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影像系统中的城市景观

来源 :人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h010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真实影像系统是一个关于历史和现实时段的理论范畴,并不包含对描述未来事件的性质判断。[1]电影作为时空一体的视听综合艺术,空间的重要性自然不容忽视。法国电影理论家安德烈巴赞曾指出:“电影的完整性在于它是真实的艺术,其真实的范畴包括表现对象的真实、可见空间的真实和叙事结构的真实,其中以可见空间的真实为最重要”[2]。真实影像系统就是建立在一般现实逻辑层面上对电影空间进行的一种判定,真实影像系统也是电影中最为普遍的以及类型化最为广泛的。那么通过观看近期电影《撒娇女人最好命》中对彭浩翔导演作品中的城市景观有了特殊的感受,从真实影像系统中空间的建构出发,以香港导演彭浩翔为例,首先通过他早期作品中的香港城与人,其次通过真实影像系统的特征论述彭浩翔电影中的空间影像,从真实空间到影像空间的阐释以及其电影中的空间属性。总体来说,以真实影像系统为理论基础,以彭浩翔的电影作品为例探讨真实影像系统中的城市景观。
  关键词:真实;影像系统;彭浩翔;香港
  中图分类号:J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2-0211-02
  一、真实影像系统
  在《电影学原理》这本书中的第三章“影像系统性质论”中对其作出了详细的解释。我们把一部电影的叙事机制在一般现实逻辑层面上所形成的审美价值判断,作为划分影像系统的性质标准[3]。那么根据这个标准,电影作为影像系统被划分成了七种类型,那么“真实影像系统”就是其中之一。真实影像系统的根本标志就是从一般现实逻辑层面上判定,影像系统内部的叙事机制在社会中是完全可能的得以发生的事件[4]。那么也就是说,真实影像系统是完全符合现实生活中的一般逻辑,对于电影来说,就是大众所普遍能接受的影像,并且是最能贴近大众现实生活或者知识结构的。那么从导演本身来说,真实影像系是最能通过电影语言直接表达自己的文化背景,社会经历或者是潜意识的。
  二、真实影像系统中的时空环境机制的真实
  1.真实影像系统的三大特征。真实影像系统的三大特征分别是叙事机制的真实,人物的真实以及时空环境机制的真实。这三大特征也是真实影像系统内部基本的本质和要求[5]。在这里叙事机制的真实所指的是电影中的叙事是有一定的历史背景,或者是社会的真实实践。在观影之前,不需要观众对影片有大量的前理解或者对某种特殊文化有理解的能力。例如谢晋导演的电影《芙蓉镇》或者斯皮尔伯格的《辛德勒名单》。这一类是通过历史事件进行改编的,并且受众对此有一定的诠释力和承受力。另外一类是像彭浩翔导演的青春时尚的爱情片类似于《撒娇女人最好命》,基于基本真实叙事机制之中,付诸于真实环境。这个讲述的是发生在上海的青梅竹马的张慧(周迅饰演)和恭志强(黄晓明饰演)的爱情故事。这个叙事本身虽不是历史事件也不是社会事件的改编,但是是建立在一般现实逻辑层面的故事,是普通大众都能很容易的引起共鸣的故事。
  其次是人物的真实,在影片中人物不是神话影像系统中的“仙女”也不是武侠电影中的“侠女”,就是发生在我们身边周围的,大众当中真实的人物,只不过在影片中是“你,我,他”的缩影,贴近我们的一般现实生活。例如《芙蓉镇》中芙蓉镇青年就是一定时期中的具有代表性人物的故事,人物在这里就是那个时期真实影像系统中的真实的人物。
