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中专英语口语教学,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来源 :校园英语·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_fly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培养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是中专英语口语教学的主要目的,传统的哑巴英语已经无法继续适应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加强口语教学至关重要。因此,本文主要探究加强中专英语口语教学的有效策略,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促使学生形成良好交际能力。
  【关键词】中专英语;口語教学;口语表达
  【作者简介】张君兰,江苏省宜兴中等专业学校;闵健,江苏省宜兴市第一中学。
  长时间以来,中专英语考试并未专门提出口语要求,加上中专学生的英语基础普遍较差,导致口语教学被忽视,英语教师在教学中也只强调让学生完成英语作业、提高笔试成绩,缺少口语训练,很多学生的口语能力都较弱,害怕学习口语,更害怕开口说英语,继续改进和强化。建议中专英语教师在口语教学实际中采取以下策略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一、进行有声思考,让学生模仿并掌握口语
  描述思维过程是元认知能力得以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如果中专英语教师能在口语教学中让学生记录并反思思考过程,记下模糊与矛盾意识,并想办法化解,就能养成良好思考习惯。为达到该目的,教师应经常引导学生进行有声思考,让学生模仿口语讨论与问题解决过程,掌握英语口语知识。
  如我在讲解关于Amazing people的口语知识时,发现中专学生多多少少可以对自己心中的杰出人物说几句话,但经常表达不全面或者是顺序混淆,所以我为学生呈现口语表达思路:先通过设问提出杰出人物的普遍共性,接着从个性特点、国籍、杰出贡献等层面描述自己心中杰出的人,再简要阐述对杰出的人的评价或者是自己从其身上学到的品质。在口语教学中,我还尝试让学生自己在口头描述思考问题的过程,其他学生倾听,同时提问,帮助发言的学生进一步理清思考过程,最后由我评价学生的思考过程。如此一来,学生的有声思考能力得到培养,不可观察的心理活动也潜移默化变成可观察的言语行为,提高元认知能力和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二、营造语言环境,坚持有效进行口语交际
  中专英语口语课堂的教学要营造真实语言环境,讲究大面积、快节奏、高效率,让学生在有效的英语口语交际练习中提升口语能力与英语水平。因此,教师要基于对教材的充分把握,精心营造学生感兴趣的、能让学生主动参与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在真实或者是半真实的语境中有效练习口语。
  如在口语课堂上基于英语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为学生设计课前五分钟口语训练,让学生轮流值日,或报告天气预报,或介绍学校的情况,或将身边发生的小故事,或谈一谈自己对看过的电视剧、电影的感受,或讲述自己旅游、参观的心情等。学生也可以和其他同学合作,通过简单的对话介绍自己的家庭、喜欢的老师、最好的朋友等,或者是编写短文、对话,读给老师和同学听。我还为学生营造半分钟话题的真实语言环境,这是常用的英语口语教学形式,整个活动时间约半小时。在开展半分钟话题活动时,全班每一个小组的每一名成员的身份也都明确,有的成员负责阐述,有的成员负责记录时间,在特殊条件下阐述半分钟。通过这一系列活动营造多样化的语言环境,中专学生得到更多练习英语口语的机会,在培养口语表达能力的同时锻炼思维能力。
  三、拓展第二课堂,巩固扩大口语教学成果
  第二课堂的开发是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方式,对提高中专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英语素质、口语表达能力等均有重要价值,是学生将知识转变成能力的有益手段。中专英语口语课堂教学会被地点、时间、内容等因素限制,导致学生无法在口语表达上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或深度。所以教师应积极拓展第二课堂,延伸课堂口语教学,巩固扩大口语教学成果,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如我们应定期举办英语朗诵比赛、英语讲故事比赛、英语演讲比赛等,开办英语角,帮助学生锻炼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我还经常收集一些进口产品的英文说明书,让学生们自己利用课余时间翻译,锻炼英语组织能力。与此同时,我要求学生利用自由活动时间定期观看英语原版电影,并让学生在观看之后花10~15分钟时间用英语讨论观影收获,尝试做一做影评。在整个第二课堂活动期间,学生们观看了《憨豆特工》、《怪物史瑞克》系列等原版影片,它们浅显易懂、滑稽、幽默,被中专学生们所青睐。这样的教学方式融合英语口语教学与文化教学,在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同时丰富学生的英语文化知识。偶尔时间来不及,我就将学生们讨论影片的环节变成下一堂口语课的开场白,有的学生因此对英语口语课充满了期待,总感觉英语口语课的时间很短。第二课堂的实践活动成功激发学生学习口语的兴趣,促使课堂教学效果有一定的提升。
  总之,当代职业教育事业处于快速发展状态,传统死板的口语教学模式逐渐被淘汰,中专英语教师应立足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在口语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有声思考,让他们模仿并掌握口语,同时营造真实生动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在课堂坚持有效进行口语交际,并通过拓展第二课堂巩固扩大英语口语教学成果,让学生喜欢学习英语口语,持续有效提高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季政华.提高中专英语口语教学的策略研究[J].职业,2017(22):91.
