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当提倡的插曲与终曲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yfj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人们在思考学生拓展学习的相关问题,也在一定的基础上进行积极意义的实践,注重探讨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拓展问题。本文所作出的相关探讨虽然多在具体的实践层面,但仍然值得人们借鉴。
  关键词: 阅读教学 有效拓展 初中语文
  笔者任教初中语文教学多年,深感学生阅读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的阅读感悟,需要学生做好前置性的学习,为课堂中的阅读感悟奠定基础。更需要学生进行有效的拓展性学习,为未来奠定完美的且充满幸福的人生精神力量的基础。笔者就引领学生进行语文阅读学习阐述有效拓展的思考和实践,权且抛砖引玉。
  一、阅读教学的有效拓展需循着教材文本的脉络
  拓展是学生阅读教材文本基础上的拓展,而不是无任何原则和基础意义上的拓展。无原则和基础意义上的拓展对于学生的学习将会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就要求语文教学的拓展性学习必须建筑在阅读教材文本的基础上,这才可以实现初中学生有效拓展性的学习。如教学《列子》中的《愚公移山》时,这是一篇充满哲理的故事,从文本看愚公的决心可谓大矣,愚公真能“子子孙孙无穷匮矣”,铲除太行、王屋?应当说是永远不可能的,时代在变迁,地貌也极有可能发生这样那样的变化,愚公之子子孙孙的思想不可能就与其发生心理上的共鸣。但就是这样一篇文章,一代伟人毛泽东在上个世纪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初始阶段引用了它,给中国人民以深刻的启示:要取得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就必须不怕困难,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学习《愚公移山》,笔者让学生做出拓展性学习,结合自己的见闻或者就是亲身经历,说说愚公移山所说明道理的正确性。学生们进行比较理想的拓展性学习,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料,如从上世纪的“红旗渠”的开挖成功去说明,只要人心齐,就没有人们所办不成的事情。他们利用一切自己经历过的事情,感悟作品说明的道理。他们从自己和他人所获取的成功发现那坚持不懈所具有的无穷威力。他们还从《愚公移山》的学习中,表达对未来所从事一切的决心,一切都不完全依赖自己的智慧,需以坚持不懈的精神配合。经过诸如此类的阅读拓展,比较有效地提高了初中学习阅读学习的精神力量。
  二、阅读教学的有效拓展需循着社会发展的趋势
  语文教学不能仅顾其工具性,应当思考其人文性。初中阅读教学应当在让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的基础上,促进一个个学生的精神成长。让阅读教学成为学生精神成长的理想途径,需要让学生汲取到教材文本的精神食粮,是我们赖于教材的理想途径。但完全赖于教材,形成不了一个个学生相当完美的精神力量,从让学生实现阅读教学有效拓展的角度去看,窃以为还需要让学生循着社会发展的趋势。当今社会已经到了一个必须建设高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键时期,作为阅读教学的有效拓展,离开了社会发展趋势的依存抑或就是向往,拓展性的语文学习应当是无意义和价值的。所以,在平时的有效拓展阅读中,多让学生围绕社会发展趋势进行,促使学生达到良好的感悟效果,促使学生形成初步意义上的精神人格。譬如,教学汉乐府的《木兰诗》时,在学生能够真实感悟作品之木兰形象的基础上,让学生做依存社会发展趋势的拓展性阅读,使学生获取形成一定精神人格力量的效果。学生阅读《木兰诗》,感到花木兰不仅仅是一位具有雄壮之美的女民族英雄,还是一位具有柔情之美的良家女人。学生在拓展性阅读中,从诸多叙事性作品的阅读中感受到:社会主义建设的和平时期,仍然需要雄壮之美来支撑,一些自然灾害的突然降临,让人有旦夕祸福变成一个时期的措手不及,没有革命英雄主义的雄壮之美,灾害将给人类造成更加不可估量的损失。
  三、阅读教学的有效拓展需循着学生创新的需求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教学必须将以学生为主体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始终,既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又是如火如荼的新教育的理念,更是语文教学的必需。以学生为主体,不仅能够让学生自主感悟阅读教材文本之人物形象和作者所抒发出来的感情,而且能够让学生形成比较创新性的感悟。创新是一切事业的灵魂,党的18大确立的全面创新、全民创造的理念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基础,围绕如此理念所必须进行的思考是,阅读教学的有效拓展必须让学生能够在一定的创新意义上进行,在进行中形成一定甚至就是广泛意义上的创新。阅读教学的有效拓展达到一定创新的目的,我们可以采取一定意义上的比较探究的形式。让学生比较相同体裁文本的思想内容,比较相同体裁文本所抒发的作者情感,比较同一作者在不同时期所创作作品的不同的意境,比较不同作者的语言风格,生发相关作品在当今时代所产生的现实影响,尤其是对人之精神意义成长的陶冶、启迪、匡正方面的作用。譬如教学《治水必躬亲》时,为了学生的有效拓展,教学时没有仅仅局限于将其作为一个历史故事一读而过,那样就显得毫无创新之处。借鉴他人之经验,在拓展阅读中引发学生的联想和思考,形成比较创新的阅读感悟之可能。如学生从当今的反腐倡廉,感到管理者首先必须是勤政的典范,管理者应当就是完全廉政的形象,管理者更应当就是仁政的楷模。学生从相关的宣传报道中看到多位共产党的光辉形象。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拓展,是阅读教学的必需。但并非就是比较随随便便就能够形成活力,需要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做出更深刻的思考,做出更丰富的实践。
  参考文献:
  [1]曹津源.曹津源文选[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10.
