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 少年向上

来源 :中国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oyun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下简称“关工委”)成立25周年之际指出,关心下一代工作要“坚持服务青少年的正确方向,着力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引导青少年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支持和帮助青少年成长成才,团结教育广大青少年听党话、跟党走”。
  由教育部关工委主办、课堂内外杂志社承办的全国青少年“五好小公民”主题教育读书活动,始终贴近青少年,坚持立德树人。自1997年以来已连续开展20年,累计参与的中小学生约4亿人次,成为全国有影响力的青少年德育品牌。
  一、“五好小公民”主题教育读书活动伴随了亿万青少年健康成长
  全国青少年“五好小公民”主题教育活动规模大,参与面广,从小学、初中到高中,参加活动的青少年从最初的每年150万人次逐年递增到2017年的5,000多万人次,是教育部关工委每年重点推动的青少年德育品牌活动。
  “五好小公民”主题教育读书活动与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主旋律高度一致,坚持以青少年为主体,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引领青少年成长。活动既有家国情怀的宏大主题,如“我的祖国”“美丽中国 我的中国梦”“复兴中华 从我做起”;又有贴近青少年的生动话题,如“我是90后”“少年向上 真善美伴我行”“珍爱生命 健康成长”。
  20年来,“五好小公民”主题教育读书活动一年一个主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同时,根据青少年特点,注重开展生活化、故事化、情景化、艺术化、人格化的活动,润物无声,取得了显著的育人效果。
  缪应江,现就读于云南中医学院三年级。他14岁患肌肉萎缩症,面对病痛,勇敢坚强,参加“五好小公民”主题教育读书活动,获得演讲比赛一等奖,课堂内外杂志社为他提供了大学四年学习生活費用。有感于此,缪应江组织大学生社团进入山区农村,到麻风病山村做志愿者,力所能及地做公益,献爱心。
  余梦雅,在安徽省淮南第二中学就读期间,参加了“五好小公民”主题教育活动,结识了不少来自边远地区的同龄学生,逐渐萌发了去边远地区支教的想法。2016年大学本科毕业之后,她来到四川省松潘中学,成为一名支教志愿者,在给孩子们上生物课的同时,也带给他们精彩的山外世界。
  苏比努尔,现就读新疆财经大学二年级,在2014年第17届“五好小公民”主题教育活动中,还在读高二的她从民族团结的角度,做了题为“用我手 现我心 美新疆”的演讲,深受好评。除了苏比努尔,每一届的“五好小公民”主题教育活动,都有许多来自少数民族地区的青少年,他们用生动感人的事例,描绘着中华民族团结繁荣的美好明天。
  读书润心田,实践增才干。20年来,“五好小公民”主题教育读书活动,注重知行结合、学用统一,在立德树人、为党和国家培养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上,发挥了巨大作用。
  二、“五老”的政治优势和示范作用是推动“五好小公民”主题教育读书活动持续开展的关键
  20年来,随着“五好小公民”主题教育读书活动的开展,各级教育关工委不断创新组织形式,突出建设以“五老”(老党员、老专家、老教师、老战士、老模范)为主体的关心下一代工作队伍。“五老”充分发挥爱教育、懂教育、乐教育的优势和特长,宣传和发动基层参与,指导学生阅读、征文、演讲、参与实践活动,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为活动长期顺利开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杨蕴玉,20世纪30年代即参加革命工作,曾是太行山革命老区第一位女县委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她先后担任全国妇联书记处书记、教育部副部长等职务,退休后担任教育部关工委副会长、顾问,致力于关心下一代工作。1998年第一届“五好小公民”主题教育读书活动,已79岁的她全程参与,在40℃高温下为夏令营的青少年讲述亲身经历和她所见证的英雄事迹,激励同学们好好学习,努力奋斗。直到现在,98岁高龄的杨蕴玉老人依然十分关心“五好小公民”主题教育活动。
  任贤,湖南省冷水江市教育局关工委主任,现已80岁高龄。退休20年来,任老一直致力于推动“五好小公民”主题教育活动,走遍了冷水江市的中小学校,每所学校有多少留守儿童、多少单亲孩子、多少困难家庭孩子……他都一一记录,跟踪关怀。
  陈恩禄,重庆市巴南区界石镇中小学关工委副主任,今年已89岁高龄。20余年来,陈恩禄跑遍了界石镇所有村校和乡镇中小学,写下了351篇共约100万字的演讲稿, 作了800多场专题报告,受教育者达22万多人次。他曾经先后4次到一所只有14名学生的村校讲课。陈恩禄说:“共产党员永不退休!”
