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小学生人投入到游泳的队伍当中,游泳不仅娱乐性强,对人身健康的益处。小学生游泳爱好者人数不断增多,热情高涨,室内游泳馆更是成为他们的新宠。如何正确指导学生游泳及游泳教育是目前城市小学体育教师不可回避的课题。
【关键词】游泳; 健康; 益处【中图分类号】G861.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21-02980-02
1游泳的意义
1.1全身锻炼。 游泳是一项锻炼人体全身的综合体育运动,与其他运动只针对人体某一区域部位进行锻炼不同,所以游泳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通过游泳能够促进全身机构的血液循环。游泳的时候,人体的上肢、颈项部、肩背部、腹部及下肢的肌肉共同参与活动,上肢通过划水可以锻炼肩关节周围和背部一带的肌群,划起的水对人身各部位能产生摩擦力,与水对人体所产生的压力,按摩着人体各部位的肌肉,促进人体血液循环,提高细胞的代谢能力。
1.2防治颈椎病。 不良的睡眠体位、不当的学习姿势、不适当的体育鍛炼都易使人患上可怕的颈椎病。例如,在电脑前长期工作,人体的颈椎会在长时间都保持在前屈位的状态,颈后肌群则同处于一种紧张状态之中,非常容易导致人体颈椎小关节紊乱,颈项肌劳损,落枕,项背肌筋膜炎,甚至是颈椎病。
游泳,尤其蛙泳,抬头呼气低头划行,吸气的时候,头颈部要从水面浮出,并向后上方抬起,这样头颈部一直都处在一低一仰的活动状态,恰好顺应了颈椎病治疗锻炼的要点,并借此全面活动颈椎的每一个关节,快速有效地修复颈周劳损肌肉和韧带。
游泳较适宜早期的颈椎病患者,以及恢复期的颈椎病患者和项背肌筋膜炎患者。一般连续三个月作为一个锻炼周期,每周游泳3-4次,每次游泳达到30-60分钟。
1.3游泳可以减肥、塑形。 游泳时,人体浸泡在水中,水温通常都低于人体体温,水导热速度快,散热速度也快,因此常能消耗人体的很多热量。有实验证明:同样的运动时间的前提下,在游泳池中游泳所消耗的能量比在陆地上跑步所消耗的能量要多得多;同样温度的前提下,在水中消耗的热量也比在空气中所散发的热量多得多。显而易见,游泳运动,与其他运动相比,能量消耗大、热量消耗多,自然对于减肥有显著的功效,因此说,游泳运动对人体健身保持身材方面十分有效。
游泳的时候,整个人体会借助水的浮力在水里俯卧、仰卧,从而使人体得到全面地松弛和舒展,身体各部位得以全面、均匀、协调发展,逐渐使人体总体的肌肉线条更加流畅。并且,在水中游泳,骨关节不容易变形,而在地面进行运动时则会产生对骨骼的冲击性,安全系数提高,且对人体健康有益。水的阻力十分柔和,既有足够的运动强度,又不会象陆地上的器械训练那样长出生硬的肌肉块,反而能够帮助人们拥有一身流畅、优美的线条。
1.4增强人体心肌功能。 游泳的时候,人体各器官都参与其中,各种耗能量大,为了保证供给运动器官足够多的营养物质,血液循环也随之加快,增加了心脏的负荷,使得心脏跳动频率加快,且收缩也强而有力,对心肌功能进行了锻炼。因而,经常游泳的人,心脏功能通过游泳进行锻炼后,与不游泳的人相比要强健很多。一般人的心率是每分钟70至80次,每搏输出量为60至80毫升,但经常游泳的人心率能够达到每分钟50至55次。游泳的时候,通过水的作用,人体肢体的血液容易回流至心脏,心率加快。长期游泳健身效果更佳明显,心脏运动性显著提高,心肌收缩有力,血管壁厚度增加弹性加大,每搏输出血量增加。
