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研究山楂核干馏液抗炎和抗菌的主要物质基础.方法:使用干馏釜制备山楂核干馏液;通过大孔吸附树脂柱色谱对干馏液进行分离;基于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山楂核干馏液进行分析;以脂多糖诱导的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生成一氧化氮模型评价山楂核干馏液的抗炎作用,采用微稀释法评估其体外抑制白色念珠菌生长活性,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建立其谱效关系,以评估其抗炎和抗菌活性,并筛选主要活性化合物.结果:山楂核干馏液及其4个亚流分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和抑制白色念珠菌生长作用,其中F r.B的抗炎和抗菌作用均较强.从山楂核干馏
【机 构】
:
陕西中医药大学 陕西中药资源产业化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秦药特色资源研究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陕西中药产业技术研究院,陕西 咸阳 712083;南京中医药大学 江苏省方剂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江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山楂核干馏液抗炎和抗菌的主要物质基础.方法:使用干馏釜制备山楂核干馏液;通过大孔吸附树脂柱色谱对干馏液进行分离;基于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山楂核干馏液进行分析;以脂多糖诱导的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生成一氧化氮模型评价山楂核干馏液的抗炎作用,采用微稀释法评估其体外抑制白色念珠菌生长活性,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建立其谱效关系,以评估其抗炎和抗菌活性,并筛选主要活性化合物.结果:山楂核干馏液及其4个亚流分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和抑制白色念珠菌生长作用,其中F r.B的抗炎和抗菌作用均较强.从山楂核干馏液4个流分的色谱图中确定12个共有峰,其中发挥主要抗炎作用的成分为4、6、2、9号峰,质谱分析鉴定4个峰分别对应2,6-二甲氧基-4-甲基苯酚、1,2,5-三甲氧基-3-甲基苯、2,6-二甲氧基苯酚和乙酰丁香酮;发挥主要抗菌作用的成分为4、2、9、11号峰,质谱分析鉴定这4个峰分别对应2,6-二甲氧基-4-甲基苯酚、2,6-二甲氧基苯酚、乙酰丁香酮和二氢芥子醇.结论:山楂核干馏液具有较好的抑制脂多糖诱导的RAW264.7细胞生成一氧化氮的作用,同时对白色念珠菌的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明确了山楂核干馏液中2,6-二甲氧基-4-甲基苯酚、1,2,5-三甲氧基-3-甲基苯、2,6-二甲氧基苯酚和乙酰丁香酮4个成分对其抗炎作用贡献最大,2,6-二甲氧基-4-甲基苯酚、2,6-二甲氧基苯酚、乙酰丁香酮和二氢芥子醇对其抗菌作用贡献最大.研究结果为山楂核资源的开发利用及相关产品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目的:开发及验证梅花鹿和马鹿茸的特异性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筛选方法.方法:采集梅花鹿茸、马鹿茸、鹿茸混淆品、香港市场流通的鹿类产品、非鹿科动物、植物和真菌类样品.对鹿类线粒体基因组进行排序,设计及筛选特异性引物,采用特异性PCR对样品进行区分,并进行条件优化和方法学验证.结果:共收集77份样品,对87份线粒体基因组DNA排序并设计9个特异性引物组合.经验证后,CNIP-f/CNIP-r和CELA-f/CELA-r分别选作梅花鹿和马鹿的特异性引物组合,通过PCR可获得223 bp的梅花鹿和248 bp的
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只选取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作为含量测定指标成分来控制补骨脂药材质量.但是,补骨脂苷与苷元存在内部转化的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中补骨脂质量评价方法和标准并不能完全反映补骨脂药材的质量.通过对补骨脂的市场调研情况,结合前期试验整合分析,探讨了补骨脂的质量标准现状及质量问题.并基于药材指标性成分动态变化,提出了更加合理的质量控制方法,为补骨脂含量测定标准制订提供研究思路和依据.
目的:明确导致药用金莲花Trollius chinensis Bge.白粉病发生的病原种类及其分类学地位.方法:田间调查观察病害发生及为害特征;借助光学显微镜观察白粉菌闭囊壳、子囊、子囊孢子、附属丝等的显微形态特征;核糖体脱氧核糖核酸(rDNA)-内转录间隔区(ITS)扩增引物ITS1/PM6用于白粉菌分子鉴定,扩增序列用MegaX软件中的邻接法(NJ)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白粉病每年7月中旬至9月上旬在成株期金莲花茎秆、叶柄及叶片上发生,造成金莲花及种子严重减产,甚至植株早衰死亡.金莲花白粉菌闭囊壳聚生
目的:综合分析评价甘肃地方红花种质资源主要经济性状,筛选优质红花种质.方法:以14份甘肃省地方红花种质资源为材料,调查生育期,基于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对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组成的14个主要经济性状开展遗传多样性研究和综合评价.结果:甘肃红花种质资源具有遗传多样性,其中株高多样性指数最高,第一分枝高度的变异系数最大,14个主要经济性状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主成分分析将14个主要经济性状转化为5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为78.948%,综合评价F值平均为0.459.聚类分析将14份红花种质资源划分为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