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基础考查涵养人文素养

来源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arcu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言文,既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构建语言能力的基础。文言文的考查向来受到高考语文命题组的重视,试题难度较大,所占分值较高。因此,预测高考文言文考向,有针对性的训练,提升解题能力,对高三学生具有重要意义。
  2019年高考,共有3套全国课标卷试题,此外,北京卷、天津卷、江苏卷、浙江卷各一套。综观2019年7套试卷的文言文试题,可以看出以下特点:
  ◆涵养人文素养
  选文内容对象涉及历史上有重要影响的改革家、军事家、文学家等,如贾谊、吴起、汤显祖(江苏卷)等。这些人物或锐意改革,或征战沙场,或醉心艺术,为历史的发展进步作出应有的贡献。以此为题,就是用这些历史人物的责任担当、进取精神影响考生,涵养人文素养,化育青年学子。
  ◆重视基本考查
  文言文基础知识的考查,在试卷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全国3套新课标试卷除考查断句、文化知识、理解文意外,利用10分的翻译题进一步加大对文言文词语、句子、语气、修辞等方面的考查。北京卷、天津卷、江苏卷等则直接考查实词、虚词等基础型考点。
  ◆题型相对稳定
  文言文阅读题型相对稳定,总体上看多采用客观题、主观题相搭配的方式考查,从数量上看,客观题多于主观题。全国3套新课标试卷相对稳定,坚持近年来三客观、一主观的题型格局。北京卷、浙江卷、天津卷、江苏卷等,都采用客观、主观题型搭配考查,比例各有不同,与2018年高考试题相比,都保持了相对的稳定。
  命 题 预 测
  教育部考试中心语文科命题秘书张开在《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语文科考试内容改革实施路径》一文中,就文言文考查的意义指出“显示了积淀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发挥着涵养人文素质、提升文化自信的积极作用”;关于文言文的考查内容指出“熟悉掌握常用文言实词、虚词及古汉语词类活用的一般规则和常见的特殊句式,能准确理解文意,正确标点古代诗文,并能将古代诗文准确地翻译成现代汉语的规范表达”。由此可见,2020年高考文言文的选文,仍然围绕“立德树人”“涵养人文素质、提升文化自信”的目标,选取忠臣、良将、循吏等承载着优秀传统文化的文言文。命题着眼文言文基础知识的考查;主要考查理解、分析、概括能力;题型继续采用“客观 主观”的模式。在教育部考试中心指导下命制的2020年山东省、海南省高考模拟试题,文言文部分出现了融入分析、概括能力的主观题,这种变化值得关注。
  解 题 指 导
  1.断句题——根据语意,着眼结构。
  断句要在理解句子大意的前提下进行,参考句中的专有名词、话语称谓、文言虚词,特别是句子结构断句,对选项断句情况逐一排查,排除误断之处,确认断句正确项。
  下面是2019年高考3套全国课标卷设错情况,供同学们参考。
  (1)主谓之间设错。
  吴廷尉/为河南守 (2019年高考全国课标Ⅰ卷第10题A项)
  (2)动宾之间设错。
  ①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2019年高考全国课标Ⅱ卷第10题A项)
  ②而君用起则是/弃卫
其他文献
议论文的魅力不在“事趣”,而在“理趣”。“理直”才能“气壮”,“理透”才能“文斐”。但有些学生在议论文写作中热衷于举例子、讲故事,而不去说理。有的虽然说了理,却不能把“理”说清楚,更不能说通透。怎样才能突破“说理”这一瓶颈呢?笔者根据多年参加高考阅卷的经验,结合中学生的写作实际和认知水平,归纳出两条切近的路径。  一、以直接经验说理  “人是一棵会思想的苇草。”(帕斯卡尔)所以,人们常常能够从亲身
摩洛哥的菲斯古城,有九千多条基本上分不出来区别的阿拉伯街巷。  在这座两千多年的古城里,没什么稀奇古怪的事是值得当地人觉得稀奇古怪的。  庭院里饲养山羊当碎纸机的作家,有人传说他是第一个实现了意识融合的无性别人。养着十二个黑人管家的英国老妇,在市区不远处的海里买了一座连电力都没有的小岛,每年只来一个月,没人知道那个岛上发生着什么,但海岛会定期像细胞般寸寸分裂。这些街巷间的世俗生活里也隐藏着阿联酋公