  最后就是时空环境机制的真实。时空环境是指电影中的场景或者说是时空的所指。例如《撒娇女人最好命》中的时空环境虽然在不断变化,但是故事发生在上海,那么上海就是影像中时空环境机制的所指。上海就是我们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的一座城市,上海(Shanghai),简称“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直辖市之一,中国国家中心城市,中国的经济、金融中心,繁荣的国际大都市。 上海市地处东经120°52′至122°12′,北纬30°40′至31°53′之间,位于太平洋西岸,亚洲大陆东沿,中国南北海岸中心点,长江和黄浦江入海汇合处[6]。所以说这就是环境真实性最好的体现,区别于特殊影像系统中的空间。例如《盗梦空间》中的城市,以及《去年在巴马里昂》中所指涉的城市。在这类电影当中,其空间就是虚拟的或者是数字空间,现实生活中无法真实存在的,再或者是导演脑海中的想象空间。
  这三大特征构成了真实影像系统的内部结构,本论文重点讨论真实影像系统中的空间的建构,空间是建立在一定叙事基础之上的,那么在空间建构中的城市景观也有着特殊的意义。作为一种视听艺术结合的大众媒体,电影的叙事是一定存在一定空间范围的,画面的存在是一种完美的空间能指,它是电影创作者通过对故事的理解、情节的把握、空间的多层面感知,从而展现出对历史、社会、政治、文化等广阔深蕴的空间层面,这是真实影像系统中电影空间叙事的独到魅力。
  2.真实影像系统中时空环境机制的空间建构。电影作为一种视听综合一起的一种艺术,空间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法国电影理论家安德烈巴赞曾指出:“电影的完整性在于它是真实的艺术,其真实的范畴包括表现对象的真实、可见空间的真实和叙事结构的真实,其中以可见空间的真实为最重要”[7]。同时他强调电影的真实与空间的真实性息息相关。“当然不是题材的真实性或表现的真实性,而是空间的真实性否则活动的画面就不能构成电影”[8]。这就是所说的电影是在一定真实空间基础之上的,那么在真实影像系统中的影像空间是一种实体,这个实体又是空间叙事的内容,就比如《撒娇女人最好命》这部电影当中,故事从上海发生到台湾这是一个空间的转换,但是这个空间又是叙事的一个载体,彭浩翔的故事以及人物通过真实可感的空间变化来帮助剧情的发展。那么城市的作用就在这里体现出来的,城市景观是时空环境叙事当中不可或缺的一个要素,任何一部影片都离不开城市这个概念,那么这是以真实影像系统的电影性质论出发,以彭浩翔导演的片子为例,阐释时空环境中真实的城市景观。
  三、彭浩翔早期作品中的香港城与人
  彭浩翔出生于1973年9月22日,2001年拍摄首部长片《买凶拍人》,2003年凭借《大丈夫》获得金像奖最佳新晋导演。近年作品包括《公主复仇记》《青春梦工场》《伊莎贝拉》《出埃及记》《破事儿》《维多利亚一号》。2010年,彭浩翔用15天拍出自己的里程碑式作品《志明与春娇》,描述了一个因吸烟而结识的两个普通香港小青年的爱情故事,并获得金像奖最佳编剧。自《志明与春娇》影片中的空间从香港搬到了“北京”,从城市景观变化的角度来说是一个分界线,所以在本文中特指《志明与春娇》之前的影片统称为彭浩翔的早期作品。   1.《买凶拍人》中的“导演情节”。彭浩翔没有上过专业的电影教学课程,可以说他就是一个地道的电影影迷 ,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勤奋以及对电影的热爱走到了今天。我们可以通过他早期的电影作品中看到,不拘一格的拍摄手法以及独特的影像视角,加入黑色幽默的元素被称之为“鬼才导演”。