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术式青光眼术后浅前房的比较

来源 :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g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的青光眼滤过手术后浅前房发生情况,以期找出降低术后浅前房发生率最有效的手术方式.方法对54例69眼青光眼滤过手术后浅前房进行比较分析,术后浅前房按Spaeth分类:小梁切除术采用传统的手术方式,小梁切除合并术中牢固的巩膜瓣缝合加可拆除缝线术(Cohen法).结果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发生率为30.9%,小梁切除合并术中牢固的巩膜瓣缝合加可拆除缝线术后浅前房发生率为11.1%.结论牢固的巩膜瓣缝合加可拆除缝线在青光眼滤过手术中的应用弥补了术后早期滤过过量与滤过不足之间的缺陷,大大降低了术后浅前房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干眼的临床特点,防止误诊的发生。方法对42例(84眼)干眼误诊病人进行临床分析,包括症状、病因、临床检查(泪液分泌试验、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染色的检查)。结果误诊疾
目的探讨空回肠憩室并发症临床特点及原因.方法对36例空回肠憩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病例经腹部X线检查,并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结果回肠憩室31例(86.1%),空肠憩室5例
品德教材设计了许多"问题式"活动,让学生去思考、探究,引导学生探究性学习,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通过善导问题、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质疑问题和解决问题
目的探讨两种药物治疗方案在胰岛素非依赖型的老年人糖尿病治疗过程的合理性.方法通过采用药物经济学的成本-效果分析(CEA)方法比较评价两种药物治疗方案在两组病人治疗过程中
问题探究法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教师应准确把握问题探究的关键,引导学生在问题中探究,在探究中产生问题,使学生在此过程中学会发现问题,懂得如何探究。文章结合教学实
目的比较持续气道正压-压力支持通气(CPAP-PSV)与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压力支持水平(SIMV-PS)两种模式在重度中毒患者机械通气后撤机方法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对照研究方法,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