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施工的特点与混凝土质量控制分析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wy8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来我国的高层建筑发展十分迅速,高层建筑质量控制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本文首先对高层建筑的施工特点进行了分析,然后就加强高层建筑混凝土质量控制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高层建筑;混凝土工程;控制措施;施工质量;技术复核
  中图分类号:[TU20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高层建筑施工特点概述:
  高层建筑是一项庞大复杂的工程,与其他工程建筑相比无论是在工程设计上还是在施工技术上,都具有一定的难度,主要表现为:
  (1)高层建筑的基础埋置较深:要想充分保证高层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就必须着重解决高层建筑的结构问题,而修建地下室无疑是目前为止最佳的解决方案。但是,在向地下深挖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问题,如:地下渗水等等,不仅仅给施工过程带来了困难,同时延长了高层建筑的建设周期,直接影响建筑公司的经济效益。
  (2)高层建筑的工程量较大。高层建筑的工程量较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大部分施工形式都属于高空作业,技术难度加大;所要进行的工序较为繁多;建筑的周期较长,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一般的高层建筑周期为两年;在施工的过程中涉及到的机具设备较多;同时,其施工成本较高。
  (3)高层建筑的施工组织要求较高:高层建筑的内部结构比较复杂,而且其功能繁多。因此,高层建筑的施工组织要求较高。同时,高层建筑在施工的过程中还涉及电力系统、给排水系统、消防系统等多个系统,施工组织配合较为复杂。
  (4)高层建筑的施工标准较高:高层建筑的施工标准较高,尤其体现在施工材料的高标准上。因为,高层建筑对主体结构和立面装饰的标准要求很高,所以对材料的要求也相应的提高,在施工时必须采用有效的技术措施。
  (5)高层建筑的垂直运输量大:高层建筑还具有另外一个特点就是:施工过程中,大多数时间都在进行空中作业,施工空间狭小,高度过高,致使其垂直运输量大。其中主要包括对工作人员的运输、设备的运输以及建筑材料的运输等等。
  1高层建筑混凝土质量控制
  1.1钢筋工程
  钢筋在加工前须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和试验报告单,方可使用,最好使用大厂钢材。钢筋应按照钢筋配料单加工,冷接钢筋要保证搭接长度,焊接钢筋要保证焊接面积和饱满,不虚焊。施工质检员应对加工出来的钢筋半成品进行制作规范检查验收,制作不合格的钢筋不得用于工程。在绑扎钢筋前,对模板的几何尺寸进行验收。绑扎钢筋的规格形状尺寸、数量、间距、搭接(或焊接)长度、锚固长度、接头设置、保护层垫块均须符合要求。严格对钢筋工程实行三级验收制度(班组自检、互检和专检),对施工员及质检员提出的问题,施工班组应无条件地及时整改。钢筋绑扎完成后,特别是板筋绑扎完后嚴禁走人,走道、过道处要铺设走道板,以防行人踩坏已扎好的板面筋。浇筑混凝土时应派钢筋工跟班作业,随时纠正墙、柱、梁和板钢筋偏位、移位现象。
  1.2混凝土工程
  浇筑混凝土前,施工员和班组长应对其钢筋外观和模板的支撑系统进行复检验收,注意钢筋保护,施工中损坏的应及时修正,并对模板进行湿润。架设混凝土泵管,应快拆轻放,严禁摔泵管和踩踏面筋。墙、柱混凝土浇捣过程中不得超振、复振,以免造成爆模或离析等。浇捣的平台板平整度,偏差不得超过5mm。一般情况下要连续浇注完成,特殊部位需设置施工缝,须征得设计人员同意。在初凝前,应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压实、搓平,不得出现泌水、石子外露和浮浆超厚等现象。混凝土初凝后,应根据天气情况及时对混凝土进行养护,使混凝土在养护期内处于湿润状态。混凝土浇筑收光时须拉线控制标高,严防板面起伏不平,高低不一。墙、柱边收光须到主筋边,以便下道工序模板支安时底部严密。吊模、外模、洞口模上沾染的混凝土须清理干净。特别不能破坏木工周边和洞口加固的拉结铁丝。施工中遇到下雨时,应及时采取措施,如用塑料薄膜或其它材料覆盖新浇混凝土,避免混凝土表面被冲刷,降低混凝土强度。
  2工程建筑质量通病与防治
  (1)施工过程中由于各种难以避免的原因,混凝土表面最容易出现麻面、露筋、蜂窝、孔洞等。混凝土表面局部缺浆粗糙,有许多小凹坑;结构内的主筋、副筋或箍筋外露;混凝土局部缺浆石子多,形成蜂窝状的孔洞;混凝土结构内有空腔,局部无混凝土,蜂窝特别大。
