜之推很理性地看待。
  综上所述,《颜氏家训》称得上是传统思想文化中不可忽视的源泉之一,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创新发扬其生命力和影响力。习近平总书记传统文化观指出,传统文化思想体系博大精深,深入人们的灵魂,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前进的力量和方法,“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作为一个基层文化工作者,结合当前文化发展实际,将优秀传统思想文化全方位有机运用于文化改革发展的深层次领域,是我们要一直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颜氏家训》学习策略研究[D].范岚.中南大学2013
  [2]《颜氏家训》家庭美德思想及其价值[D].罗乐.南华大学2014
其他文献
追求该利润和实现企业盈利能力是企业资本运营的基本目标,在当前资本市场环境下,市场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衍生出更多资本运营方法来提升企业价值资本运营最大化.冰川网络经营的
摘要:文章从体育用品产业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出发,就问题展开深入分析,并且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指明方向。  关键词:电子商务;体育;产业  中图分类号:F71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6-0-01  在当前的商业环境中,随着计算机网络的不断发展,电子商务开始登上历史舞台。这种电子商务的繁荣和兴盛,一方面推动着我国的商业经济进一步发展,另一个方面也从一个侧面使得
期刊
“食于学堂兮,油光无处鉴.食于府衙兮,正襟危坐紧.食于市井兮,君可安心啖?食于家宅兮,狼藉谁人理.吾第五食堂,可为君分忧.自此邻里悦,无间更相亲.”意思是学校食堂没油水,单
著名文学家托尔斯泰曾经说过这样的一句话:“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们的兴趣。”我国著名教育家孔子也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期刊
<正>市政公用设施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及经济社会发展,对于保障城市正常运行、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具有重要作用,主要包括城市供水、燃
长期以来,由于仪器设备购置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仪器设备无偿使用,造成部门之间争设备,互相攀比。某些部门领导片面追求“小而全”的思想,片面追求仪器设备的高、精
期刊
开征碳税,旨在控制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实现能源的节约使用.这对于我国的环境保护、经济发展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提出了开征碳税的目标和原则,并对税
电子商务是非常注重实践的一门学科,电子商务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中从课程实践模块化到专业实践的系统化,实践内容多而广。如何设计出一个有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本文从电子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