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下简称“关工委”)成立25周年之际指出,关心下一代工作要“坚持服务青少年的正确方向,着力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引导青少年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支持和帮助青少年成长成才,团结教育广大青少年听党话、跟党走”。
由教育部关工委主办、课堂内外杂志社承办的全国青少年“五好小公民”主题教育读书活动,始终贴近青少年,坚持立德树人。自1997年以来已连续开展20年,累计参与的中小学生约4亿人次,成为全国有影响力的青少年德育品牌。
一、“五好小公民”主题教育读书活动伴随了亿万青少年健康成长
全国青少年“五好小公民”主题教育活动规模大,参与面广,从小学、初中到高中,参加活动的青少年从最初的每年150万人次逐年递增到2017年的5,000多万人次,是教育部关工委每年重点推动的青少年德育品牌活动。
“五好小公民”主题教育读书活动与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主旋律高度一致,坚持以青少年为主体,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引领青少年成长。活动既有家国情怀的宏大主题,如“我的祖国”“美丽中国 我的中国梦”“复兴中华 从我做起”;又有贴近青少年的生动话题,如“我是90后”“少年向上 真善美伴我行”“珍爱生命 健康成长”。
20年来,“五好小公民”主题教育读书活动一年一个主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同时,根据青少年特点,注重开展生活化、故事化、情景化、艺术化、人格化的活动,润物无声,取得了显著的育人效果。
缪应江,现就读于云南中医学院三年级。他14岁患肌肉萎缩症,面对病痛,勇敢坚强,参加“五好小公民”主题教育读书活动,获得演讲比赛一等奖,课堂内外杂志社为他提供了大学四年学习生活費用。有感于此,缪应江组织大学生社团进入山区农村,到麻风病山村做志愿者,力所能及地做公益,献爱心。
余梦雅,在安徽省淮南第二中学就读期间,参加了“五好小公民”主题教育活动,结识了不少来自边远地区的同龄学生,逐渐萌发了去边远地区支教的想法。2016年大学本科毕业之后,她来到四川省松潘中学,成为一名支教志愿者,在给孩子们上生物课的同时,也带给他们精彩的山外世界。
苏比努尔,现就读新疆财经大学二年级,在2014年第17届“五好小公民”主题教育活动中,还在读高二的她从民族团结的角度,做了题为“用我手 现我心 美新疆”的演讲,深受好评。除了苏比努尔,每一届的“五好小公民”主题教育活动,都有许多来自少数民族地区的青少年,他们用生动感人的事例,描绘着中华民族团结繁荣的美好明天。
读书润心田,实践增才干。20年来,“五好小公民”主题教育读书活动,注重知行结合、学用统一,在立德树人、为党和国家培养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上,发挥了巨大作用。
二、“五老”的政治优势和示范作用是推动“五好小公民”主题教育读书活动持续开展的关键
20年来,随着“五好小公民”主题教育读书活动的开展,各级教育关工委不断创新组织形式,突出建设以“五老”(老党员、老专家、老教师、老战士、老模范)为主体的关心下一代工作队伍。“五老”充分发挥爱教育、懂教育、乐教育的优势和特长,宣传和发动基层参与,指导学生阅读、征文、演讲、参与实践活动,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为活动长期顺利开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杨蕴玉,20世纪30年代即参加革命工作,曾是太行山革命老区第一位女县委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她先后担任全国妇联书记处书记、教育部副部长等职务,退休后担任教育部关工委副会长、顾问,致力于关心下一代工作。1998年第一届“五好小公民”主题教育读书活动,已79岁的她全程参与,在40℃高温下为夏令营的青少年讲述亲身经历和她所见证的英雄事迹,激励同学们好好学习,努力奋斗。直到现在,98岁高龄的杨蕴玉老人依然十分关心“五好小公民”主题教育活动。
任贤,湖南省冷水江市教育局关工委主任,现已80岁高龄。退休20年来,任老一直致力于推动“五好小公民”主题教育活动,走遍了冷水江市的中小学校,每所学校有多少留守儿童、多少单亲孩子、多少困难家庭孩子……他都一一记录,跟踪关怀。
陈恩禄,重庆市巴南区界石镇中小学关工委副主任,今年已89岁高龄。20余年来,陈恩禄跑遍了界石镇所有村校和乡镇中小学,写下了351篇共约100万字的演讲稿, 作了800多场专题报告,受教育者达22万多人次。他曾经先后4次到一所只有14名学生的村校讲课。陈恩禄说:“共产党员永不退休!”
