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语言学习运用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st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材分析】
  本文节选自古典名著《红楼梦》,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人物描写一组”中的第三个小说选段。本片段重点写的是“凤辣子”初见林黛玉的场景,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复杂鲜活的人物形象。本文的人物语言描写极具特色,处处彰显“心口误差”的语言表达方式。学生只有联系人物说话时的动作、神态和当时的场景,才能准确体会人物内心的真实意图,进而准确把握人物形象。
  小说教学内容的确定应该既抓住语文学科本质,又体现文学作品的特点。结合本单元训练重点“感受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写作中学习运用”,我们应把“品读人物语言,感悟其复杂鲜活的人物形象,体会‘心口误差’的表达方式,并尝试在习作中运用”作为本课教学的着力点。
  【学情分析】
  本文的人物肖像描写和语言描写极其精彩,但肖像描写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且解读难度较大,学生不易理解也没必要掌握。在人物形象的把握上,学生也容易仅根据“凤辣子”说话的内容感悟到她的热情周到、关心体贴等性格特征,而对其说话的真实意图(话里的人情世故)却很难体会,因此不能深入地感悟到“凤辣子”虚假、喜炫耀、善讨好、见风使舵等性格特征,更不能根据她说话的方式,联系当时的场景感悟到“凤辣子”极其聪明、心机极深和能说会道。学生对“凤辣子”这一形象的认识是浅表性的,对作者如何通过人物语言来刻画人物形象更是体会不深。因此,如何让学生通过品读语言,感悟“凤辣子”复杂鲜活的人物形象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在《夜莺的歌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和《将相和》(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桥》(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等课文中,学生已初步掌握了作者通过分析人物的言语内容、言语意图和言语形式来感悟人物形象的方法,因此,本节课学生学习的重点就是在继续学习作家描写人物方法的基础上,发现“心口误差”这一新的语言表达方式,并尝试在习作中运用。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朗读外貌描写部分,进而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通过品读人物语言,感悟其复杂鲜活的人物形象;体会“心口误差”的表达方式,并尝试在习作中运用。
  3.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红楼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品读人物语言,感悟其复杂鲜活的人物形象;体会“心口误差”的表达方式,并尝试在习作中运用。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了解认知起点
  1.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选自《红楼梦》,齐读课题。
  2.请同学们注意这个标点——引号,它有什么作用?(表明这是外号)“凤辣子”何许人也?读贾母向林黛玉介绍的话,抓住“泼皮破落户儿”初识她的性格是放縱、不拘小节。
  初见就是第一次见面。
  再读课题,课题告诉我们的是——“凤辣子”第一次遇见林黛玉。这篇课文讲的就是林黛玉初进荣国府,王熙凤第一次见到她的场景。
  3.文中的几个主要人物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贾母是府里的最高领导人。王熙凤掌管具体事务,是府里的当家人。林黛玉是贾母唯一的外孙女。
  【设计意图:导课是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好的导课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尽快走进文本。本环节的设计从课题入手,开门见山地将学生的阅读视角指向小说的主要人物——“凤辣子”,让学生对王熙凤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再简介主要人物,厘清人物关系,为后面品读人物语言、感悟“凤辣子”复杂鲜活的人物形象做好了铺垫。】
  二、品读语言,感悟形象
  “凤辣子”是《红楼梦》里的“语言学家”。这节课,我们重点研究她的语言,看看她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1.聚焦言语内容,初识“凤辣子”
  (1)PPT出示要求
  一读:王熙凤说的话对林黛玉表达了什么意思?用词概括,填写导学单第二列。(见表一)
  (2)学生自主学习,填写导学单。(如有困难师指导)
  (3)汇报交流,师板书,生订正。
  (4)指导学生读好王熙凤说的话。(抓住重点词读到位)
  第一次说话:读出“歉意”。
  第二次说话:读出“凤辣子”对林黛玉的夸赞与同情。
  第三次说话:读出“凤辣子”对林黛玉的关心。
  (5)听“凤辣子”说的话,你认为她有怎样的性格特点?(相机板书:热情周到)
  2. 聚焦言语意图,再识“凤辣子”
  (1)PPT出示要求
  二读:勾画写“凤辣子”说话时的神态动作的词语,联系当时场景,边读边体会她的真实意图。然后填写导学单的第三列。(见表二)
  这真实的意图,是藏在文字里的秘密,谁能发现?
