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教育是初中语文教学的关键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120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新课标的这一定位决定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本质之一是情感与价值观的培养。在呼唤新的教育理念的今天,我们应该把情感教育贯穿到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去。
   关键词:语文教学;情感教育
  Abstract: Chinese new course standard this must determines the nature of the language classroom teaching is one of the cultivation of emotions and values. In education concept calls for new today, we should put the emotional education through to daily teaching process.
  Keywords: Chinese teaching; Emotion education
  
  
  中图分类号:H0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初中语文教学的情感效应及意义
  
  “情感教学”亦称“乐学”、“愉快教学”。其内涵是: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智力因素的同时,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以优化教学的过程和效果,促进教学目标的全面实现。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可见,“乐学”是治学的最高境界。英国著名教育家斯宾塞认为:“乐学”还具有“延时效应”。他认为“情感教育”不仅有利于学生在校学习,而且对以后的继续学习颇有益处。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更有其特殊的意义。
  
  与其它学科相比,语文学科有其自身的特点。它的涉及面广,内容多,是其他学科无法与之相比的。语文课本的编写者经过精心策划、筛选、编排,浓缩了上下几千年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时文精品、科学小品等文质兼美的文章于课本之中,涉及到文学、科学、历史、自然、军事等等方方面面的知识。这些文章,或喜,或怒,或乐,或悲;或语言犀利,或平实厚重,或流畅自然,或庄重典雅,或多或少带有一些感情色彩。正因为语文学科拥有这一特点,所以更便于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开展情感教育。
  
  二、初中语文教学情感教育的过程
  
  1.善于对教学内容作情感处理,充分展示情感因素
  
  所谓以情施教,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技能,传播思想、观点的同时,伴以积极的情感,从而突出展示情知交融所产生的教学魅力。就教学内容而言,以情施教的一个主要方面,便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富有情感地讲解教学内容,对教学内容作情感处理,充分展示教学内容中的情感因素。教师的责任是把教学中那些内含的情感,通过自己的加工,提炼而展示出来,给学生以情感上的感染,使学生在接受认知信息的同时,接受相应的情感因素的影响,以达到以情生情、以情促知、知情共育的效果。
  
  2.激发学生内在感情,使其产生共鸣,领悟作者的心理体验
  
  做到这一点的关键是把握课文内在的情感线索。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把握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也要分析内容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以便正确把握其中的情感因素。通过体验,教师首先要被教学内容中的情感所打动感染;在教学中,教师再用这种感情去打动感染学生。正如托尔斯泰说过:“把自己体验过的感情传达给别人,而别人也为这感情所感染,也体会到这些感情。”因此,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备知识性、智能性方面的内容,也要备情感性、体验性的内容。教师深入钻研教材的过程,也是自己受教育、受感染的过程。
  
  我们从接触教材开始,就要使自己的思想和教材中的思想意境融合在一起,为教材中体现的爱而爱,恨而恨,忧而忧。
  
  
  
  4.理性总结,引导学生感情反馈,形成创造美的能力
  
  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不仅是期望他们有一定的审美能力,能感受文章之美,而且还要培养他们有意识地将范文之美融于自己的写作之中,这就需要对构成文章之美的因素进行理性的分析与总结,总结出从内容到形式的美的规律,并通过反复的写作训练,引导学生感情反馈,形成创造美的能力,写出美的文章来。 论文百事通 三、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常用的手段与方法
  
  三.以强化朗读来触发情感
  
  语言是感情的结晶,绘声绘色地朗读,能使学生陶醉其中,充分感受文章的情感信息,触发内心情感而引起共鸣,从而自然而然地受到情感的熏陶。
   表情动作又叫态势语。课堂上,教师的举手投足、面部表情、衣着打扮乃至于每一种眼神,都可以表现、传达丰富的情感,这种表情达意的作用是口语所不能取代的。当教师满面春风地走进教室,说声“上课”时,学生会觉得这个教师十分亲切,这无疑会增强教师的亲和力;当学生回答问题犹豫不决时,教师用鼓励、关切的目光注视着学生,学生会觉得这个教师很慈祥,对自己特别关心;当学生上课调皮、做小动作时,教师不是大声斥责,而是轻轻摇一摇头,学生会想到:教师已经很给自己面子了,不能再這样做;当学生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时,教师给予肯定、鼓励,学生会受到极大的鼓舞。在课堂教学中,有不少课文的内容需要借助教师的态势语来加深学生的理解,如《最后一课》写韩麦尔先生“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这个动作是这篇文章的点睛之笔,在此,作者完成了韩麦尔先生这一人物的塑造,使一个爱国志士的形象跃然纸上。教师在和学生共同分析这部分时,如果能够辅以传神的动作,将有助于学生对人物形象的思考、理解。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具有培养审美情感、铸造美好心灵、陶冶高尚情操的作用。作为教师,要塑造学生的灵魂,纯化学生的情感,就必须深入挖掘文章中的情感因素,运用情感的语言去感染学生,激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即把诗歌中的“此情此景”变成学生的“我情我景”,让学生在“披文”中“入情”,在“入情”中达到潜移默化的情感熏陶的目的,以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摘要:课堂有效教学现在已成为学校教学的重要话题。本文从五个方面论述了如何通过学案教学加强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自主学习——课前预习的有效性;二、课堂交流与探究——课堂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三、“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科学的方法指导;四、学以致用——课堂检测的有效性;五、收获反思。关键词:历史学案教学、有效性、课前预习、学以致用 Abstract: the effective classro
期刊
摘要:生物课程中的和谐教学应该是先进的新课程思想,有着流畅的课堂设计、环环相扣的知识网络、润物无声的情感渗透、和生活实际最大程度的结合、及融洽的师生关系。构建一个充满活力的、和谐的生物课堂,使学生在心情愉悦、积极上进、思维开启、乐于实践的良好氛围中学习。构建和谐生物课堂,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关键词:构建; 和谐;生物课堂  Abstract: the effective classroo
期刊
摘要:在新课改下了解学生的能力。教师只有了解了学生,才能使教育工作“有的放矢”,取得预期效果。为此,教师必须善于捕捉学生的真实思想,及时了解学生内心世界和心理特点,教师应根据学生在语言、姿态、行为、心理等方面表露出来的情态,准确地判断学生的思想活动,做出迅速而正确的处理。   关键词:新课改;语文; 教学  Abstract: under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in
期刊
概念格是近年来获得较快发展的数据分析的有力工具之一。从数据集中生成概念的过程实质是一种概念聚类过程,它被成功的应用于许多数据库系统中。特别的,在知识工程和软件工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