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瑞巴林治疗放射性臂丛神经痛的疗效研究

来源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and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估普瑞巴林治疗放射性臂丛神经痛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将45例确诊放射性臂丛神经损伤伴单侧或双侧中度以上疼痛的患者,根据用药情况分成治疗组(普瑞巴林+神经营养药物)和对照组(神经营养药物)。普瑞巴林治疗方案为口服,150~600 mg/d,疗程12周。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神经病理性疼痛症状量表(NPSI)对疗效进行评估,以应答率(与基线相比,疼痛量表减分率达到30%~50%的患者比例)作为主要疗效终点。

结果

治疗组应答率(36.4%)高于对照组(9.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8,P<0.05)。治疗组神经病理性疼痛症状量表(NPSI)、患者总体变化印象(PGIC),及睡眠评分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2、-5.65、-6.16,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HADS-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普瑞巴林联合常规神经营养药物治疗对放射性臂丛神经损伤疼痛症状有较好的疗效,并能改善患者各种性质的疼痛、患者总体变化印象及睡眠障碍等,入组患者能够较好地耐受普瑞巴林,无严重的不良反应事件发生。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术后放疗对局部晚期伴微乳头型肺腺癌(MPPAC)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根治性切除术后,经病理诊断为MPPAC的45例pN2-3期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行放射治疗分为放疗组和未放疗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及总生存和无病生存情况。结果全组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为19.8个月,1年及2年总生存率分
鹤岗矿务局峻德煤矿于 1 981年投产 ,设计能力为 1 50万 t/ a,目前有六个生产采区 ,其中一个水采区 ,其它均为旱采区 ,是鹤岗矿务局乃至黑龙省煤炭系统唯一拥有水力采煤生产
目的通过检测子宫腺肌病患者子宫内膜-肌层交界区平滑肌细胞中一氧化氮 (NO) 的表达水平,探讨NO与子宫内膜-肌层交界区平滑肌收缩功能异常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2至7月,因子宫腺肌病于北京妇产医院妇科微创中心行子宫全切术的患者23例作为子宫腺肌病组;选取同期因子宫颈癌或卵巢癌行子宫全切术的患者16例作为对照组。获取每例标本子宫内膜-肌层交界区组织,保留组织块的同时对该区平滑肌细胞进行分离及原代
卫星图像在拍摄过程中,由于云雾等因素影响,导致影像的亮度增加,目标影像对比度和分辨率下降。针对薄云薄雾对卫星图像的影响,提出目标影像的自适应增强算法。实验表明,该算法具有较强的自适应性,提高了薄云薄雾影响下的目标影像的对比度,恢复了该区域的亮度,同时,保持了薄云薄雾影响弱的区域的对比度和亮度,达到了目标影像自适应增强的目的。
目的 研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滴菌素A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小鼠辅助性T细胞(Th)1和Th17细胞分化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雄性DBA/1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CIA模型组、滴菌素A组、正常对照组.免疫后第35天处死小鼠,检测小鼠足爪炎症的肿胀程度,病理切片观察炎症变化,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脾淋巴细胞对胶原的增殖反应,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小鼠I FN-γ、IL
目的精确测算肺肿瘤立体定向消融放疗(stereotactic ablative radiotherapy, SABR)过程中瘤体的变化规律,优化SABR计划。方法2011年10月至2014年10月,采集在河南省肿瘤医院放疗科接受SABR的66例早期肺癌和寡转移癌患者(共71枚肿瘤)的定位CT和验证CT图像,以首次治疗前肿瘤体积为基线,分别测算分次间肿瘤体积变化,用广义估计方程分析瘤体变化趋势。等效
肿瘤坏死因子样配体1A(FNF-like ligand l aberrance,TL1A)也称血管内皮生长抑制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inhibitor,VEGI),属于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tumor necrosis factor superfamily,TNFSF)成员15的一个免疫分子.它有2 种受体,死亡受体3 (death receptor 3,DR
期刊
髌骨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关节内骨折,常由于直接或间接暴力造成,可分为横断、粉碎、纵形和撕脱型骨折.目前治疗方法较多.1999年至2005年应用粗丝线荷包缝合法治疗髌骨粉碎性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