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切开患者高压氧治疗不同吸氧方式效果观察

来源 :护理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z_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患者行高压氧治疗不同吸氧方式的效果。方法将300例气管切开行高压氧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头罩组和球囊连接管组各150例,头罩组稳压阶段采用自制头罩吸氧;球囊连接管组稳压阶段采用改进的球囊连接管吸氧。比较两组患者吸氧方式的完成情况、每次治疗时的吸痰次数及舱内氧浓度;并于高压氧治疗前、治疗第1、第2个疗程结束时,分别采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评估患者的意识障碍程度。结果球囊连接管组吸氧方式完成率为59.3%(89/150),头罩组吸氧方式完成率为99.3%(149/150),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球囊连接管组每次治疗时的吸痰次数为(2.18±0.56)次,头罩组为(1.02±0.38)次,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种吸氧方式舱内氧浓度均控制在23%以下;两组治疗第1、第2个疗程结束时球囊连接管组GCS评分均高于头罩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球囊连接管吸氧方式疗效较好,但依从性差;头罩吸氧方式依从性好,但缺点是头罩内氧浓度较低,以致疗效不如球囊连接管。对于气管切开患者行高压氧治疗,应首先创造条件采用球囊连接管吸氧,不能耐受者再使用头罩,以提高疗效。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的发展,道路、交通状况的改善。无内胎轮胎最早出现在公路车,特别是赛车上面。目前国内某些踏板车如大鲨、凌鹰等车型亦采用了无内胎轮胎。这是技术改进、市场竞争,
身处魏晋更替之际,嵇康、阮籍表现出诸多相同点,最突出的一点是对个人精神自由的强烈追求。理论上,他们推崇“心”、“神”,强调超越名教束缚,任运自然本性,落实到诗文作品中,他们反
本文在对我国社会经济和体育发展现状考察的基础之上,对我国体育产业结构进行了分析,并寻求体育产业结构优化的有效途径:加强体育设施建设;发挥我国体育结构优化两大主体的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