《买凶拍人》讲述的是一个电影狂热爱好者和一个杀手在杀人的时候要拍摄下来过程给雇主看的影片。电影的主角是一位导演身份,可以把一场杀人案拍摄成一个恐怖的悬疑的甚至是有影像风格的片段。然后在影片最后还是嘲笑了“制片人”和“监制”一把。在影片中所谓电影的投资方和监制最后双双入狱,这是作为一个有电影报复的有梦想的导演的最有力的驳斥。这部影片拍摄于2001年,这部影片很好的诠释了香港是个地小人多的拥挤的都市,人一挤就自然有摩擦,有摩擦就衍生仇恨,有仇恨的地方,就需要杀手。因此,杀手就映射了城市空间的拥挤和复杂。并且通过一个这样黑色离奇的故事,也不同程度上展现了人物内心的写照。
  在电影当中,彭浩翔的电影中并没有拍摄出一些特别有标志性的城市景观来展现影片的地域,比如在《买凶拍人》当中肮脏的街角,拥挤的酒吧以及有着地域特色的茶馆,还是可以通过所映射出的城市文化使观众对其有一个了解。
  2.一个女人的复仇《公主复仇记》到众多女人复仇的《出埃及记》。《公主复仇记》拍摄于2004年,讲述的是Ken(吴彦祖饰演)的前女友阿贞(阿娇饰演)找到Ken的现女友周筱兰希望她能帮助自己复仇,因为Ken在和阿贞分手以后把阿贞的裸照放到了网上。但是在影片结尾发现这一切原来是阿贞对Ken和他分手以后自导自演的复仇计划。2007年,《出埃及记》上映,这个电影讲述的是片讲述的是数名女人因不忿世上的负心汉,组织起来,以女厕为聚集地,讨论杀死坏男人的计划,最后原本相爱的一个家庭中,女主人也杀死了自己的老公为结局。有人说这两部片是一脉相承的,我们暂不讨论影片的社会性和思想性。我们从城市空间的建构来解读这两部影片。
  我们可以在在这两部影片中看到,彭浩翔善于观察香港城市中的边角,例如《公主复仇记》中肮脏的居民楼,在昏暗的狭窄的居民楼中给我们呈现了一个拥挤的香港。以及在阿贞闯红灯之后被警察追的片段,城市的街景在这一路的逃跑中给观众了直观的印象,高楼林立,街道狭窄,道路坡度陡等等,这都是城市景观的再现。2004年是香港回归的7个年头,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社会形态无时无刻在发生着变化,城市中的影像也从侧面暗反应着香港人的社会以及文化。再如《出埃及记》当中男女主角居住的楼房,以及关炳文(张家辉饰演的一个街头混混)居住的海边的破铁房子。我们可以从这些画面中呈现的“城市”对香港有一个直观感受。这部片子拍摄于2007年,是香港回归的第十年。这两部影片都有关于背叛,这也是从作为一个香港导演身份认定的问题出发,电影中的城市景观或隐晦或直白都有暗示和隐喻。不论是宏观而言的香港社会的公共空间,或是对个人化而言的家庭及人际、人伦关系的刻画和思考,彭浩翔电影中的空间都承载着重要的文化阐释功能,强烈流露出香港本土意识。
  3.《伊莎贝拉》中的澳门印象。影片讲述的是,1999年,澳门回归祖国四十八天前。警官马振成(杜汶泽饰演)在酒吧带女孩张碧欣(梁洛施饰演)回家过夜并且发生了一夜情。但是张碧欣却是他的女儿,在不断的摩擦和碰撞过程中,两个人努力的拾回家庭的温暖,但是希望最终破灭。影片拍摄于2006年,这次,在彭浩翔的作品中,故事发生在澳门,和以往的香港不同。那么其实电影中的城市影像背后是有文化,社会,以及个人之间是有关系的,空间的展现以及刻画是对自身城市形象以及文化身份的自我指涉。电影中的张碧欣就是一个没有母亲的人,母亲死了之后投奔父亲,但是却有着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和困难,这就是说作为一个香港导演经历了97香港回归之后的心理状态。
