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教学中要重视做好鉴赏“品读”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liny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歌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学生文学素养的重要内容。新课程语文教材中明显增加了诗歌教学的内容,中考也增多了对诗歌教学内容的考察。诗歌是文学领域里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无论是我国的古典诗歌,还是中外现当代诗歌,都有着无穷的魅力。诗歌鉴赏不但能提高人们的文学审美情趣,而且能培养人们良好的文化素养。所以,中学生应该通过对课本中诗歌的学习而具备鉴赏诗歌的能力,而诗歌鉴赏教学也应该成为中学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日常教学的体会,我认为对诗歌的阅读与鉴赏教学主要可从鉴赏“品读”入手。
  一、品读情感
  诗歌教学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主要是学习诗歌的语言之美和情感之美。学会通过诗歌去抒发自己的情感。情感是诗歌的原点。诗歌创作的源头就是情感的勃发,情感在胸中涌动,必然要发之于外,让情感诉诸笔端,便形成了诗行。诗人的情感是抽象的,凝固成了文字,教学诗歌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化凝固不动的文字为流淌灵动的情感,化寂静无声的文字为感人有声的语言。其重要手段就是朗读。读出抑扬顿挫,读出轻重缓急,读出高低起伏,读出声色情泪。因此,诗歌教学的第一个环节就是指导朗读,目的就是一个,一定要读出每一段蕴含的情感。读得摇头晃脑,读得前俯后仰,读得喜怒哀乐皆形于色,读得声泪俱下,读得入情入境,读得沉醉不知身在何处。因此,在指导朗读时要注意声调的高低得当,声腔的变化有致,语速的快慢相宜,关键词句的反复咏叹等,达到了预期效果,学生就能沉浸其中,醉乎其里,声情并茂,声色俱情。
  诗歌的情感是诗歌的美点。诗歌的情感抒发必须要通过巧妙的表现手段加以体现。通过品评反复、排比、比喻等修辞方法,通过品评排比的结构、匀称的段落、相同的字数,通过品评循环递升的旋律,一唱三叹的吟咏,把诗人在不同时期的不同感情淋漓尽致的表达出来。所有美点的发现、品味均由学生自主探究,放手让学生自主体验、表达。有思考揣摩,有讨论耳语,有奋笔疾书,有争先恐后……诗歌教学的精妙莫过于此矣。更何况不少学生能配合动听悦耳的朗诵,把隐藏在字里行间的感情用他们独特的语言、声腔、姿势、语气、表情、留空、反复等手段鲜活地演绎,精彩地呈现呢!
  二、品读意象
  意象是诗歌的支撑点。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虽有区别,但空洞苍白的抒情,总不能达到动人心魄的效果。诗人借助意象表达抽象的感情。没有意象的寄托,感情的抒发就少了拐杖,成了空中楼阁。没有意象,就不可能有意境,也就没有意蕴。比如在《乡愁》这首诗中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等意象分别承载了思念母亲、爱恋妻子、哀悼母亲、渴望回归等感情的载体。为了强化诗歌借助意象抒情的理念,教学中可以尝试巧妙引入古诗词,借用余光中的诗句格式,改写诗句。意在让学生明白,无论古今,诗词创作中都离不开意象的创设,应仔细体会诗歌中意象所承载的感情。
  想象是诗歌的发散点。想象是诗歌的生命。《乡愁》中余光中先生想象的成分虽然不是十分浓厚,但从小到老,联想几十年来乡愁的演变过程,并且借助意象来表达感情,这本来就是想象。郭沫若先生的《天上的街市》,想象奇特,把传统的一年一度的鹊桥相会想象成自由来往,表达了对爱情自由的渴望,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徐志摩把吹皱的一潭池水想象成彩虹似的梦,把河畔的金柳想象成夕阳中的新娘,大胆而新奇,让读者眼界豁亮,心头叫绝。可见想象对于诗歌何等重要,如果没有想象,诗歌便成了一行行枯死的文字,僵硬地躺在读者的眼前。
  三、品读生活
  诗歌来源生活又反映生活,生活是诗歌的延伸点。诗歌虽然高雅,抒情性很强,字里行间,流淌着诗人那种喷薄的情绪,但这种情绪、情感根植于生活,真正的艺术来源于生活。基于这一点考虑,我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结合往事,模仿创作意在告诉学生诗歌离我们并不远,她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生活中,就在我们的眼里、心里。纵观初中六册书中的新诗,《再别康桥》《母亲》《纸船》《成功的花》《一个深夜的回忆》等,哪一首不是现实生活的反映抑或来自现实生活的触发?
