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观察树突状细胞(DC)与同源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 (CIK)细胞共培养后,共培养细胞(DC-CIK细胞)的表型、体外增殖活性和细胞毒活性的变化,并探讨CIK细胞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方法(1)提取3名健康献血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常规诱导出DC与CIK细胞后,将其共培养,动态观察CIK细胞和DC-CIK细胞增殖活性和表型变化;并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测定其体外细胞毒活性;(2)80
【机 构】
:
山东省立医院呼吸科,200032,上海,复旦大学中山医院肺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树突状细胞(DC)与同源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 (CIK)细胞共培养后,共培养细胞(DC-CIK细胞)的表型、体外增殖活性和细胞毒活性的变化,并探讨CIK细胞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
方法(1)提取3名健康献血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常规诱导出DC与CIK细胞后,将其共培养,动态观察CIK细胞和DC-CIK细胞增殖活性和表型变化;并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测定其体外细胞毒活性;(2)80只BALB/c裸鼠随机分为2组,分别在前肢腋下接种A549肺腺癌细胞和BEL-7404肝癌细胞.10 d后分别选择荷A549和BEL-7404瘤大小相似的裸鼠各30只,全部一次性腹腔注射化疗药物后,每组再随机分成3组.①单独化疗组;②CIK治疗组;③DC-CIK治疗组,每组10只. 单独化疗组注射化疗药物后不再进行任何处理,另2组分别于化疗后的第2、4、6、8、10天腹腔注射CIK细胞和DC-CIK细胞进行免疫治疗
结果(1)经DC作用后的CIK细胞CD +3CD +56双阳性细胞和CD +8细胞的数量明显升高;(2)DC-CIK细胞的增殖速度明显快于同源CIK细胞,DC-CIK细胞的细胞毒活性远高于CIK细胞;(3)在肿瘤的治疗中,CIK细胞可提高化疗的效果.化疗后25 d,CIK治疗组和DC-CIK治疗组肿瘤受抑制的程度均明显大于单独化疗组,DC-CIK组大于CIK治疗组(P<0.05)
结论DC与CIK细胞共培养细胞是一种强于CIK细胞的免疫活性细胞,在肿瘤治疗中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肾病(DN)的关系.方法检测266例大连地区的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88例大量蛋白尿患者,42例微量白蛋白尿患者,136例不伴有肾病作为对照者)eNOS基因4b/4a的多态性.结果 2型糖尿病肾病组4a等位基因和4a/4a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不伴肾病的2型糖尿病组(分别为χ2=9.30,P<0.01;χ2=7.90,P<0.05),携带4a
目的 观察以激活剂蛋白-1(AP-1)位点为靶序列的特异性反义寡聚脱氧核苷酸(a-sODNs)对人膀胱癌耐药细胞株多药耐药性的逆转作用.方法设计针对谷胱甘肽(GSH)生物合成的限速酶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γ-GCS)基因启动子区域AP-1序列的特异性asODNs,用阳离子脂质体包被后转染人膀胱癌细胞株BIU87及其多药耐药(MDR)亚株BIU87/A,然后分别用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
目的 研究32P-磷酸铬(32P-胶体)术中间质给药行组织间照射在食管、贲门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91例食管、贲门癌临床确诊病例,在剖胸手术中切除病变食管及胃体后,于病灶相应部位及其淋巴引流区域间质组织内多点浸润注射,未能切除病灶者注射于瘤体组织及其淋巴引流区域内,32P胶体剂量为296~370 MBq/10 ml.对照组99例为同期同病种单纯手术病例.观察两组围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淋巴结转移时间
目的 探讨超声介导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VEGF165)基因靶向微泡促梗死心肌血管新生的可行性.方法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VEGF cDNA165,将其包载于脂质泡中,超声辐射下向鼠心肌传输.采用RT-PCR、Western Blot检测mRNA、蛋白表达,观察微血管密度评价血管新生效果. 结果 (1)成功构建VEGF165基因;(2)脂质体微泡可包载VEGF165基因;(3)超
目的 探讨放疗对喉癌组织中Bcl-2和Bax基因蛋白表达的影响及放疗后喉癌复发原因.方法通过采用免疫组化SP法,测定27例患者放疗前、放疗后和复发后喉癌组织中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放疗前相比,放疗后喉癌组织中Bcl-2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1),Bax蛋白表达明显增多(P<0.05).喉癌放疗后局部组织中Bax蛋白表达与复发的时间长短有关(P<0.05).结论喉癌组织内Bcl-
目的 探讨生物可降解性紫杉醇支架防治血管再狭窄的作用.方法制备"Z形" 聚左旋乳酸(PLLA)裸支架和含抗增生药物紫杉醇60 μg的PLLA支架.应用7 F球囊对8只犬肾动脉以下的腹主动脉进行2处扩张,制成血管再狭窄模型.按照解剖标志分别将裸支架和紫杉醇支架置入扩张后的腹主动脉处.支架置入术后6周处死实验犬取出标本行组织病理、形态学测量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裸支架组血管平均管腔面积为(77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