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护理模式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h163c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分析对比不同护理模式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骨折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骨科2013年7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8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骨折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骨科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对我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对我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0.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循证护理模式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骨折患者进行护理,可有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护理模式 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骨折 应用效果 比较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9-0187-01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的数量在不断增加,据相关医学数据统计,现阶段我国部分地区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患者的发病率已接近90%,已成为我国骨科临床比较常见的骨科疾病之一[1]。骨质疏松患者,由于肢体功能受到一定的限制,比较容易发生股骨骨折,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医学临床研究发现,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骨折患者进行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因此我院对不同护理模式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骨折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进行了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7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8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骨折患者参与我院本次研究护理,将80例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33例,女性患者47例,年龄在65岁至8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0.1±1.2)岁。观察组4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44例,女性患者36例,年龄在63岁至8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9.8±1.5)岁。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采用我院常规骨科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护理内容主要包括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功能锻炼和健康教育等。
  1.2.2 观察组
  观察者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模式进行护理,首先由我院骨科护士长和资深护士组建循证护理小组,然后由骨科护理主任对小组成员进行循证护理知识培训,明确循证护理方法,根据患者临床症状的特殊性结合多年的临床护理经验,制定有效的护理措施,如根据患者的心理状况,制定适合患者的心里护理对策等[2]。
  1.3 评价指标
  根据患者的住院时间、对我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评价两种护理模式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对80例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护理满意度共分为3级,分别为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总满意度=满意度+基本满意度[3]。
  2 统计学分析
  我院本次研究治疗过程中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分别采用百分比(%)和 表示,并分别采用x2和t进行检验,P<0.05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在住院时间为(16.5±2.3)天,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27.6±2.1)天,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3.2 临床护理满意度比较
  护理周期结束后,经问卷调查统计得出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度为94.3%,对照组患者的总满意度为77.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临床护理满意度比较(n,%, )
  3.3 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0%,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0.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4 討论
  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骨折是我国医学临床上比价常见的老年骨骨科疾病,该疾病具有愈合率低、恢复时间长和死亡率高等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随着医学领域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手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越来越好,但由于老年患者的身体机制逐渐衰退,同时合并患者其他器质性疾病,因此恢复能力较差,需要实施临床护理[4]。
  循证护理模式是一种以循证医学为基础发展的新型护理模式,针对患者临床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科学可靠的理论依据为基础,运用在长时间临床护理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给予患者最优质的临床护理,临床医学研究发现采用该种护理模式对骨科患者进行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我院本次研究对循证护理模式和常规护理模式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对我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常规护理模式来说,循证护理模式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更为明显,值得我国医学临床深入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吴雯. 不同护理模式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观察[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03(02):707-708.
  [2]孙卫华. 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骨折患者中不同护理模式的效果对比[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12(11):199-200.
  [3]刘桂香. 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骨折患者中不同护理模式的效果对比[J]. 中国医药指南,2012,09(04):255-256.
  [4]霍娟,谢瑶. 舒适护理在老年骨质疏松骨折患者中的应用[J].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04(15):563-564.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临床药师参与患者治疗团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临床药师通过对一例甲亢合并肝功能异常患者的疾病病因分析、运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协助临床医师制定合理治疗方案。结果:患者经调整保肝治疗方案后,患者的肝功能得以很快恢复。结论:临床药师通过参与临床治疗,能缩短患者住院时间,节约治疗成本。  【关键词】 临床药师 保肝 甲状腺功能亢进  【中图分类号】 R24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
通过在转基因741杨林中,对靶标害虫杨扇舟蛾Clostera anachoreta Fabricius种群生命表的比较研究,证明了转基因741杨林中杨扇舟蛾的世代存活率与对照相比显著降低,种群趋势指
【摘 要】 目的 分析等比重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高龄患者下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120例行下肢手术的高龄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等比重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作为术中麻醉方式,观察并记录麻醉前(T0)、麻醉后5min(T1)、10min(T2)、20min(T3)、30min(T4)时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心率变化情况。结果 T0、T1、T2、T3、T4时间点之间患者的动脉压、血氧饱和度、心率变
【中图分类号】 R-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7-0300-01  目前浙江省约有优抚对象100多万人,其中重点优抚对象15万多人,重点优抚对象包括残疾军人、烈属、老复员军人等,他们为共和国的建立和建设事业奉献了青春和热血。浙江省民政厅从2004年开始每年组织全省各地、市千名优抚对象到浙江省荣军医院作短期疗休养,疗休养期间医院对他们开展健康体检、日常生活
[研究目的]比较研究四川生态区甘蓝型油菜自交种和自然种粗脂肪、硫苷含量的测试结果有无差异;[方法]对四川生态区861份甘蓝型油菜自交种和自然种用近红外光谱法(NIRS法)进行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