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中创设情境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UCH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根据建构主义者利用一定的情境优化学生认知结构的理论,从利用学生生活经验、趣味性的演示实验、丰富的多媒体素材和精彩的故事四个方面谈如何创设情境.
  关键词:创设情境 认知结构 兴趣 理解物理问题
  建构主义者认为,学习是个体在一定的情境中利用已有的经验去同化当前新的知识,实现认知结构的改造和重组,主动完成对知识的建构过程.所以,如果课堂中能适时地创设生动、形象和丰富有趣的教学情境,一定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学生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但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没有重视情境教学,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再加上内容比较抽象,使许多学生对知识的建构较困难.由此可见,在课堂中进行情境教学非常必要.下面本人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教学中创设情境教学的做法.
  一、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情境,建立生活与物理教
  学内容的联系
   学习物理离不开生活,新课标要求学生能“从生活走向物理”.根据这一理念和学生的认知结构特点,教学时要善于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教学情境,这样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促使学生结合已有的经验发现问题,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带着好奇和思索进入到物理学习中去,进而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和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例如,在讲“运动的相对性”时,我是这样引入课题的:同学们,你们有过这样的体验吗?两列火车并排停在轨道上,当你坐在车厢里看另一列火车时,你觉得自己的火车开始缓缓地前进了,但是“驶过”对面火车的车尾时,你才发现你乘坐的火车还停着,实际上是对面的火车开出去.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错觉呢?在学生的疑惑中引入“相对运动”的学习.
  又如,在讲“摩擦力”时,我是通过例举生活中与摩擦有关的现象引入课题的.如:让学生思考汽车在雪地上行驶易
  
  
  打滑很难行走,而给轮胎缠上铁链就能前进自如;杯子盖沾了水很难拧开,而用布裹住就容易拧开;生锈的铁锁打不开,当加了几滴油后就可以打开了;运动员赛跑时要穿着带有铁钉的跑鞋等,这是什么原因呢?这些现象都和我们这一节课要学习的摩擦力有关,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
  二、利用趣味性的演示实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
  心和求知欲
  物理实验本身就是一个较好的情境,初中学生对新事物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如果在教学中让学生亲眼看一些有趣的物理实验现象,为学生提供丰富形象的感性认识,定能引起学生认知的冲突,从而激发他们探究的欲望,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
  例如,在讲“光的折射”时,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将一枚硬币放在碗的底部,然后用实物投影仪的镜头对准空碗,调整镜头使硬币反射的光线刚好不能进入镜头.现在问学生能不能看到碗的底部?学生回答:不能.然后将水慢慢倒入碗中,全班同学在座位上通过屏幕突然清楚地看到碗底逐渐露出一枚硬币.学生在惊诧中感受到实验的神奇,不仅培养了学生浓厚的物理学习兴趣,使学习变的愉快,而且能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新知.
  又如,在讲“气体的压强”时,我给学生做这样一个实验:先用大试管装一些水,再将小试管的底部刚放入大试管的水中,然后问学生:如果我将它们倒过来,手拿住大试管,小试管会怎样?学生回答:小试管掉下来.在实验时学生惊奇地看到小试管没有掉下来,反而往上运动.这时老师请同学们利用所学过的知识解释原因,大家都主动积极思考问题,同时也加深了对大气压强知识的理解.
  三、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化解疑难,便于学生对知识
  的建构
  中学物理教材中有些规律或概念是比较抽象的,即使做实验得出结论或展示模型,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还是模糊不透彻的.而通过多媒体能将抽象、微观和快速变化的现象变的形象、宏观和放慢动作,因此我们在做实验或展示模型时,如能结合多媒体技术将帮助学生对问题的理解.
  例如,在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时,通过实验能得出结论,但对于理解规律仍然有一部分学生较困难.那么这时如果能在结合flash课件动态地显示导线中电流的路径,学生就可以清晰地看到在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大小是一样的.而在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分别流到了各支路,所以干路中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电流之和.因此多媒体能将抽象的物理内容形象化,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建立起一个串、并联电路的电流分配模型,而且有利于学生掌握物理知识.
  物理中还有一些实验现象是瞬时变化不易观察的.