  无私奉献的“五老”还有原教育部关工委主任邹时炎、湖南大学关工委丁克俊、湖北当阳退休教师郑琦、内蒙古阿拉善盟教体局关工委朱惠民……他们高尚的家国情怀、深邃的人生思想、丰富的革命工作经验,是“五好小公民”主题教育活动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三、“五好小公民”主题教育读书活动是探索青少年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五好小公民”主题教育读书活动始终围绕青少年展开,各级教育系统关工委从青少年实际出发,摒弃内容乏味、活动单一的组织形式,避免成人化、概念化倾向,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如演讲、征文、朗诵、书画、摄影竞赛,自编、自导、自演文艺节目,编辑、设计手抄报,开展主题班团队会、国旗下演讲、班级十分钟读书,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观看爱国主义教育影片,聆听英雄模范人物事迹报告,参加志愿者服务队开展社会实践,等等。活动有机地融合在学校教育过程中,高度契合青少年身心成长和思想道德教育规律,远离“假大空”,接地气,有实效,受欢迎。
  20年来,“五好小公民”主题教育读书活动积极探索、创新青少年德育工作,把爱党爱国教育融入青少年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注重青少年身心成长,遵循教育规律,以春风化雨、富有感染力的艺术形式,把美德教育与情感教育、审美教育、学科教育巧妙结合起来,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鲜明的时代特色。
  责任编辑︱李 诗
其他文献
在品德课堂活动化教学中,融情活动化课堂是指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以活动为载体,充分利用情感因素,发掘课堂教学潜力,优化教育教学效果的一种课堂呈现状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追求“融情活动化课堂”,努力让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充满激情与智慧,洋溢着生命活力,成为儿童道德感染的文化气场。  一、融情活动化课堂的价值取向  二十多年的一线教育教学实践,让我切实感受到情感因素在优化德育课堂教育教学效果方面的作用
“成都,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的确如此,只消在成都过几天“巴适”的日子,这座城市古老悠远的积淀就如老酒般在夜色中散发出醇香,保准让你整个人从忙碌焦躁的状态中脱胎换骨,于不觉中收获一身的悠闲和惬意。来成都做客,锦江不容忽略。“濯锦之江、时尚之都、品质之城”是很多人对锦江的印象,也是锦江独有的气质。这种印象和气质,不仅来源于千年穿城而过的濯锦之江和熙来攘往、喧嚣时尚的百年春熙,而且得益于锦江敢为人
相识  打开电脑,向“魔鬼王子”发出好友申请,理由是“共同研究魔兽游戏”。不会不加我吧?心里有些忐忑。等了一会儿,电脑提示“对方已经同意加您为好友”,提着的心定了下来。  我问的第一句话就是:“魔兽这个游戏好玩吗?”  过了一会儿,他回了一句:“好玩,不过要玩好也不容易。”  “那怎样才能玩好呢?”我又问。  他说:“要开采资源、励精图治,将自己的‘国家’发展起来,打造出属于自己的魔兽世界。”  
问:“中小学学生赴境外研学旅行活动”的概念是什么?  答:近年来,中小学学生赴境外参加夏(冬)令营等活动日益频繁,形式也日益多样。为更加准确地反映这种情况,《指南》梳理和归纳了新的活动形式和内容。《指南》所称中小学学生赴境外研学旅行活动是指根据中小学学生的特点和教育教学需要,在学期中或者假期以集体旅行和集中住宿方式,组织中小学学生到境外学习语言和其他短期课程、开展文艺演出和交流比赛、访问友好学校、
12月11日,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成立70周年之际,再度呼吁为生命和未来因冲突、危机、贫困、不平等和歧视而处于危难中的上千万名儿童提供帮助。据悉,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由联合国大会创建,旨在为二战后欧洲、中国和中东的儿童提供援助。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资金全部来自各国政府、民间团体、企业和个人的自愿捐款,其影响力迅速扩大。到1955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已经在90多个国家为儿童开展工作。“展望未来70年,联合国
以核心素养引领教育教学改革?核心素养何以如此重要,居然能担此大任?  因为教育以育人为本,育人首先要解决“培养什么人”的问题,然后才是“如何培养人”的问题。而核心素养所回答的就是未来中国的教育要“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活动、一种促进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工具,必须要有明确与正确的方向,核心素养就为未来教育提供了方向。  2016年是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的元年,关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官方文件将正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延展和体现。如果说以前的“公平”主要指“有学上”,重心在起点,那么现在“公平的发展”则主要指“上好学”,重心在过程。重庆市南开中学经过30年的教育实践,通过整合教育要素,探索出了一条以尊重学生差异为前提,促进学生多元发展为目标的课程体系:即“必修课程—选修课程—自修课程”和“学科课程—活动课程—隐性课程”二者互为补充、相互促进的课程设置体系,为促进教育“过程的公平”提
>>> 策划者说  一个人真正的强健,是包括了“文明其精神”与“野蛮其体魄”二者的。健全人格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目标,而体育有它独特不可代替的作用。梁启超的“少年强”指的就是少年的体魄要强健、身心要健康、思想要奋发向上。蔡元培的“完全人格,首在体育”也同样认为,对青少年个体而言,人格的塑造也需要体育运动来完善。先人这些精辟的论断,虽距今岁月久远,但依然光辉灿烂。  党中央立足于国家民族全局和亿万家庭福
“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教育”这一创新德育模式以其“协同组织教育,丰富儿童人生,合力回报社会”的先进理念,将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落实到日常教育行为中,营造开放、包容、民主并具有人文关怀的教育管理氛围,形成以学校为主体、家长为辅助、社区为补充的协同教育群体,致力于培养具有责任意识、服务意识、阳光心态的特区小公民。  树立愿景 整合资源  “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教育”创新德育模式令学校与家长及社区
2009年11月,我第一次走进青海的大山。经过三四个小时的颠簸,才终于通过一面高扬的五星红旗发现那隐藏在大山深处与世隔绝的一所学校。光秃秃的大山充分显示出这里的荒凉和落后,而稍显平整干净的学校相比之下就显得格外醒目。那些可爱的孩子们,真是柔化了我的心呐!一个个铺满尘土的高原红的“小脸蛋”,紧紧簇拥在我身旁,听着我讲大山外的北京天安门、故宫和长城……看着周围环境的衰败,我的心底感到一种悲凉和伤感,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