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数于形以形解数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jiao6103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小学数学中,可以把教材中数字内容简称为“数”,数学形式简称为“形”,两者均必不可少,且相互统一,在一定的条件下,二者是可以通过相互转换并出现出来的。换句话而言,就是指数字内容属于人的主观抽象思维领域,而数学形式属于人的主观形象思维领域,如果在教学期间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将二者相结合,就可以使得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大脑,并具有将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相结合进行学习的意识。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数形结合;形象思维;抽象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2-0093-01
  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其思考模式以形象思维为主,需要一个逐步向抽象思维进行转变的过程,这也可以理解为小学生的图形学习记忆力要明显高于数字学习记忆。数形结合法是指学生在自主分析、自主解决数学问题期间,具有将数字内容和数学形式相结合的意识,并且能够在相应条件下进行转化,因此不难看出,通过数形结合法的应用可以更好促进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基于此,本篇文章中笔者通过例举实例论述在小学数学期间如何合理应用数形结合法,以期为相关领域执教人员提供一些理论指导。
  一、数形结合,化解数学难题
  其实不难发现,通过抽象数学知识的学习不但可以强化学生的逻辑思维、提高综合素养,同时还可促进学生全方面的发展。除此之外,学生在探索数学奥妙的过程之中,会经常需要独立完成数学难题的突破,进而就更能够感受到学习数学知识带来的快乐和独自解答难题的成就感。所以,通过数形结合的巧妙应用,不但可以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学习、掌握,还能让学生具有简化数学难点知识的能力。通常情况下对于三四五年级的小学生而言,仅通过数量关系的运用还无法让其正确理解数学知识;如果仅通过画图的方式很难达到预计的教学成效。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期间一定要具有数形结合的意识,通过以数解形、以形数学才能让学生充分锻炼自己的大脑,进而能够轻松攻克数学中的难点问题,自主挖掘出数学的本质和内在发展规律以及知识之间的必然联系。
  二、由数点形,强化数学学习认知
  前文说到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要思考模式,因此他们对于实际具体的材料更容易产生认知和理解,对于此,教师要抓住这一特征,在实际教学期间能够合理将抽象的数字知识转变为形象具体的图像,初步培养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认知,使得学生在脑海中形成初步的概念。首先,教师要具有帮助学生强化动手能力的意识,使得学生形成爱动手、勤思考的好习惯,在学习期间引导学生用笔正确画出数学中的数字内容,进而将其转化成实际的图形。其次,教师要应用不同的教具来辅助自己的教学,例如用多媒体设备播放视频、动画等,或是拿出不同形状的模型等,让学生可以直观的理解数字问题知识。
  例如,在教学六年级“鸡兔同笼”这一问题期间,教师就可通过数形结合法的应用逐步引导学生的学习和思考,同时还可以“鸡兔同笼”的问题为基础展开适当的课外延伸,在强化学生学习认知的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思维能力,教师可提出:一行保安和一行猎犬同行,肉眼可见的有18个脑袋,48条腿,问学生能不能通过“鸡兔同笼”的问题,解答出分别有几名保安和多少只猎犬?如果学生一时没有头绪,教师可以给出提示,将保安比作“鸡兔同笼”中的“鸡”,因为都是有两条腿;将猎犬比作“兔子”,因为都有四条腿,之后采取同样由数字画出形状的方法,就可找出正确答案。在此期间,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之外的活动当中,并且在手脑并用的同时可以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优势,不但强化了学习自信,还可增强数学学习兴趣。
  三、以形显数,探索数学新知
  在当前小学数学教材之中,已包含一些与几何相关的知识内容,例如毫米、厘米等长度的测量单位;直线、射线,或是角度的测量图形、面积公式等。几何知识的学习更要求学生要强化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然而要想使得学生通过简单的几何图形来掌握相关知识还依旧存在一些难度,此时教师可通过以形显数的教学思维帮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相通性和魅力。教师可通过解答几何图形本质特征内在联系的知识,进而促进学生的数字计算、数量计算学习等,帮助学生稳扎基础知识的学习,为日后中学阶段的数学知识学习提供保障。
  例如,在学习“周长的认识及正方形、长方形的周长”这一单元内容期间,建议教师可首先在课堂之中引入日常生活当中的实际物体,例如正方形的相框、圆形的纸盘、长方形的尺子等,让学生首先对周长产生认知。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动手测量计算不同物品的周长,此时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单独的计算周长方式,并且在测量期间动手进行记录。这样一来,学生已在潜移默化之中将图形转变为数量关系,初步认知什么是正方形长方形的周长,之后还需教师的深入引导,为学生列出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即:正方形的周长=边长x,长方形的周长=(长加宽)×2。在此期间,学生通过测量还复习了之前正方形、长方形的特征等知识。
  参考文献:
  [1]贾爱萍.数形结合,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J].新课程导学,2014(35).