  在传统的教学里,我们往往将教学和娱乐分的很清楚,但殊不知,如果将娱乐和学习结合起来,教学的成果会更加明显的。在李吉林老师的课堂上,她不仅带领孩子们玩扮演角色的游戏,还带领孩子来跳由老师亲自编排的关于课文内容的舞蹈。在游戏和舞蹈中,学生们更能融入到课文的内容中,不在是单纯的来学习课文而已。这样,在老师的带领下,在寓教于乐的课堂上,学生们不仅完成了应该接受的知识,还丰富了自己的课堂生活。诗歌的学习过程,本来也是一个鉴赏过程,在鉴赏中,学生才能发现诗歌的美,感悟到诗歌的情感。所以,诗歌的学习要有一个鉴赏和体验的环境,不能只靠记和背。
  品读诗歌,要品读生活,要通过诗歌的鉴赏去构建浓郁书香班集体。我们要通过诗歌鉴赏和学习教育学生从五千年的华夏文明中,汲取营养,丰富内涵传统。老师要精选一批热爱阅读、综合素质较高的科任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诗歌兴趣小组”,开展“师生同读师生同写”等阅读活动,搭建诗歌鉴赏互动平台,通过“读书笔记”、“好诗歌推荐”等,借助诗歌的精华,提高学生学习诗歌的效果。
  总之,在平时的诗歌教学过程中,我们只要把握好以上五个“品读”环节,并因诗制宜,灵活运用。那么我想,不管是现代诗歌还是古典诗歌,不管是中国诗人的作品还是外国诗人的作品,我们都能上出一节高效而优美的诗歌鉴赏课,并把学生带入瑰丽的诗歌艺术的殿堂。
其他文献
用衣康酸酐经异构化、还原、环合得到甲基丁二酸酐,与由2,4-二氟苯胺经Gomberg-Bachmann-Hey反应得到的2,4-二氟联苯进行付-克反应,制得COX/5-LO双重抑制剂氟罗布芬,总收率49
随着我国医药企业GMP整改的完成,越来越多的医药企业将目光投向更加广阔的国际市场。但是,很多已经通过国内GMP认证的企业,在生产和管理中暴露出很多问题。我国医药企业普遍存在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以不锈钢原子化管对阿司匹林、布洛芬、安乃近、对氨基水杨酸钠中铅、镉、锌等重金属元素进行无火焰原子化,并以标准加入法进行定量分析。该方法中三种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劳动关系已经成为经济社会生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目前,我国劳动关系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的特点,矛盾、利益冲突发生的可能性
【摘 要】李清照词中“愁”字运用众多,哀愁是她的词作的基调。李清照以她特有的艺术方式,倾吐了自己无边的愁情。在她那悠悠愁思中,蕴蓄着对丈夫的无限眷恋的情怀,更寄托了对金兵野蛮入侵的血泪控诉,对南宋王朝投降主和的愤慨,反映了千百万人民无家可归的痛苦,寄寓了爱国主义情愫。  【关键词】李清照 宋词 言愁     宋词善言愁,而李清照又是宋代词坛上的言愁高手。李清照词中“愁”字运用众多,哀愁是
本刊讯3月18日,《中国百位文化名人传记》丛书工程创作会在京举行。中国作协副主席、丛书编委会主任何建明就丛书工程的总体框架和创作要求作了说明与动员。包括多位茅盾文学
本文就总体把握主旨方面粗浅地谈谈诗歌鉴赏切入的思路,在总体感受,情感追求,搜索信息,理解内容方面提出了中国古代诗歌鉴赏思路。
新课标提出要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多种语文课程资源,然而现在的中学生缺少一种资源“对话”意识。培养学生与资源进行对话的意识,开发和研究乡土语文教学资源不仅具有可操作性,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