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例妊娠合并艾森曼格综合征剖宫产麻醉管理经验

来源 :心肺血管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dy_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总结妊娠合并艾森曼格综合征孕妇剖宫产术中麻醉管理经验。方法:妊娠合并艾森曼格综合征患者20例。患者平均年龄(25.7±4.6)岁,平均孕周(25.0±8.8)w,术前肺动脉收缩压(systolic pulmonary artery pressure,SPAP)(105.8±26.6)mmHg(1 mmHg=0.133 kPa),氧分压(PO2)(43.0±16.1)mmHg。20例患者入院后均进行了剖宫产术。所有患者术中均行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连续硬膜外麻醉遵循缓慢、分次给药、逐渐扩散平面的原则。全身麻醉在切皮前诱导,尽量缩短麻醉开始与胎儿娩出之间的时间间隔。术中严格控制液体入量及催产素用量,采用辅助措施减少回心血量骤然增加,酌情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维持体循环阻力、降低肺血管阻力。所有患者术后均转入重症监护室(surgery intensive care unit,SICU)继续治疗。结果:15例患者行连续硬膜外麻醉,5例行全身麻醉。术中血流动力学波动主要在全身麻醉诱导阶段、连续硬膜外麻醉起效阶段及胎儿娩出前后较明显,表现为体循环血压下降、肺动脉压增加、血氧饱和度下降,其余时间多数患者较平稳。4例患者于术后2~13 d因肺动脉高压危象、多器官功能衰竭、肺部感染等死亡,术后1个月病死率为20%,其余均恢复出院。结论:剖宫产围术期是妊娠合并艾森曼格综合征患者发生心力衰竭、肺动脉高压危象甚至死亡的高危时期。持续进行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可以较好地了解患者循环状况,指导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及术中容量治疗。在辅助措施协助下硬膜外麻醉是较合适的选择。提高风险认识,做好术中麻醉管理,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环节。
其他文献
随着市场经济不断深入发展,竞争的不断加剧,企业并购成为我国经济活动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现象.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在企业并购中如何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本文对两种常用的方法进行了利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和无线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媒体行业也受到了互联网技术的冲击,通过报刊杂志等纸质媒体向用户提供新闻资讯的方式已呈现出诸多问题,例如携带不便,更新
在"采缛于正始,力柔于建安",以"三张二陆两潘一左"为代表的太康文学时期,左思是和时代风气不同的一位诗人,现存诗十四首、赋三篇,其诗作特征被誉为"左思风力"。本文拟分别从
探讨彩色超声在胰腺癌、肿块型胰腺炎中的诊断价值。2015年1月—2018年8月,胰腺癌36例,肿块型胰腺炎45例,分析两者间彩超影像图像差异。结果显示,胰腺癌病灶后方回声增强、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