无私奉献的“五老”还有原教育部关工委主任邹时炎、湖南大学关工委丁克俊、湖北当阳退休教师郑琦、内蒙古阿拉善盟教体局关工委朱惠民……他们高尚的家国情怀、深邃的人生思想、丰富的革命工作经验,是“五好小公民”主题教育活动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三、“五好小公民”主题教育读书活动是探索青少年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五好小公民”主题教育读书活动始终围绕青少年展开,各级教育系统关工委从青少年实际出发,摒弃内容乏味、活动单一的组织形式,避免成人化、概念化倾向,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如演讲、征文、朗诵、书画、摄影竞赛,自编、自导、自演文艺节目,编辑、设计手抄报,开展主题班团队会、国旗下演讲、班级十分钟读书,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观看爱国主义教育影片,聆听英雄模范人物事迹报告,参加志愿者服务队开展社会实践,等等。活动有机地融合在学校教育过程中,高度契合青少年身心成长和思想道德教育规律,远离“假大空”,接地气,有实效,受欢迎。
20年来,“五好小公民”主题教育读书活动积极探索、创新青少年德育工作,把爱党爱国教育融入青少年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注重青少年身心成长,遵循教育规律,以春风化雨、富有感染力的艺术形式,把美德教育与情感教育、审美教育、学科教育巧妙结合起来,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鲜明的时代特色。
责任编辑︱李 诗
由教育部关工委主办、课堂内外杂志社承办的全国青少年“五好小公民”主题教育读书活动,始终贴近青少年,坚持立德树人。自1997年以来已连续开展20年,累计参与的中小学生约4亿人次,成为全国有影响力的青少年德育品牌。
一、“五好小公民”主题教育读书活动伴随了亿万青少年健康成长
全国青少年“五好小公民”主题教育活动规模大,参与面广,从小学、初中到高中,参加活动的青少年从最初的每年150万人次逐年递增到2017年的5,000多万人次,是教育部关工委每年重点推动的青少年德育品牌活动。
“五好小公民”主题教育读书活动与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主旋律高度一致,坚持以青少年为主体,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引领青少年成长。活动既有家国情怀的宏大主题,如“我的祖国”“美丽中国 我的中国梦”“复兴中华 从我做起”;又有贴近青少年的生动话题,如“我是90后”“少年向上 真善美伴我行”“珍爱生命 健康成长”。
20年来,“五好小公民”主题教育读书活动一年一个主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同时,根据青少年特点,注重开展生活化、故事化、情景化、艺术化、人格化的活动,润物无声,取得了显著的育人效果。
缪应江,现就读于云南中医学院三年级。他14岁患肌肉萎缩症,面对病痛,勇敢坚强,参加“五好小公民”主题教育读书活动,获得演讲比赛一等奖,课堂内外杂志社为他提供了大学四年学习生活費用。有感于此,缪应江组织大学生社团进入山区农村,到麻风病山村做志愿者,力所能及地做公益,献爱心。
余梦雅,在安徽省淮南第二中学就读期间,参加了“五好小公民”主题教育活动,结识了不少来自边远地区的同龄学生,逐渐萌发了去边远地区支教的想法。2016年大学本科毕业之后,她来到四川省松潘中学,成为一名支教志愿者,在给孩子们上生物课的同时,也带给他们精彩的山外世界。
苏比努尔,现就读新疆财经大学二年级,在2014年第17届“五好小公民”主题教育活动中,还在读高二的她从民族团结的角度,做了题为“用我手 现我心 美新疆”的演讲,深受好评。除了苏比努尔,每一届的“五好小公民”主题教育活动,都有许多来自少数民族地区的青少年,他们用生动感人的事例,描绘着中华民族团结繁荣的美好明天。
读书润心田,实践增才干。20年来,“五好小公民”主题教育读书活动,注重知行结合、学用统一,在立德树人、为党和国家培养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上,发挥了巨大作用。
二、“五老”的政治优势和示范作用是推动“五好小公民”主题教育读书活动持续开展的关键
20年来,随着“五好小公民”主题教育读书活动的开展,各级教育关工委不断创新组织形式,突出建设以“五老”(老党员、老专家、老教师、老战士、老模范)为主体的关心下一代工作队伍。“五老”充分发挥爱教育、懂教育、乐教育的优势和特长,宣传和发动基层参与,指导学生阅读、征文、演讲、参与实践活动,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为活动长期顺利开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杨蕴玉,20世纪30年代即参加革命工作,曾是太行山革命老区第一位女县委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她先后担任全国妇联书记处书记、教育部副部长等职务,退休后担任教育部关工委副会长、顾问,致力于关心下一代工作。1998年第一届“五好小公民”主题教育读书活动,已79岁的她全程参与,在40℃高温下为夏令营的青少年讲述亲身经历和她所见证的英雄事迹,激励同学们好好学习,努力奋斗。直到现在,98岁高龄的杨蕴玉老人依然十分关心“五好小公民”主题教育活动。
任贤,湖南省冷水江市教育局关工委主任,现已80岁高龄。退休20年来,任老一直致力于推动“五好小公民”主题教育活动,走遍了冷水江市的中小学校,每所学校有多少留守儿童、多少单亲孩子、多少困难家庭孩子……他都一一记录,跟踪关怀。
陈恩禄,重庆市巴南区界石镇中小学关工委副主任,今年已89岁高龄。20余年来,陈恩禄跑遍了界石镇所有村校和乡镇中小学,写下了351篇共约100万字的演讲稿, 作了800多场专题报告,受教育者达22万多人次。他曾经先后4次到一所只有14名学生的村校讲课。陈恩禄说:“共产党员永不退休!”
无私奉献的“五老”还有原教育部关工委主任邹时炎、湖南大学关工委丁克俊、湖北当阳退休教师郑琦、内蒙古阿拉善盟教体局关工委朱惠民……他们高尚的家国情怀、深邃的人生思想、丰富的革命工作经验,是“五好小公民”主题教育活动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三、“五好小公民”主题教育读书活动是探索青少年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五好小公民”主题教育读书活动始终围绕青少年展开,各级教育系统关工委从青少年实际出发,摒弃内容乏味、活动单一的组织形式,避免成人化、概念化倾向,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如演讲、征文、朗诵、书画、摄影竞赛,自编、自导、自演文艺节目,编辑、设计手抄报,开展主题班团队会、国旗下演讲、班级十分钟读书,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观看爱国主义教育影片,聆听英雄模范人物事迹报告,参加志愿者服务队开展社会实践,等等。活动有机地融合在学校教育过程中,高度契合青少年身心成长和思想道德教育规律,远离“假大空”,接地气,有实效,受欢迎。
20年来,“五好小公民”主题教育读书活动积极探索、创新青少年德育工作,把爱党爱国教育融入青少年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注重青少年身心成长,遵循教育规律,以春风化雨、富有感染力的艺术形式,把美德教育与情感教育、审美教育、学科教育巧妙结合起来,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鲜明的时代特色。
责任编辑︱李 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