  在真实影像系统中,彭浩翔影片中真实的叙事机制给时空环境机制的真实提供了很大的可能性,因为虽然说在叙事的过程中有很多的隐喻和指涉,但是还是无法脱离真实时空环境机制的事实存在。“可以看到电影艺术的创作史实:创作主体不满足于仅仅是对事件的叙述,也不满足于在叙述过程中用叙述方式,叙述态度去影响受众对事件的评价,而试图用一种视觉形象或听觉形象来直接负载自己对事件的理性结论,这就是象征在真实影像系统中作为局部修辞手段的存在。”[9]在黄琳老师的《电影学原理》中对真实影像系统中的象征做出了解释。彭浩翔的电影中对城市景观的象征和隐喻丰富了其内涵和意义。那么彭浩翔影片中所展现的空间位置的变化又丰富了叙事机制的真实。例如在影片中有台词说“回归了,你以为还和以前一样么?”,“葡萄牙人是做海盗的”。城市选择在澳门,故事发生在澳门,1999年澳门回归又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事件。那么时空的环境机制和叙事机制就极度的吻合。“电影中的时间性确实必须建立在空间上,由此置入叙事之内”,时空关系表现的多样性,又使电影叙事变得层次丰富而更有表现力[10]。城市景观在这部电影中就成为了不可或缺的地位,或者说是一种叙事手段。导演通过澳门中的街景来告诉观众这是电影中故事的发生地,通过街景,小吃店以及居住的环境来展现人物的心理,例如电影中绿色的墙是澳门电影的色调,以及马振成家中凌乱的房间表现了一个极度不安的恐慌状态。电影文本为什们呈现了一种城市想象的空间,这个空间“不但实践了作者内在自我对城市的经验,同时也折射了社会,文化种种外在因素对他的撞击和启发”[11]这一点和《电影学原理》书中所言一致。在这里“城市景观”作为了一种隐喻和象征,是导演以及整个叙事结构的第三者的所指。
  四、总结
  没有经历过香港七九电影新浪潮的彭浩翔,在影片创作上没有拘泥一格,他的电影一贯以细腻的情感和轻快的叙事风格透露出深刻的人文关怀,把历史、社会事件与生活琐碎进行融合。透过影像作品的真实影像空间的呈现,不管是从他早期作品中的城市印象以及自我意识的表达,都代表了着新一代香港电影人的魅力和不同。彭浩翔以个人的记忆为核心,从城市空间的变化带来电影中人物命运的变化,以我们最为平凡生活片段,揭示电影的城市空间折射出不同的“城市故事”和“城市想象“。
  影像风格可以怪诞但是亲近人们的生活,叙事明快又不乏技巧,在真实影像系统中,彭浩翔的城市空间的建构给我们带来了新的视觉印象,不仅丰富了叙事机制,同时也刻画了时空环境机制的真实性。并且以彭浩翔的电影为例,主要探讨了以城市空间中的本土意识探讨和空间变迁带来的人物命运以及虚实线索的变化为主体,分析电影当中香港城市空间、人文环境以及地域政治,企图通过真实影像系统中影像空间背后所展示的城市形象及边缘群体群像中所折射的更深层次的含义。
  参考文献:
  [1]黄琳.电影学原理:重庆大学出版社[M],2013:80
  [2]法.安德烈巴赞:电影是什么崔君衍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7:19.
  [3]黄琳.电影学原理:重庆大学出版社[M],2013:80
  [4]黄琳.电影学原理:重庆大学出版社[M],2013:80
  [5]黄琳.电影学原理:重庆大学出版社[M],2013:80
  [6]百度词条
  [7]法.安德烈巴赞:电影是什么崔君衍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7:19.
  [8]法.安德烈巴赞:电影是什么崔君衍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7:19.
