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丙胺类兴奋剂所致精神障碍首次发病患者治疗前后认知功能的研究

来源 :中国民康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ylin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苯丙胺类兴奋剂所致精神障碍首次发病(以下简称为首发)患者治疗前后认知功能的变化。方法:对80例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的物质依赖诊断标准的苯丙胺类兴奋剂所致精神障碍首发患者为研究组,给予利培酮(40例,4-6mg/ d)或奥氮平(40例,10-20mg/ d)治疗,共12周。于治疗基线和治疗末评定18项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18)、韦氏记忆量表、连续操作测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并与80名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比较。结果:①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神经心理学测验成绩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P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调查荣复军人及社会患者近年来呼吸道病原菌感染的现状及其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选择和应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对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菌感染情况进行统计,并对病原菌
介绍了国内外部分图书馆开展手持阅读器服务的情况,就涉及的若干版权问题作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通过考察H2O2浓度和作用时间对细胞活力的影响,确定PC12细胞氧化损伤模型的建立条件;通过细胞活力及形态分析,测定牛毛水解物对H2O2致PC12细胞氧化损伤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
以茶皂素为原料,通过胺解反应获得了脱酯基茶皂素。由于脱酯基茶皂素少了两个酯基连接基团的空间阻碍作用,与茶皂素相比,表现出了更强的聚集能力;茶皂素的临界胶束浓度Ccmc和
应用低能氮离子(N+)注入技术对纤维素酶产生菌里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进行诱变选育,在能量为10 keV,注量为150×10^14和200×10^14N+/cm^2的条件下分别筛选得到3株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