  (2)学生试填,合作学习3分钟。
  (3)汇报交流、点拨、改填:“凤辣子”说话的真实意图是什么?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
  (生汇报时,师注意倾听,追问缘由,纠正偏差,解决困难。)
  第一处预设:
  ①是怎样道歉的?(后院、笑)
  ②当时是怎样的一个场景?(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些人中还有凤辣子的长辈:贾母、王夫人、刑夫人)她这样做显得怎样?(放诞无礼)
  ③的确是放诞无礼,这一点林黛玉也看出来了。但是当林黛玉看到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进来的时候,林黛玉和我们还知道了她的别有用心。(板书:炫耀)
  练读,指名读。(大笑、大声说、很炫耀)
  第二处预设:
  ①看“凤辣子”说话时的动作、神态,从“携”“送至贾母身边”你体会到了什么?和林黛玉说话,为什么要送至贾母身边才开始说?从“笑”“用帕拭泪”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说前三句还在笑,说第四句就“用帕拭泪”了,贾母一提醒,就忙转悲为喜了,这是真伤心、真同情吗?这又有什么意图?(板书:讨好)   ②现场有这些人,她说这些话,谁听了会高兴?(引导学生关注场景)
  “凤辣子”一席话,能让在场的人个个高兴。这样的语言功夫让她成了贾母的开心果,无论长辈还是平辈,都喜欢听她说话。我们也来读读这里。
  ③感情朗读:师范读(读出“天下第一美女”,演好贾母的笑,以帕拭泪的动作),再自由读,后分角色读(抽两位挨着坐的女生展示)。
  第三处预设:
  ①林黛玉回答没有?为什么不回答?(预设:写在后面,林黛玉不懂礼貌,没给机会。)
  ②她不讓林黛玉回答,也根本就不想知道答案,那她这样问的真实意图是什么呢?(讨好贾母)怎么就是讨好贾母了呢?
  ③“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这两句话是说给谁听的?真实意图是什么?(说给贾母听的,讨好贾母;说给林黛玉听的,炫耀地位;说给其他人听的,显示威风。)
  ④练读,指名读。(问句之间不停顿,用了两个“只管”。)
  (4)抓住动作神态、关注场景,我们读出了“凤辣子”说话的真实意图,我们又发现了她怎样的性格特点?(喜炫耀、善讨好、见风使舵)
  3.聚焦言语方式,三识“凤辣子”
  (1)发现“心口误差”。
  观察表格二中的“说话内容”和“说话目的”两列,你有什么发现?三读课文。
  师小结点拨:口中说的和心里想的不一致,这就是“心口误差”,就是我们常说的“潜台词”“口是心非”“话里有话”。
  PPT出示孙绍振的话。(略)
  (2)“心口误差”是“凤辣子”说话的一大特点,在《红楼梦》中比比皆是。想一想,她为什么要用“心口误差”的方式说话?为什么不直说?(认真倾听,别错把为什么要讨好等同于为什么要用“心口误差。”)
  (引导学生联系她的身份地位——辈分低,年仅20岁,贾府的实际当家人。)
  (3)出示冷子兴的话语。(略)
  默读外貌描写段落(什么词最能证明她极其标致?)
