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信息技术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来源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q123wl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结合自己近几年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数学课堂的教学实践经验,谈一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恰到好处地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使课堂教学事半功倍。
  ● 应用信息技术激趣
  引导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良好的浓厚的动机和兴趣,寓教于乐、快乐求知,是我追求的目标。我利用Flash、PowerPoint、Authorware、电子白板等工具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例如,在教学《有趣的互换》这一课时,我在教学课件中链接了一段视频,一边把“曹冲称象”的时间、地点、事情的过程展现在学生眼前,一边讲解“曹冲称象”的方法,在这段视频中,充分展示了曹冲称象时,怎样用石头的重量代换大象的重量。由学生熟悉的故事引入教学,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又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了铺垫。激发了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
  ● 应用信息技术解难
  1.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
  重点和难点是一节课的关键所在,用丰富的、生动的、感性的材料,把抽象内容形象化,有利于学生对重难点的理解。
  例如,让低年级小学生辨识出数学题目里隐藏的图形比较困难。以数学第二册“图形的拼组”中这类题为例,许多正方体有序地叠在一起,要求学生数一数有几块。这类题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有些学生会漏数隐藏的图形,一部分学生不能理解题意。因此在教学中,我尝试利用PowerPoint演示解剖原图,找出第二排中隐藏的两个正方体。然后让学生通过屏幕看清这两个正方体一一被隐藏。再演示每一层正方体重叠的情况,让学生在观看演示的过程中,将隐藏在每一层的正方体个数数清,以此类推。这样生动而又形象的演示,使学生可以清楚地看到正方体的“分裂”和重新组合的过程。教师演示几次后,不但本课重点突出了,而且学生学习的难点也迎刃而解了。
  2.使静止的知识动态化
  在同一屏幕上,文本、图象、动画、声音齐头并进,可以给学生前所未有的视听震撼,引发强烈的有意注意。相比黑板上静止的粉笔字,其优越性是可想而知的。与此同时,我利用计算机把数学实验引入课堂,引导学生去发现事实规律。例如,我在讲到点动成线这个问题时,利用Flash为学生设计了一个实验,让每一位学生缓慢移动屏幕上的一个点,计算机保留了这个点移动留下的痕迹,并清晰地展现了点动成线的过程,使学生一“做”了然。再如,在教学二年级《对称》时,我用Flash制作了学生生活中常见的几种动物图片,如蝴蝶、蜻蜓等,并且让蝴蝶、蜻蜓的翅膀动起来。学生点击对称图形,则静止的画面动了起来,加强了学生对对称知识的理解。
  ● 应用信息技术延展学习和生活的空间
  我们学校承担了《数学与生活》的市级实验课题,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很重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网络资源的有效应用成为了课堂教学的延伸。例如,在二年级学习角的分类后,有学生提出 “大于180度而小于360度的角是什么角”、“角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用途”等问题。我引导学生利用网络上的丰富信息寻找答案。学生通过上网搜索,不仅弄清了他们所疑惑的问题,而且还了解了角在生活中的应用,知道了关于角的更多知识。再如,学习《位置与方向》后,我让学生上网搜集本课知识应用到生活中的例子,学生兴趣盎然,而且得到了很大的启发。
  此外,校园网、教师博客等平台上储存着大量的习题讲解、疑难解答等内容,每一位学生都可根据自己的基础和兴趣进行提问、解答、交流、学习。
  ● 在数学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反思
  信息技术给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提高了教学质量。我在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数学教学的实践中也思考了一些问题。
  1.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应不求时髦,但求实用
  我认为,应根据数学的学科特点,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交互功能,针对教师自身的教学思路,灵活设计教学内容,然后融入课件之中,同时体现自己的教学风格,达到数学中的数形结合,便于学生理解抽象概念或者图形。教学课件不用太华丽,实现教学目的、发挥最大的教学辅助作用的课件才是好的课件。
  2.制作水平的局限性
  目前,我们的课件制作技术还停留在Flash和PowerPoint、Authorware、Word、Excel的使用上。平时的课件多是用PowerPoint制作。但是,PowerPoint处理视频、动画效果并不理想,对数学教学中动画部分处理有一定的局限性。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认识到教师只有在教学中不断学习新的软件功能,将各种软件的的功能融会贯通,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水平,才能灵活驾驭课堂,让信息技术为课堂教学服务。
  几年的教学实践,我深深地认识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只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特点、教学内容、教学任务、学生学习实际,灵活地运用信息技术,就可以打破“一支粉笔一张嘴、一块黑板讲到底”的传统教学模式,变“苦学”为“乐学”,变“死学”为“活学”,变“难学”为“易学”,变“学会”为“会学”,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
其他文献
在近几年来的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我努力尝试实施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的整合,力争通过学科课程把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将语文课堂教学的教与学融为一体
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开颅手术中去骨瓣减压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2017年期间所在医院收治的12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患者实际手术情况分组,对照组单纯给予血肿
多媒体技术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为广大数学教师提供了方便,从而优化了数学课堂教学。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师如何根据需要恰到好处地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几点体会。  ● 声像结合,创设生动化的数学情境  教师要善于把握教材与学生实际生活经验的连结点,利用多媒体创设与教学内容贴近的生活情境,将枯燥的数学知识融于生动有趣的情境中,从而使课堂
计算机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对人们的学习与生活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多媒体技术已经变成我们不可或缺的工具。在教育领域也是如此,很多学校已经利用多媒体,作为学生的教学工具,这种方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让技术走进学校,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学校的信息化建设需要先进的技术,负责或实践这些技术的教师需要开拓视野,需要集思广益,进而结合本区域或本学校的具体情况以高效、节耗的技术促进学校的信息化建设。“校园技术攻略”将围绕上述内容,为读者提供指导、帮助及适时交流。  继前两期“虚拟化”主题之后,本期继续由教育部ITATPRO项目组专家组组长、微软最有价值专家(MVP
体育课教学过程是一个信息传递的过程,在教学中信息传递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要完成体育课的教学任务,除了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和较高的运动水平外,教学手段的运用也很重要。近年来,随着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兴起,不少学校的体育课堂已经采用了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它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大大加强了学生对抽象事物与过程的理解和感受,从而将课堂教学引入全新的境界。实践证明,运用现代先进的教学手
目的观察甲状腺手术患者麻醉前后不同时机排放体位对于术后影响的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72例甲状腺手术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其中对照组
目的探究并分析三种热牙胶根管充填治疗牙髓根尖周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挑选出我们医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临床上诊断为牙髓根尖周病的患者共计189例,利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