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言文,既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构建语言能力的基础。文言文的考查向来受到高考语文命题组的重视,试题难度较大,所占分值较高。因此,预测高考文言文考向,有针对性的训练,提升解题能力,对高三学生具有重要意义。
2019年高考,共有3套全国课标卷试题,此外,北京卷、天津卷、江苏卷、浙江卷各一套。综观2019年7套试卷的文言文试题,可以看出以下特点:
◆涵养人文素养
选文内容对象涉及历史上有重要影响的改革家、军事家、文学家等,如贾谊、吴起、汤显祖(江苏卷)等。这些人物或锐意改革,或征战沙场,或醉心艺术,为历史的发展进步作出应有的贡献。以此为题,就是用这些历史人物的责任担当、进取精神影响考生,涵养人文素养,化育青年学子。
◆重视基本考查
文言文基础知识的考查,在试卷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全国3套新课标试卷除考查断句、文化知识、理解文意外,利用10分的翻译题进一步加大对文言文词语、句子、语气、修辞等方面的考查。北京卷、天津卷、江苏卷等则直接考查实词、虚词等基础型考点。
◆题型相对稳定
文言文阅读题型相对稳定,总体上看多采用客观题、主观题相搭配的方式考查,从数量上看,客观题多于主观题。全国3套新课标试卷相对稳定,坚持近年来三客观、一主观的题型格局。北京卷、浙江卷、天津卷、江苏卷等,都采用客观、主观题型搭配考查,比例各有不同,与2018年高考试题相比,都保持了相对的稳定。
命 题 预 测
教育部考试中心语文科命题秘书张开在《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语文科考试内容改革实施路径》一文中,就文言文考查的意义指出“显示了积淀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发挥着涵养人文素质、提升文化自信的积极作用”;关于文言文的考查内容指出“熟悉掌握常用文言实词、虚词及古汉语词类活用的一般规则和常见的特殊句式,能准确理解文意,正确标点古代诗文,并能将古代诗文准确地翻译成现代汉语的规范表达”。由此可见,2020年高考文言文的选文,仍然围绕“立德树人”“涵养人文素质、提升文化自信”的目标,选取忠臣、良将、循吏等承载着优秀传统文化的文言文。命题着眼文言文基础知识的考查;主要考查理解、分析、概括能力;题型继续采用“客观 主观”的模式。在教育部考试中心指导下命制的2020年山东省、海南省高考模拟试题,文言文部分出现了融入分析、概括能力的主观题,这种变化值得关注。
解 题 指 导
1.断句题——根据语意,着眼结构。
断句要在理解句子大意的前提下进行,参考句中的专有名词、话语称谓、文言虚词,特别是句子结构断句,对选项断句情况逐一排查,排除误断之处,确认断句正确项。
下面是2019年高考3套全国课标卷设错情况,供同学们参考。
(1)主谓之间设错。
吴廷尉/为河南守 (2019年高考全国课标Ⅰ卷第10题A项)
(2)动宾之间设错。
①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2019年高考全国课标Ⅱ卷第10题A项)
②而君用起则是/弃卫
2019年高考,共有3套全国课标卷试题,此外,北京卷、天津卷、江苏卷、浙江卷各一套。综观2019年7套试卷的文言文试题,可以看出以下特点:
◆涵养人文素养
选文内容对象涉及历史上有重要影响的改革家、军事家、文学家等,如贾谊、吴起、汤显祖(江苏卷)等。这些人物或锐意改革,或征战沙场,或醉心艺术,为历史的发展进步作出应有的贡献。以此为题,就是用这些历史人物的责任担当、进取精神影响考生,涵养人文素养,化育青年学子。
◆重视基本考查
文言文基础知识的考查,在试卷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全国3套新课标试卷除考查断句、文化知识、理解文意外,利用10分的翻译题进一步加大对文言文词语、句子、语气、修辞等方面的考查。北京卷、天津卷、江苏卷等则直接考查实词、虚词等基础型考点。
◆题型相对稳定
文言文阅读题型相对稳定,总体上看多采用客观题、主观题相搭配的方式考查,从数量上看,客观题多于主观题。全国3套新课标试卷相对稳定,坚持近年来三客观、一主观的题型格局。北京卷、浙江卷、天津卷、江苏卷等,都采用客观、主观题型搭配考查,比例各有不同,与2018年高考试题相比,都保持了相对的稳定。
命 题 预 测
教育部考试中心语文科命题秘书张开在《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语文科考试内容改革实施路径》一文中,就文言文考查的意义指出“显示了积淀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发挥着涵养人文素质、提升文化自信的积极作用”;关于文言文的考查内容指出“熟悉掌握常用文言实词、虚词及古汉语词类活用的一般规则和常见的特殊句式,能准确理解文意,正确标点古代诗文,并能将古代诗文准确地翻译成现代汉语的规范表达”。由此可见,2020年高考文言文的选文,仍然围绕“立德树人”“涵养人文素质、提升文化自信”的目标,选取忠臣、良将、循吏等承载着优秀传统文化的文言文。命题着眼文言文基础知识的考查;主要考查理解、分析、概括能力;题型继续采用“客观 主观”的模式。在教育部考试中心指导下命制的2020年山东省、海南省高考模拟试题,文言文部分出现了融入分析、概括能力的主观题,这种变化值得关注。
解 题 指 导
1.断句题——根据语意,着眼结构。
断句要在理解句子大意的前提下进行,参考句中的专有名词、话语称谓、文言虚词,特别是句子结构断句,对选项断句情况逐一排查,排除误断之处,确认断句正确项。
下面是2019年高考3套全国课标卷设错情况,供同学们参考。
(1)主谓之间设错。
吴廷尉/为河南守 (2019年高考全国课标Ⅰ卷第10题A项)
(2)动宾之间设错。
①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2019年高考全国课标Ⅱ卷第10题A项)
②而君用起则是/弃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