  防治措施:麻面部位用清水刷洗,充分湿润后用水泥浆抹平;将露筋部分周边的薄弱混凝土剔除,清理干净,用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灌入捣实,认真养护;小蜂窝可先用水冲洗干净,用1:2水泥砂浆修补;大蜂窝要先将松动的石子和突出颗粒剔除,并剔成喇叭口,清水冲洗湿透,再用高一级细石混凝土捣实,认真养护;在处理梁中孔洞时,应支撑梁底,再将孔洞处的不密实砼凿成斜形,清水冲刷,湿润72小时,然后用高一等级的细石混凝土浇筑(宜掺万分之一的铝粉),浇筑后加强养护;如出现在重要结构部位,必要时考虑压力灌浆,甚至拆除重浇。
  (2)施工缝结合不好:施工缝处结合不好,有缝隙或夹有杂物,造成结构整体性不好。
  防治措施:缝隙较细小时,可用清水冲洗裂缝,充分湿润后抹水泥浆;梁、柱等在补强前,搭设临时支撑予以加固后进行剔凿工作,清洗干净,充分湿润再灌筑高一等级的细石混凝土,捣实并认真养护。
  (3)缺棱掉角:梁、板、柱、墙及洞口直角处,混凝土局部掉落,不规整,棱角有缺陷。
  防治措施:缺棱掉角较小时,用钢丝刷清理,清水冲刷充分湿润后,用1:2的水泥砂浆抹补齐正。对较大缺角,将不实的混凝土凿除,用水冲刷干净湿透,然后支模,用高一等级的细石混凝土补好,并加强养护。
  (4)结构构件轴线位移:基础、墙、梁、柱轴线及预埋件等的位移超过允许偏差值。
  防治措施:轴线偏差是影响结构受力的重要因素,一般不允许出现过大的偏差。为防止出现过大的轴线偏差,在浇筑混凝土前必须认真复核,偏差较小的,在不影响结构施工质量要求时,可不处理。偏差较大时,应考虑拆除重做。
  (5)混凝土柱、墙、梁板的外形偏差:柱、墙、梁板等混凝土外形竖向偏差、表面平整超过允许偏差值。
  防治措施:如在浇筑中出现因模板支撑不牢固引起小量偏差,要进行少量局部剔凿和修补处理时,可用1:2或1:2.5水泥砂浆或提高一等级的细石混凝土修补。偏差值较小,不影响结构工程施工质量,一般可不处理;如只需少量剔除,就可满足装饰施工质量,一般可在装饰前进行处理;竖向偏差值超过允许值较大,应在拆模后把偏差值较大的混凝土剔除;达不到结构工程质量要求时,要返工重做。
  (6)混凝土强度偏低、匀质性差:同批混凝土试块的抗压强度的平均值低于0.85或0.90设计强度等级;同批混凝土中最低一组试块强度值低于0.9设计强度等级;同批混凝土中个别试块强度值过高或过低,出现异常;冬期施工时,同条件养护下试块达不到冬施方案预期的拆模或拆除保温时的强度要求。
  防治措施:简单的办法是先用回弹仪测试,一般都能体现问题的性质程度,或用超声波方法来测定混凝土的强度。如排除了人为影响后,混凝土强度还是不合格,可从混凝土结构中锯取试块,仔细磨平,通过试验机测定混凝土的实际强度。锯取的试块要具有代表性,且不影响结构使用和安全。当混凝土强度确实偏低,不能满足要求时,作为事故处理。为减少损失,可通过设计按实际强度校核结构的安全度,并经有关设计单位研究提出处理方案,如减小荷载取值或采取加固补强措施。
  (7)混凝土保护层破坏或保护层厚度不足:结构保护层混凝土遭破坏或保护层厚度不足时,钢筋容易锈蚀,铁锈膨胀会导致混凝土开裂。
  防治措施:当发生此种情况时,轻的可在拆模后立即用高等级的水泥沙浆批挡增厚补够,严重的应凿除表皮混凝土,用清水冲刷干净充分湿润后,用高一等级的混凝土填实,加强养护。如重要部位大面积露筋,应与设计单位研究制定处理方案,经批准后再行处理。
  (8)混凝土温度裂缝:温度裂缝走向无规律,大面积结构温度裂缝往往是纵横交错。梁板类温度裂缝多平行或接近平行于短边,裂缝宽度一般在0.5mm以下。表面温度裂缝多在施工期间出现,贯穿的温度裂缝在浇筑后2~3个月或更长一些时间发生,缝宽是冬季宽夏季窄,沿截面高度,裂缝呈上宽下窄的多,个别也有下宽上窄的,遇顶部和底部配筋较多的结构,也有中间宽两端窄的梭形裂缝。
  防治措施:对表面裂缝,在一般的非承重结构中,可采取涂两遍环氧胶泥或贴环氧玻璃布,以及抹、喷水泥砂浆等方法进行表面封闭处理。对要求防水、防渗的结构或重要承重部位的结构,大于0.1mm的贯穿性裂缝,可采用高压灌水泥浆或环氧浆液进行裂缝修补,或者灌浆与表面封闭同时采用。小于0.1mm的裂缝,可不处理或只作表面处理。
  5 结束语
  以往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干扰因素和预防、纠偏措施都做出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同时也提出了工序质量控制和关键点的质量控制等理论,但是这些控制措施都是着眼于混凝土工程质量最终的质量评定要求,而没有考虑在施工中各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目标应该在一个特定的控制水平。
  
  参考文献
  [1]虎少滨.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J].中国房地信息,2011,3.