  [2]黄济.中国古典诗文源流[J].中国教师,2006.5.
  [3]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课程改革深化[J].教育研究,1998.9.
其他文献
摘 要: 新课程改革开展以来,越来越多的教育从事者深刻地认识到“以生为本”教育教学理念的重要性,也逐渐认识到课堂对于学生的重要性。在传统教育教学理念下,教师不仅是教学活动中的主导者,而且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体者,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课堂上能为学生提供知识、行动与思考的机会都极其有限,课堂成为教师的专属舞台,造成课堂教学质量普遍低下的现象。现代教育教学下人们吸取了传统教学中的教训,认识到教学是一个
摘 要: 长期以来,中职学校在数学教学实践中受到传统教育教学的影响较深,以至于其教学内容、模式及方法都未能充分考虑到职业学校学生特色和专业特色,仍然沿用普通教育教学的模式及思路,致使中职学校的数学课程教学效率普遍低下。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只是作为装知识的器皿,一味地吸收教师灌输的知识内容,没有经过内化,很难从实质上掌握相关知识,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缺乏自己独到的见解,不利于培养学
化学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化学事物特殊的认识倾向,是学生力求认识化学事物,获得有关化学知识、经验,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活动。化学学习需要是化学学习兴趣产生和发展的基础,而兴趣则是学习的动力,“是最好的老师”。初三化学教师要努力培养和合理引导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享受学习乐趣的同时掌握化学知识,提高化学科学素养。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合理引导和培养学生化学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努力把学生直觉兴趣
摘 要: 良好的双语表达能力是双语教师必备的教学能力之一,汉族双语教师也需要一定的少数民族语言表达能力。作者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乌鲁木齐市五所双语幼儿园汉族学前双语教师在幼儿园情境下对维吾尔语掌握和使用情况的具体数据,通过数据分析,结果反映乌鲁木齐市汉族学前双语教师维吾尔语掌握和使用的基本现状,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 乌鲁木齐市 汉族学前双语教师 维吾尔语  一、背景介绍  自新疆维吾尔自
摘 要: 作者结合教学实践,介绍了几种文言文背诵的方法,阐释了“我背诵,我快乐”的教学理念。  关键词: 文言文 诵读教学 教学体会  “新课程背景下提高文言文教学时效性”是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八中学“十一·五”课题研究的子课题,作为课题主的成员之一,在文言文教学实践中,我深刻地体会到,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文言文教学更强调个性解读,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快乐体验。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如何以新课程理念为
摘 要: 中高职协调发展是建立现代职教体系的基础,中高职有效衔接是促进协调发展的核心任务,如何使中高职教育有效衔接是当前职业教育面临的共同难题。本文阐述了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近年开展中高职衔接教育的基本情况,以及在中高职衔接教育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期为海南省中高职衔接教育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海南省 中高职衔接 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一、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
摘 要: 在现行的江苏高考模式下,数学成绩的优劣对高考的成败起着决定性作用,高一新生的数学学习在初中到高中的过渡学习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也对开启高中数学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者结合多年高中教学实践,发现新生在高一数学学习中总有些不适应、迷惘和彷徨,作者就新生在高一数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谈谈想法。  关键词: 高一新生 数学学习 存在问题 解决对策  我校是一所省四星级重点高中,学生生源相对比
摘 要: 根据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作者总结了在中学数学讲解绝对值这一课程中的科学的教育方法,在探究合作学习中体验成功。  关键词: 绝对值 中学数学教学 教学案例  一、主题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
朗读就是朗读者运用重音、节奏、语调等语音手段把语言材料中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即清晰、响亮地把词汇、句子、短文等语言材料念出来。但是有些学生平时不敢开口说英语,紧张、怕出错,这种现象对小学生的英语学习非常不利,不会朗读的学生无法说出流利的英语。因此,教师应该改变这种现状,提高学生的英语朗读能力,让学生想读、会读、敢读英语。  一、开展朗读活动,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1.模仿朗读:小学生在学习语言时,
摘 要: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作者以课件松鼠大婶美丽的家园为引子,引导孩子们“看路”,感知路面有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的“石块”;通过看路面被毁后松鼠大婶难过的表情,萌生帮助其“修路”的念头;通过松鼠大婶邀请孩子们过“过马路”的游戏,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边玩边让孩子们复习巩固了对几何图形的认识,在神奇的“魔术师”活动后,用展台展示孩子们的拼变的作品,在生生互动中感知几何图形的广泛用途,拓展幼儿思维。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