  例如,在讲“直流电动机”时,要想让学生明白通电线圈在磁场中的受力情况和电流在线圈中的变化情况.如果只是做电动机通电的实验,由于线圈转动比较快,学生是根本看不到线圈在磁场里的转动情况,以及换向器是怎样改变线圈中电流方向的.如果只拿电动机模型给学生解释说明,他们对线圈转动一周没有一个连贯的动态认识.而多媒体不仅可以实现对瞬时变化的现象的可控性和分解性,放慢动作,动画显示电流在线圈中的路径、方向和线圈的受力情况,又可以看到线圈在磁场中转动的连贯动作.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电动机的基本原理,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四、利用故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精彩的故事能引人入胜,在教学中如果能利用与物理知识有关的科学家故事或充满新奇的生活趣闻创设教学情境,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帮助学生从故事中进一步学习科学家的探索精神,以及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讲“电磁感应”时,为了让学生加深对电磁感应的认识,我就引入了物理学家科拉顿在实验室“跑”失良机的故事:科拉顿在做“电磁感应”实验时,是用一个小磁针来检查电路中是否有电流产生.他想把磁铁插入线圈时,如果有电流产生这时小磁针会偏转,但插入的磁铁也会对小磁针产生影响.于是他把磁铁插入线圈的这部分实验和电流对小磁针作用的实验放在两个房间,中间用长导线连接.实验时,科拉顿先将一块磁铁插入线圈,然后迅速跑向另一个房间,观察小磁针是否偏转.这时问学生如果小磁针偏转科拉顿能看到吗?学生回答:不能.在听了这个故事后学生都为科拉顿惋惜,在惋惜之余他们也加深了对电磁感应的理解,同时也想到法拉第能发现“磁生电”现象的过程来之不易.
  又如,在学过“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后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支探险队到南极去考察,在一个孤岛上,他们的打火器和火柴都找不到了,那么他们即将面临的是寒冷、饥饿和死亡的威胁.这时一个聪明的队员找到一块冰,把冰磨成凸透镜形状,对准太阳点燃了引火物,挽救了这支探险队的生命.在听了用冰取火的有趣故事后,许多学生就想以后如果自己遇到困难就要多动脑想办法.通过这个故事,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的理解和主动学习物理的积极倾向,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总之,在物理课堂中创设情境能使教学内容丰富多彩,能激发学生获取物理知识的欲望,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但创设的教学情境应符合学生认知结构的特点,应根据教学内容恰当地选择生动、形象和丰富有趣味的情境,尽可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去,从而实现高效的物理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张成国.新课程理念下的情境驱动与物理课堂教学研究.华东师大教育硕士论文, 2008年.
  [2]贾书院.合理创设教学情境 营造活力物理课堂.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11年5月.
其他文献
摘要:文章通过加强变压器运行方式的管理、调整负载和提高功率因数等措施,从而降低了变压器运行费用的支出。  关键词:变压器;经济运行;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M4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12)11-0149-02     电力是现代工业的基本能源,电费占工厂外购能源费用的绝大部分或相当大部分。了解用电计费的构成,掌握本单位供用电设备的基本技术性能,精心安排工厂供用电
“受托责任”作为一种思想,在西方已形成一个学派,即受托责任学派,其代表人物有井尻雄士(YujiIjiri)、恩里斯特·帕罗科(E·J·Parlock)等。该学派在发展过程中与决策有用学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噪声的测量方法与场地、发动机降噪采取的主要措施以及东安系列发动机降噪的方法与过程。  关键词: 声级;分贝;噪声源    绪论    在我国由于汽车的数量、品种和用途不断的增加,汽车噪声已成为影响人们生活环境质量的重要污染源,欧美日等一些发达国家都已颁布了汽车的噪声法规,规定了汽车噪声的限值和测试规范。  随着汽车工业的技术进步,我国对整车的噪声控制加严,于2002年颁布了《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与发展,我国的会计制度也随之发生了一系列的新变革,因此我国事业单位的会计发展方向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事业单位会计是指在事业单位中,将其实
城乡发展差距不断扩大是各类矛盾中最为突出的,其他许多矛盾如区域发展差距等,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城乡发展差距的反映。因为中西部的发展落后于沿海地区,主要体现在中西部的农
摘要:21世纪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的快速发展,对人类社会贮存与传递信息和知识的机构及图书馆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向读者提供智能化的信息存取途径,多种传播媒介物的综合信息系统服务是信息时代对图书馆的新要求。学习新技术,探索新使命,提升读者服务技能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信息组织与知识导航是新时期图书馆工作者应具备的业务技能。  关键词:知识组织;信息导航;探索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新出台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财会【2012】21号文对行政事业单位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以行政事业单
摘要: 笔者结合实践,分析探讨了路桥过渡段软基的常见质量问题,同时根据国家建筑质量的相关标准,提出了路桥过渡段软基质量控制的设计和施工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 路桥过渡段软基;质量控制;施工    前言: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的高速公路的建设日新月异,与此同时,国家对高速公路建设的标准和要求越来越高。高速公路的安全舒适已经成为大势所趋。但在实践的过程中,人我们发现在路桥过渡段软基常常出现
旅游地理向学生展示了世界各地的名山大川以及风土人情,它是一门具有重要美学教学价值的课程,因此,教师在教授旅游地理课时,也要适当加强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本文将探析旅
摘要: 本文从实际工作中发现的问题着手,说明高层建筑消防电梯在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几个方面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合理的对策。  关键词: 高层建筑;消防电梯;防排烟    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高层建筑应运而生,消防电梯也愈来愈多地应用到高层建筑的消防设计中。然而,有些单位为了节约资金,在工程设计中只设计了客梯,有的因为设计资质低,消防电梯没有合理进行设计,这样 一旦发生火灾时,消防电梯将不能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