其他文献
摘 要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高中音乐教学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高中音乐教学不仅可以陶冶高中生的情操,同时还是实施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因此,高中音乐教师应该积极将德育教育与音乐教学进行有效融合,以此加强对高中生的素质教育。笔者针对高中音乐教学中融合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究与分析,并提出了高中音乐教学融合德育教育的有效策略,希望深化教育工作者对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的认识,做
摘 要 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数学逻辑思维的关键时期,在这个过程中,如何让数学课堂生动有趣,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就是教师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在新时期的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师开始意识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性,并正在研究实践课程与数学教学工作有机融合的可行方法。基于此,本文主要根据常见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类型,结合现存的数学教学问题,研究优化教学内容和形式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 综合实践;初中数学;教学
摘 要 高中数学比初中数学难度更大,很多学生很难一下子适应过来,总是出现数学成绩不合格的现象。特别是对于从农村中学走出来的学生来说,他们在初中阶段的数学成绩名列前茅,但到了高中阶段后数学成绩呈下滑的趋势,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没有做好初高中数学知识的衔接工作。那么要让学生保持着对数学学习的热情,高中数学教师就要有衔接教学的意识,带领学生巩固初中数学知识的同时讲授新知识,给学生一个缓冲期,能让他们适
摘 要 新课改背景下,学生解题能力的高低已经成为衡量其学习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其考试能力的重要指标。所以,分数应用题作为小学数学学科考核中的重点知识,探究学生解题存在的障碍,并找准解决的策略,是所有小学数学教师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据此,本文结合教学实例,提出了几点有利于小学分数应用题教学的建议。  关键词 小学数学;分数应用题;解题障碍;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摘 要 初中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学生的个人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新课标要求在教学中,要利用数学知识来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其创造和应用能力。问题导学法就是利用问题的引导,帮助学生建立属于自己的思维模型,自主探讨和解决问题。基于此,本文就问题导学法的应用价值进行了简单阐述,探究了如何运用该方式来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 初中数学;提问能力;问题导学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
摘 要 随着新课改理念不断推行,强调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换言之,除了知识的传播,更要将核心素养的培育与实践教学渗透统一,从而推动初中数学教学的全面发展,这也成为现代数学教育工作者热议的话题。笔者鉴于多年教学经验,立足于核心素养背景,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全面、深入地研究,以期望应用行之有效的策略,通过优化教学模式和方法,推动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 初中数学;核心素养;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2
摘 要 由于部分中小学对于开展科技活动不重视,认为中小学生年龄小、知识浅薄,没有能力开展科技创新活动。这样严重违背了教育规律,专门死读书、读死书,不利于提高学生素质。我认为开展科技活动,有利于提高中小学生品德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劳动素质。  关键词 素质;提高;科技活动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2-0172-01  素质教育
摘 要 STEM是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四门学科有机融合的总称。小学数学作为学生认识世界、解决问题的基础学科,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打破学科边界,运用创新思维将跨学科中的数学现象与学习内容巧妙地融合,在拓展学生视野的基础上,提升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提高数学教学的灵活性,使教学过程得到最大限度的优化。  关键词 STEM教育理念;小学数学;实践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
摘 要 阅读学习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统编教材在小学语文中的应用,越来越注重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和表达是语文的两项基本能力,阅读是输入环节,表达是输出环节,阅读是表达的基础。本文具体就小学语文教学课堂的构建进行探究。  关键词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构建  中图分类号:TU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7-0090-01  统编教材对小学生语文阅读提出了更高的
摘 要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的基础阶段。小学生若是能够在小学期间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将非常有利于学生将来的学习。数学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课程,其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习到数学知识,还有利于学生逻辑思维的锻炼。数学的学习中关键在于怎样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本文主要研究了提高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措施,旨在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 小学;数学;计算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8,C931.1  文献标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