  联系冷子兴的评语,我们从“凤辣子”说话“心口误差”的方式又感悟到她怎样的性格特点?(极其聪明、心机极细、能说会道)
  第一次读,我们从她的说话内容中感悟到她放诞无礼、热情周到的性格特点;第二次读,我们结合她说话时的神态动作和当时的场景,读出了她说话的真实意图,感悟到她“喜炫耀、善讨好、见风使舵”的性格特点;第三次读,我们发现她“心口误差”的说话方式,感悟到她“极其聪明、心机极深、能说会道”的性格特点,让我们认识了一个复杂鲜活的“凤辣子”。
  以后我们读小说,就可以聚焦人物语言,从说话内容、说话意图和说话方式三个层次走进文本,去感悟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当然,你也可以在习作中尝试用“心口误差”的语言来表现人物特点。
  【设计意图:优秀的作家在表现人物时“绝不把描写的重点放在人物的外部特征上,而是主要通过对人物内在的心灵世界的表现,去让人感受和把握他整体的生命状态”(《当代大学者访谈录·钱谷融卷》)。在《红楼梦》中,王熙凤是一个描写得非常生动的人物。作者的浓笔艳墨,把“凤辣子”的人物特征写得极其鲜明。此环节的设计主要让学生聚焦言语内容、言语意图和言语形式,并联系“凤辣子”说话时的动作、神态,以及当时的场景,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通过对文学作品最重要的言语智慧——表现心灵的艺术的关注和享受,感悟作家笔下复杂鲜活的人物形象,从而实现一种心灵对心灵的审视,深刻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
  三、拓展迁移,尝试表达
  1.读“凤姐弄权铁槛寺”选段
  PPT出示:
  联系上下文,想想“凤辣子”第二句话的真实意图,并进行补写,尝试使用“心口误差”的语言。
  老尼便趁机说道:“我正有一事,要到府里求太太(王夫人),先请奶奶(凤姐)一个示下。”凤姐因问何事……凤姐听了笑道:“这事倒不大,只是太太再不管这样的事。”老尼道:“太太不管,奶奶也可以主张了。”凤姐听说笑道:“ ( )。”
  ……
  后来,老尼拿出三千银子。
  师补充:这里的太太是王夫人,贾母的儿媳妇,奶奶是指凤姐(凤辣子)。小说写到这里,王夫人已把一部分权力交给了凤姐。短文里的老尼姑在寺庙里遇到凤姐,托她办事。
  预设:第一句,凤姐想说:“这事能办,这样的事现在归我管。”联系下文推测,凤姐此处想说“要给不少钱才能办”。怎么样才能把“这样的事现在归我管,要给不少钱才能办”,用心口误差的方式说出来?
  评价学生写的句子,看谁写的更有“心口误差”的味道。出示原文。(从语言中看出了凤姐另一样的性格特征:弄权敛财。)
  2. 研究王熙凤和其他感兴趣的人物
  “凤辣子”是《红楼梦》里的“语言学家”。我们还可以继续读《红楼梦》中写“凤辣子”的章节,尝试运用今天学到的方法去研究她的语言,更加全面深入地认识“凤辣子”。
  你也可以选择《红楼梦》中你感兴趣的其他人物进行研究。(PPT卷轴动画演示人物)读读《红楼梦》吧,这是一部让我们回味无穷、唇齿留香的经典。
  【设计意图:衡量学生是否学会语文,不是看其“理解”了多少语言知识和规则,也不能仅仅看其“积累”了多少词语句子,而是应看其是否能够熟练地“运用”。(英国语言学家帕尔莫)本环节的教学设计遵循“认知—实践—迁移”的规律,通过变式练习——补写王熙凤的语言,将可理解的消极语言(“凤辣子”的语言描写)转向可运用的积极语言(“心口误差”的语言表达方式),引导学生继续阅读《红楼梦》,尝试运用学到的方法去研究“凤辣子”或其他感兴趣的人物,让学生更加深入地学习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写作中试着运用,从而实现语言表达的自动化。】
  (作者单位:重庆市永川区教育科学研究所)
  责任编辑 宋园弟
其他文献
本文所谓的“趣味因子”就是指富有儿童情趣,能够激发学生探索欲望和情感共鸣,并能够激起学生思维兴奋点的因素。目前,打造“趣味课堂”,实现快乐学习已经成为了提升学生素养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营养餐”,在课堂教学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那么,如何才能发掘文本中的“趣味因子”呢?教师要独具慧眼,要善于多角度研读文本,以拨开沙层觅赤金,剖开石面见璞玉。下面笔者就如何发掘教材中的趣味因子进行阐述。  一、寻未知,