1.5增强抵抗力。 正常人体温是36至37度,游泳池的水温通常可达到26度到28度,相差10度左右,人体在水中浸泡自然会散发热量。为了快速补充人体在水中所散失的热量,达到冷热均衡,神经系统能够立即做出反应,加快人体新陈代谢的速度,进而提高人体对外界的适应能力,抵御低温。因此,经常参加冬泳活动的人,因体温调节速度快,就不容易患伤风感冒,还能提高人体内分泌功能,增加脑垂体功能,从而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1.6加强肺部功能。 正常人的肺活量大约是3200毫升,呼吸差是4至8厘米,剧烈运动时最大吸氧量是每分钟2.5至3升,是平常的10倍;游泳运动员的肺活量达到4000—7000毫升,呼吸差是12至15厘米,剧烈运动时的最大吸氧量为每分钟4.5至7.5升,是平时的20倍。显而易见,游泳大大提高了人体的肺部功能,锻炼呼吸肌,增大胸围,增加肺活量,并且吸气的时候开放更多的肺泡,呼吸换气舒适顺畅。
2如何做到健康游泳
2.1游泳前热身运动。 游泳前,游泳者应先降低身上体温,减少人体与泳池的温度差, 30℃至40℃之间的温水沐浴降温,这样再接触泳池温度(通常为27℃左右)时就不会感觉很冷,可以很快适应池水温度。为防止入水过冷而抽筋,游泳者在下水前,应该运动下各关节和各部位肌肉,时间控制在10到15分钟即可。
2.2游泳时间适度。 过度的游泳会使身体疲劳,影响运动者的第二天的学习和休息。若游泳时间过长,身体所产生的热量低于在水里失散的热量,体温调节功能失调,人体体温难以快速提升,可能出现动脉收缩、小静脉扩张现象,让血液停留在皮下静脉内,从而导致人体的皮肤青紫、嘴唇变暗,身上突起“鸡皮疙瘩”,甚至出现痉挛现象。所以游泳时间适度。
2.3游泳后的清洁。 游泳后,要用干净水把全身再冲洗一遍,这十分必要,也是一个良好的习惯。因为在游泳场所,既包括室外,也包括室内,所以参与的人数较多,水中会残留一些传染病菌,及时的清洗可以保护人体的健康。因此,游泳时,应尽量选择带有淋浴的游泳场所,便于在泳后进行及时清洗。
参考文献
[1]刘琳琳. 浅谈游泳对人体健康的作用[J]. 少年体育训练, 2009,(04) .
[2] 游泳——健康运动的经济选择[J]. 体育博览, 2006,(07) .
[3] 李小剑. 浅谈游泳对人体健康的作用[J]. 现代经济信息, 2008,(04) .
[4] 曾卫江. 游泳与健康的关系[J]. 凯里学院学报, 2007,(03) .
[5] 王素平. 游泳促进健康体适能的发展[J]. 科技咨询导报, 2007,(13) .
【关键词】游泳; 健康; 益处【中图分类号】G861.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21-02980-02
1游泳的意义
1.1全身锻炼。 游泳是一项锻炼人体全身的综合体育运动,与其他运动只针对人体某一区域部位进行锻炼不同,所以游泳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通过游泳能够促进全身机构的血液循环。游泳的时候,人体的上肢、颈项部、肩背部、腹部及下肢的肌肉共同参与活动,上肢通过划水可以锻炼肩关节周围和背部一带的肌群,划起的水对人身各部位能产生摩擦力,与水对人体所产生的压力,按摩着人体各部位的肌肉,促进人体血液循环,提高细胞的代谢能力。
1.2防治颈椎病。 不良的睡眠体位、不当的学习姿势、不适当的体育鍛炼都易使人患上可怕的颈椎病。例如,在电脑前长期工作,人体的颈椎会在长时间都保持在前屈位的状态,颈后肌群则同处于一种紧张状态之中,非常容易导致人体颈椎小关节紊乱,颈项肌劳损,落枕,项背肌筋膜炎,甚至是颈椎病。
游泳,尤其蛙泳,抬头呼气低头划行,吸气的时候,头颈部要从水面浮出,并向后上方抬起,这样头颈部一直都处在一低一仰的活动状态,恰好顺应了颈椎病治疗锻炼的要点,并借此全面活动颈椎的每一个关节,快速有效地修复颈周劳损肌肉和韧带。
游泳较适宜早期的颈椎病患者,以及恢复期的颈椎病患者和项背肌筋膜炎患者。一般连续三个月作为一个锻炼周期,每周游泳3-4次,每次游泳达到30-60分钟。
1.3游泳可以减肥、塑形。 游泳时,人体浸泡在水中,水温通常都低于人体体温,水导热速度快,散热速度也快,因此常能消耗人体的很多热量。有实验证明:同样的运动时间的前提下,在游泳池中游泳所消耗的能量比在陆地上跑步所消耗的能量要多得多;同样温度的前提下,在水中消耗的热量也比在空气中所散发的热量多得多。显而易见,游泳运动,与其他运动相比,能量消耗大、热量消耗多,自然对于减肥有显著的功效,因此说,游泳运动对人体健身保持身材方面十分有效。
