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老年人健身方式的研究

来源 :体育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tlovele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6-000-01
  摘 要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居住、医疗等条件逐步得到提高和改善。这些都使得人们的寿命持续增长,人口老龄化也逐渐成为了人类社会发展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并由此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在此背景之下,如何让老年人科学有效地健身成为了当今社会的热门话题。虽然当下老年人健身意识有所增强,能够选择适当的健身活动来锻炼身体,但仍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从自身因素来讲,选择不适合自身的项目锻炼会增加健身的风险;缺乏科学有效的健身指导会使身体机能受损。从外在因素来讲,缺乏适宜老年人健身的场所;没有同伴的陪同,缺乏锻炼的兴趣;家庭或其他因素导致没有时间去锻炼。基于以上问题,要从心理上摆正对于锻炼的态度和对于健身与自身状况的关系,在这个前提之下选择合理的、科学的健身方式才能够使老年人拥有健康的身体和强健的体魄。
  关键词 老年人 健身方式 身体机能
  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分析
  人口学家指出,如果说20世纪是控制人口数量的世纪,则21世纪将会成为全世界对付人口老龄化的世纪。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相对而言,中国又是老年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负担加重,庞大老年群体的养老、医疗、社会服务等方面压力增大,这使得我们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之下,更加要重视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2014年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中指出,2013年老年人口数量已经达到2.02亿,老龄化水平达到14.9%,未来20年平均每年增加1000万老年人。《报告》预测,到2025年和2034年,中国老年人口将分别突破3亿和4亿。在2012的调查中,高龄老年人口为2200万,失能老年人口为3600万,慢性病老年人9700万,空巢老年人口9900万。到了2013年,高龄老年人口为2300万,失能老年人口为3750万,慢性病老年人口1亿,空巢老年人口1亿。在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之下,最直接的问题就是老年人发病率提高,生活不能自理的比重越来越高。老年疾病多为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做好预防和康复两件事情,而预防和康复都离不开合理的老年健身方式。
  二、老年人健身存在的问题
  我国老年人目前的情况属于锻炼为了延年益寿的意识最为强烈,锻炼意识与需求较强,体育活动已经成为城市老年人闲暇娱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从自身因素来讲,选择不适宜的项目锻炼会增加健身的风险;老年人在健身上缺乏科学有效的指导,运动随意性高、效果差。除此之外,缺乏科学有效的健身指导会造成身体机能受损。从外在因素来讲,缺乏适宜老年人健身的场所,规范的老年人健身场所较少导致其健身风险增高。目前,社会上开放的健身设施或是健身房中的健身器材大都不是针对老年人的身体特点而量身定做的,大多数是适合青年人锻炼的,所以老年人在器材的选择上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老年人没有同伴的陪同,就会缺乏锻炼的兴趣。大部分老年人健身方式多以太极拳、散步、健步走这些运动量较低的运动为主,主要目的是增加与周围人群的交流,以排解空虚和孤独感,这类运动对身心调理有促进作用,但是对于改善肌肉骨骼机能等效果微乎其微。
  三、老年人科学的健身方式
  (一)选择适合自身的项目
  随着时间的流逝,老年人的身体机能也在慢慢的退化,这是自然规律,也是每一个人都无法抗拒的。在这个过程中老年人的肌肉力量、耐力、柔韧素质等都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因此,在锻炼中就要首先了解自己的身体状态,选择运动量适中或较低的运动项目来进行锻炼尤为重要,若选择高于自己身体承受能力的健身项目可能会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除此之外,还应多选择有氧运动,避免剧烈运动。有氧运动对于老年人有很好的养生作用,能有效刺激血液循环和呼吸系统,提高心肺功能,从而提高抵抗力,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等。
  (二)多做柔韧性练习
  古语有云,“筋长一寸,寿延十年”。每天做拉伸运动有利于筋络畅通,能预防和治疗各种由于气血不通而产生的顽疾。长期进行柔韧性练习可以改善身体机能,有助于老年人改善气血循环等。
  (三)健身与合理饮食相协调
  老年人会有不同程度上的味觉减退,因此会表现为喜欢吃油腻、刺激的食物,但是这类食物不易消化,应该少食。多以谷物为主,蔬菜为辅,兼顾肉类,这样既清淡又不等于吃素。另外,还要切记暴饮暴食,这样会引起腹胀、腹泻,严重的还会引发其它疾病,要保持少食多餐。在这样的合理饮食之下再搭配科学的健身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EB/OL].http://www.gov.cn/zwgk/2011-09/23/content_1954782.htm.
  [2]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2014)[EB/OL].http://finance.eastmoney.com/news/1365,20140929429405525.html.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6-000-01  摘 要 毽球运动是一项隔网对抗性运动,它是集羽毛球的场地、排球的规则和足球的技术为一体的运动。高校开展毽球运动对学生的身体健康发展和丰富体育教学内容都有深刻的意义。  关键词 成都 毽球 可行性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于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的重视程度越是不足,人们忽视了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对于身心的积极影响作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6-000-01  摘 要 随着大学生群体的扩大,大学生的体质健康、体育态度及行为现状成为备受重视的研究课题。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我校大学生的体育态度,体育行为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当前我校大学生大部分的体育态度基本处于良好水平,即体育态度积极,且体育态度和体育行为有很好的一致性,但体育锻炼现状不是令人满意,这与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6-000-01  摘 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飞速增长使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得到了明显提高,然而我国青少年的健康体质却不容乐观。因此教育部出台相关政策,开展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以期改善这种不良状况。高校作为教育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纷纷开展各种体育运动来响应这一号召。本文通过对阳光体育运动的背景及现状分析研究,提出了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