头发痒痒
期刊
大班导读  在《3岁~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面对着这么多有趣、神奇的游戏,孩子们会情不自禁地用自己的方式去感受、去探究、去表达、去体验,在孩子与活动材料充分接触的过程中爸爸妈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观察周围事物,学习观察的基本方法”,“支持和鼓励幼儿在探究的过程中积极动手动脑寻找答案或解决问题”,“引导幼儿在探究中思考
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说到习作,学生就谈“作”色变 ,视习作为烦心事或苦差事,总是过分依赖教师的指导、课外习作选,再不然就东拼西凑。这种习作现状,严重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习作本是倾吐心声的乐事,何以成了“烫手山芋”,成了学生们惧怕的事情呢?究竟怎样才能拨动学生的心弦,使他们乐于表露心迹呢?我认为,在习作教学中以“媒体”为介,定能引导学生快乐习作。  一、创设情境,激发习作期待  作
小朋友们,上一期我们和围棋玩了一些有趣的小游戏,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个新的棋子朋友——国际象棋。你玩过国际象棋吗?我们可以和国际象棋宝宝玩些什么游戏呢?快快来试试吧!  棋子拼拼乐小班 QiZiPinPinLe  游戏准备:  国际象棋棋子拼图适量,棋子示范卡片6张  游戏玩法:  家长选择棋子示范卡片,宝宝根据图示进行拼图;家长也可以从完整拼图中拿走1~2片,请宝宝找出缺少的卡片。  温馨提示:
【摘 要】《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教师分工协作进行模块化教学”,要深化教师、教材、教法改革。职业院校模块化教学涉及课程体系模块化设计、课程的模块化开发与重构、模块化教学及评价等内容,对职业院校模块化课程建设与教学实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模块化课程;模块化教学;教学团队;考核评价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04-00
【摘 要】以“三金”项目作为江苏省领航计划建设学校推进“三教”改革的实践载体,既具有普适性,也具有现实意义。在从历史、产业与教育三个视角阐述“三金”建设的逻辑意蕴后,分“金师”“金程”“金课”三个层次界定建设的基本内涵,并从“金师”团队打造、“金程”内容实施、“金课”流程重构三个路径总结建设的实践模式,最后从“系统性的建构”“生态性的设计”“跨界性的融合”三个维度阐述对建设问题的实践思考。  【关
做一名真正有尊严的职教人,静静守着这片亟待大开发的职教沃土。  ——丁春明  任教以来,他推行“在真实工作场景中实施课堂教学”,使学生在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享受类同真实工作场景的学习愉悦;践行“精神世界获得自信的课堂才是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追求“教师的成功源于學生的成功,教师的思想影响学生的思想,对学生的培养应予以艺术品的研磨,而非实验品的试验”。同时,他致力于信息技术类专业技能教学改革与实
这是一副与《14只老鼠大搬家》有关的故事棋,请你先说说看,在搬家途中,小老鼠遇到了哪些事?他们是怎么建造自己的新家的?
【关键词】“三张问卷”;职业教育;机制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36-0019-02  习近平总书记说,“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新时代江苏职教的“三张问卷”,既是理性追问,也是自我加压,还是动力源泉。  一、转变观念  (一)变被动等待为主动作为  经济与社会越发达,对职业教育的需求就越强烈。但是现阶段职教人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