  [2]李培良.刍议高层建筑施工质量控制[J].商品与质量,2011,7.
  [3]李雪华.浅析当前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9.
  [4]胡小刚.浅谈高层建筑施工的质量控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20.
  [5]黄建明.浅谈高层建筑施工特点与问题对策[J].中华民居,2011,11.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经验的进一步积累,未来的状态监测务必向智能化、自动化与实用化方向发展,真正做到状态发展的预知性、问题发现的及时性以及故障解决的有效性,能够容易操作和掌握, 由少数专家分析的技术方法转变为大多数人熟练使用的工具。本文探讨了水电机组故障诊断技术的应用现状与技术发展。  关键词:水电机组;故障诊断;技术;应用现状;技术发展  中图分类号:U226.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摘要:本文结合作者从事施工管理的亲身经验,说明当前建筑施工现状管理所存在的一系列的问题,从而对如何强化施工现场管理提出可行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建筑施工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建筑工程项目周期长、投入大,如何以高效、节约、安全的方式进行生产是施工单位一直研究的重点性课题。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从而施工单位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摘要: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是建筑工程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合理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提高建筑工程的效益。本文首先分析了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几个因素,然后对工程造价的具体控制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建筑项目;工程造价;因素;对策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建筑产业市场化的进程,我国建筑产业面临着巨大挑战,在把握住市场机遇的同时,如何获得相应的经济效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公路桥梁的质量问题的关注度也不断增强。为了满足人们对公路桥梁施工质量的需要,在对现代公路桥梁进行施工建设时需要运用现代先进技术进行施工,预应力技术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在桥梁施工有显著促进作用,但是也因为其过度专业以及操作复杂等原因使其在公路桥梁的运用中出现了一些技术问题。  【关键词】公路桥梁;施工;预应力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U448.14文献标识码: A
[摘要]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建筑物出现裂缝是非常严重的质量问题,直接关系到工程的使用寿命和工程效益的发挥,更严重的会引起建筑物结构的损坏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对于混凝土建筑物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施工质量管理,分析裂缝的成因并在施工方案与工程设计等环节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同时针对已产生裂缝的建筑物提出有效的治理措施,这样才能够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  [关键词]建筑;混凝土;裂缝;预防;措施   中图
摘要:加强对土建施工中的钢筋混凝土质量的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作者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对土建工程中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进行了讨论,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混凝土;施工;质量; 控制  中图分类号:TU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引言  目前,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迅猛,也对土建工程的施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使土建工程在质量等方面等都满足国家的相关标准,就必须注意加强对土建施工
摘要:机电设备的安装是一项具有高度技术性的工程,所以,设备安装的监理工作更加具有挑战性,机电设备的安装工程通常而言工期都很短,而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机电设备的安装,同时还要保证安装的质量,监理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文章就目前机电设备安装工程监理的任务及必要性展开探讨,提出项目业主应对机电设备安装工程实行监理建议和要点。  关键词:机电设备安装工程 监理  中图分类号:G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摘要:本文就加油站防雷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结合现今我国实行的规范、要求,然后提出了改进措施,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价值性,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加油站;防雷;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TU24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据这几年在加油站的检测工作中发现,在我国汽车加油站中一直存在着一些防雷安全隐患,例如,部分加油站的加油棚没有安装防雷接闪装置、没有做好等电位联接、没有安装电
【摘要】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不断发展,全球共用的工程造价管理手段很有必要在我国进行推广。工程造价管理的内容即工程造价的有效预计和控制。工程造价管理的原则包括工程项目设计时要重点进行造价的控制、造价管理是具有活动性、工程造价的控制要结合经济与技术的方法。工程造价管理是贯穿于整个工程进程中得活动,包括用科学技术手段,法律规范来解决建设活动中的造价问题,并且还要控制资金的输出,监督资金的输出,从
摘要: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推广项目教学法对于确立“职业能力训练”中心地位,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介绍探究《建筑力学与结构》课程项目教学法的应用的有关内容。  关键词 :建筑力学;结构;项目教学法;课程;应用;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引言  近年来,伴随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成为学校和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