  [2]丁菲菲.中专英语教育的困境与出路探讨[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18):123-124.
其他文献
【摘要】新课程教学理念提出,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即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以及学习能力等进行培养。但是当前的高中英语教学仅仅停留在机械式的学习阶段,忽略了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探究能力的培养。本文先分析当前高中英语教学现状,接着提出高中英语教学对策,以此提升教育教学效率。  【关键词】高中英语;核心素养;策略  【作者简介】莫思威,中山市东升高级中学。  高中英语教学更
【摘要】新课标实施以来,丰富多元的开放式教学模式蓬勃兴起、百花齐放,并且已经形成一种流行性时尚和不可逆转的发展之势。对于思维和行为正处于活跃期的初中学生来说,开放性教学能够贴近生活实际,丰富思维体验,进而发展思维能力。如何开展初中英语开放性教学活动呢?本文就开放教学的氛围、开放教学情境、开放语用环境、开放文本解读,阐释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的方法。  【关键词】初中英语;开放式课堂;思维
【摘要】英语绘本作为一种多模态的阅读材料,是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内容的重要补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绘本特点,采用多模态教学:搜集多模态素材、整理多模态线索、挖掘多模态资源,来实现理解故事、发展能力的目标。  【关键词】小学英语;绘本阅读;多模态教学  【作者简介】张心一,无锡市东北塘实验小学。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 2011年版)》中,小学一级、二级的语言技能标准均包含听、说、读、写、唱
【摘要】大学英语教学的人文性毋庸置疑,大学英语教学如能重视其人文属性,并且在授课过程中有效实施,势必会助力学生的人格培养,本文结合《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版第一册第一单元的两篇文章初步探讨了如何在课堂中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塑造健全人格。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人格;人文精神  【作者简介】于海宁,东北电力大学外国语学院。  一、引言  大学阶段的学生处于一个自我意识的完善阶段,他们需要足够的自我观
【摘要】翻转课堂是在互联网的基础上与教育相结合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在当今信息化技术发达的背景下,翻转课堂展示出了其巨大的潜力与优势。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进行教学不仅能够改变原有教学模式的弊端,而且能使教学效果最大化,逐步实现国家要求达到的新教学目标。而如何运用翻转课堂改善目前小学英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是当前英语教育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翻转课堂  【作者简介】王淑艳,甘
【摘要】 英语作为现有的一种通用语言技能,在提升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外国的风俗文化,加快了外国文化的知识普及,对学生自身能力与价值观念的综合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进作用,另外也有助于学生提升自身核心素养的能力。在进行实际英语教学时,教师在授予学生基本的英语知识储备之外,还应依据英语学科特性,积极锻炼学生的自主语言技巧,提高其自身核心素养,以推动学生综合英语能力得到发展。培育学生核心
【摘要】在全球化时代,世界各国民族都日益重视自己的民族民间文化。可是我们的中学生大都表现出对本土文化的陌生和逃离,这是其文化营养的缺失,也是教育的遗憾。绍兴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浓厚的文化积淀,其本土文化作为校本课程资源有其价值所在,应尝试并构建校本课程,做好文化的传承并向全世界展示中国各地本土文化的特色与魅力。  【关键词】校本课程;本土文化  【作者简介】金丽娜 ,绍兴市中等专业学校。  
【摘要】课堂教学五育融合是新时代新任务,英语情景交际课堂多彩才能高效。笔者从一节公开课及平时教学点滴入手探究五育并举、立德树人;并且从切入点、落脚点、思维导图、音乐、图片、知识迁移、深度拓展等方面来说明情景交际课堂五育融合的具体实施。  【关键词】五育融合;多彩有效;情景交际;立德树人  【作者简介】张文清,福建省龙岩初级中学。  最近几年,福建省中考的必考题之一是英语情景交际题,它要求考生根据情
听和说是人类交流最重要的手段之一,也是学好英语最重要的途径。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因此,新的目标对大学生的听力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对大多数学生而言,特别是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听是最薄弱的环节之一。  英文电影作为一种兼具形式、环境和文化
【摘要】中医药文化走向世界,需要大量能够使用英语表达中医理论与文化内涵的外向型复合人才。中医英语课程是中医药院校培养对外交流人才的基础课程。本文旨在研究高校中医英语教学现状,以ESP教学理论为指导,提出符合“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医药国际化发展要求的全新教学策略与改革模式,推动外向型中医复合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外向型人才;中医英语;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赵冉(1988-),女,河北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