  [9]黄琳.电影学原理:重庆大学出版社[M],2013:82
  [10]满倩倩《性别视阈下的影像空间叙事--以李玉电影为研究对象》.16
  [11]董启章.城市的现实经验与文本体验[M].香港文学与文化研究.伦敦.牛津大学出版社,2001;343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语文是学习更高级别语文知识的基础。在小学阶段,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掌握方法技巧,对今后的学习有着重要帮助。但是,小学生的认知有限,语文老师在教学时,需要将知识和生活联系在一起,即所谓的生活化教学,让学生更显而易懂地去接受语文知识的洗礼。  关键词: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多姿多彩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2-0112-0
期刊
摘要:不可置否,有关“社会治理”的研究由来已久,但直至十八届三中全会才将这种研究推向高峰。一时间,社会治理成为学术界的热点话题,与之相关的研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随之而来的是,多样化的论点充溢着学术界。然而,本文认为,谈社会治理,将不可避免地论及社会冲突与社会维稳。根源在于,三者间具有共变性:社会治理理念决定社会维稳机制的类型,社会维稳机制的类型反映社会治理理念的合理性;社会维稳机制的类型影响冲突事
期刊
摘要: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现有少数民族约55个,多居住偏远之地,经济欠发达,基础教育阶段英语底子薄弱,在本科预科教育阶段英语听、说、读、写、译五种能力都有待提高。本文针对我国少数民族本科预科学生英汉互译的常见错误,以信“达雅理”论为指导,探索其英汉互译能力养成途径。  关键词:少数民族本科预科英汉互译信达雅;能力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
期刊
摘要: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子和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分别是东西方启发式教学的两大创始人。本文就孔子启发式教学和苏格拉底“产婆术”进行对比,找寻二者的异同。  关键词:孔子;启发式教学;苏格拉底;产婆术  中图分类号:B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2-0134-01  启发式教学的东西方两大源头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春秋时期鲁国人,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
期刊
摘要:认为在跳远技术教学中,必须要重视踏板的准确性,并形成动作的定型,否则往往会导致踏板的失败。为此,本文通过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对成都体育学院院队跳远运动员的跳远踏板准确性的训练进行研究。  关键词:跳远;踏板准确性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2-0148-01  依据项群理论,跳远属于体能主导类快速力量性项目,跳远的完整技术有助跑、起跳、腾
期刊
摘要:高校学生党支部党员教育直接关系高校学生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发挥成效,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党员群体是大学生中的先进集体,是学院学生工作的有力助手,党员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部分。长江大学管理学院在实际工作中十分重视发挥党支部的育人功能,对党员教育进行了一系列的积极探索。  关键词:高校;学生党支部;党员教育  中图分类号:D2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期刊
摘要:当前,高校党建工作面临诸多机遇和挑战。文章提出围绕“精准扶贫”提升高校党建工作水平,突出高校文化辐射作用,以“文化帮扶”为切入点,扎实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进而凸显高校党建新成效,带动和促进高校党的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  关键词:高校党建;精准扶贫;文化帮扶  中图分类号:D6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2-0171-02  习近平总
期刊
摘要:从《追击者》到《黄海》,罗宏镇总是能直击不为人知的人性深处,真实事件改编的题材更加能反应出一个国度深刻的社会性和民族文化特征。影片《黄海》中的歇斯底里让人看得揪心,看得绝望,而在影片背后体现出的韩国民族文化心理也正是我们值得探讨的地方。本文将从影片《黄海》出发,探讨其中体现的韩国民族文化心理,进而对韩国电影中的文化表征做进一步梳理。  关键词:《黄海》;“恨”文化;同源异化;极端主义  中图
期刊
摘要: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实行公营台和私营台并行双轨制的国家。它公商并举的广播电视体制为许多国家所效仿。深入了解和研究英国的广播电视体制及其运行机制,对于强化我国的广播电视公益事业和壮大广播电视产业都是大有裨益的。本文着眼于英国广播电视双轨制的发展历程,着重分析其对于英国广播电视事业的现实影响。  关键词:英国广播电视;双轨制;BBC;ITV  中图分类号:G229.5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地缘与亲缘关系让中泰两国之间的交往密切,特别是西双版纳与泰国同属于南传佛教文化区,使得双方的佛教文化交流形式多样而频繁。佛教仪式是佛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重要的南传佛教传统节日,泰国与西双版纳间,政府官方层次的布施袈裟仪式则具有更加深刻的意义。  关键字:南传佛教;宗教仪式;布施袈裟;西双版纳;泰国  中图分类号:B9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2-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