游泳的时候,整个人体会借助水的浮力在水里俯卧、仰卧,从而使人体得到全面地松弛和舒展,身体各部位得以全面、均匀、协调发展,逐渐使人体总体的肌肉线条更加流畅。并且,在水中游泳,骨关节不容易变形,而在地面进行运动时则会产生对骨骼的冲击性,安全系数提高,且对人体健康有益。水的阻力十分柔和,既有足够的运动强度,又不会象陆地上的器械训练那样长出生硬的肌肉块,反而能够帮助人们拥有一身流畅、优美的线条。
1.4增强人体心肌功能。 游泳的时候,人体各器官都参与其中,各种耗能量大,为了保证供给运动器官足够多的营养物质,血液循环也随之加快,增加了心脏的负荷,使得心脏跳动频率加快,且收缩也强而有力,对心肌功能进行了锻炼。因而,经常游泳的人,心脏功能通过游泳进行锻炼后,与不游泳的人相比要强健很多。一般人的心率是每分钟70至80次,每搏输出量为60至80毫升,但经常游泳的人心率能够达到每分钟50至55次。游泳的时候,通过水的作用,人体肢体的血液容易回流至心脏,心率加快。长期游泳健身效果更佳明显,心脏运动性显著提高,心肌收缩有力,血管壁厚度增加弹性加大,每搏输出血量增加。
1.5增强抵抗力。 正常人体温是36至37度,游泳池的水温通常可达到26度到28度,相差10度左右,人体在水中浸泡自然会散发热量。为了快速补充人体在水中所散失的热量,达到冷热均衡,神经系统能够立即做出反应,加快人体新陈代谢的速度,进而提高人体对外界的适应能力,抵御低温。因此,经常参加冬泳活动的人,因体温调节速度快,就不容易患伤风感冒,还能提高人体内分泌功能,增加脑垂体功能,从而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1.6加强肺部功能。 正常人的肺活量大约是3200毫升,呼吸差是4至8厘米,剧烈运动时最大吸氧量是每分钟2.5至3升,是平常的10倍;游泳运动员的肺活量达到4000—7000毫升,呼吸差是12至15厘米,剧烈运动时的最大吸氧量为每分钟4.5至7.5升,是平时的20倍。显而易见,游泳大大提高了人体的肺部功能,锻炼呼吸肌,增大胸围,增加肺活量,并且吸气的时候开放更多的肺泡,呼吸换气舒适顺畅。
2如何做到健康游泳
2.1游泳前热身运动。 游泳前,游泳者应先降低身上体温,减少人体与泳池的温度差, 30℃至40℃之间的温水沐浴降温,这样再接触泳池温度(通常为27℃左右)时就不会感觉很冷,可以很快适应池水温度。为防止入水过冷而抽筋,游泳者在下水前,应该运动下各关节和各部位肌肉,时间控制在10到15分钟即可。
2.2游泳时间适度。 过度的游泳会使身体疲劳,影响运动者的第二天的学习和休息。若游泳时间过长,身体所产生的热量低于在水里失散的热量,体温调节功能失调,人体体温难以快速提升,可能出现动脉收缩、小静脉扩张现象,让血液停留在皮下静脉内,从而导致人体的皮肤青紫、嘴唇变暗,身上突起“鸡皮疙瘩”,甚至出现痉挛现象。所以游泳时间适度。
2.3游泳后的清洁。 游泳后,要用干净水把全身再冲洗一遍,这十分必要,也是一个良好的习惯。因为在游泳场所,既包括室外,也包括室内,所以参与的人数较多,水中会残留一些传染病菌,及时的清洗可以保护人体的健康。因此,游泳时,应尽量选择带有淋浴的游泳场所,便于在泳后进行及时清洗。
参考文献
[1]刘琳琳. 浅谈游泳对人体健康的作用[J]. 少年体育训练, 2009,(04) .
[2] 游泳——健康运动的经济选择[J]. 体育博览, 2006,(07) .
[3] 李小剑. 浅谈游泳对人体健康的作用[J]. 现代经济信息, 2008,(04) .
[4] 曾卫江. 游泳与健康的关系[J]. 凯里学院学报, 2007,(03) .
[5] 王素平. 游泳促进健康体适能的发展[J]. 科技咨询导报, 2007,(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