2016年3月,最大的科技新闻莫过于人类棋手在围棋人机大战中惨败:谷歌的人工智能软件AlphaGo在对围棋世界冠军李世石的比赛中,以四比一取胜。其实早在2015年,AlphaGo已经以五比零的战绩击败了欧洲围棋冠军樊麾。由于围棋的可能下法太多了,通常认为计算机难以运算,所以这次电脑对人脑的胜利极大地震惊了人类。  神秘莫测的AI  围棋的算法数量是2.08X10^170,比宇宙中所有原子数量(10
那小小的瓷碟里,竟品出了海的包容、天的曠远、地的辽阔。难尝尽的是食物千味,吃不完的是人生百态。  ——白落梅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千百年来,“民以食为天”令无数权贵宠臣、文人骚客、民家百姓竞折腰。让我们夹起木筷,从胃开始,品味中华,读懂中华。  民以食为天。美食不仅仅是山珍海味,地方名菜,也可以是妈妈做的家常菜,甚至是街边的小吃。凡是吃前期待,吃后回味的,都可以称其为美食,它不仅仅是味觉的享受,更
茶靡花开,是谁在敲钟,敲开心灵之窗,瞥见佛光?  是经典,拨开那尘封的岁月,穿透身前厚重的雾霭,带着耀眼的光芒,敲开心灵之窗。  人类的发展,在历史的滚滚长河之中翻腾。历史的脚步浩浩荡荡,带着一阵阵呼啸的风,掩埋着尘埃的记忆。而经典则闪着它独特的光,在漫漫黄沙之中,孕育着它特有的宁静与美丽。  携经典之手,触摸历史的温度。有人说,世界上最快的,是人遗忘的速度。或许人们只是纯粹地无法记忆历史,而经典
现实扭曲力场  现在轮到你进入太空了。扣好头盔,你发现自己置身于气闸舱中。身体轻轻地向前飘动,气闸舱门无声地滑开,前方是一间无重力绝尘室。快飘到天花板时,你下意识地低了低头,面罩外,你的双手缓缓撑住天花板作为缓冲。又以游泳的姿势穿过几个房间后,你终于置身于太空中了。没有地板,没有墙壁,没有天花板,只有冰冷、空虚、令人生畏的黑色虚空和四面八方的星辰,以及这个荒废的太空站飘浮的残片。  有那么一刻,你
写作教学要改变以往重语言、轻结构,重真实、轻想象的弊病,要引导学生善于表达,加强剪报、摘抄等练笔。课前演讲、时文品评、课外阅读,可广开写作教学之路,也是“激发创造思维,绽放写作奇葩”的重要途径。   [打破僵化的思维模式]  僵化的思维模式脱胎于死板的应试对策。学生只需掌握几种答题的技巧,就能取得过得去的成绩。于是学生每天沉浸在题海中,成了刷题的机器。老师们也成了“戴着镣铐跳舞”的被动舞者。
2019年高考全国卷Ⅱ作文题,契合新课标和新教材“任务群”理念,形式让人耳目一新。我们先回顾一下这道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19年,民族危亡之际,中国青年学生掀起了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1949年,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新中国青年投身于祖国建设的新征程。1979年,“科学的春天”生机勃勃,莘莘学子胸怀报国之志,汇入改革开放的时代洪流。2019年,青春中国凯
以“家”为主题的征文有很多,但征文的背景不同,对内容的要求也不同。这次征文的背景是“祖国颂”(爱我中华——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教育活动,这个背景明确告诉我们,我们要写的“家”是与“国”联系在一起的。  “国”这个命题,比较抽象,“国”的形象是要靠一个一个的“家”来呈现的,以“家”来表现“国”,这就很具体了。“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国”的物质面貌和精神面貌都可以透过一个一个的“家”表现出来
编者按:本期《黄河对话》的“话题”,是由作家郭万新的《耕读世家》说开去,谈家族史与乡村史的融合及纪实文学创作。《耕读世家》系万新最新的一部纪实力作,2015年12月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历经作者3年采访,旨在真实记录数百年的家族沧桑史,以典型的中国故事传递中国人梦想依旧的乡愁。正如他的名字,该书的出版意味着他崭新的“蜕变”,走出塞北马邑,成为山西文坛的一匹骏马。  何南(作家、诗人,以下简称“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