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8岁:怕妈妈不要她,怕对门的小男孩抢她的棒棒糖;
15岁:怕喜欢的那个隔壁班男生不理自己,怕学习下降,怕妈妈偷看自己的日记;
18岁:怕考不上重点大学,怕长得不够漂亮,怕邻桌那个羞涩的男孩不喜欢自己一脸的“婴儿肥”。羡慕大街上那些二十四五岁,衣着大胆、时尚,身材惹火的姑娘;
24岁:变得漂亮纤细些了,却没有了梦,很多东西都定型了、世故了、老了,开始怀念18岁时的单纯与快乐。愁嫁不出去;
30岁:组建了一个不好不坏的家庭,抱怨丈夫不够爱自己,孩子不够听话,身材走了形,工作进人厌倦期。怀念24岁时的年轻、时尚,人生在此定型了吧;
35岁:人真是到了中年,略过鲜艳的衣服已不敢穿,小孩子一口一个“妈妈、爸爸”。她也想跟上潮流,去做了个波浪新发型,想摩登一回,不料回到家,丈夫以为遇见了鬼。躲一边抹眼泪,真怀念30岁时平静安宁的生活;
40岁:皮肤松弛,腰围变粗。人不自觉地世俗平庸起来,没有什么梦不梦的,经常对小孩子吼叫。工作早就不想干,进入“更年期”,莫名其妙地发脾气,心情沮丧。遇见20来岁的姑娘,开始被叫做“大妈”,一下子觉得自己真正老了,心里是一种莫名的恐慌。丈夫整日视她作空气,很少与她有心灵沟通,她感到孤单。十几岁的小孩子正是渴求独立、叛逆,要求展现自我的年龄,在管理教育孩子上越感力不从心,沮丧感伴随着她。读书时的闺中密友早已音讯全无,整日被一些熟人、邻居包围着,她喘不过气来;
50岁:突然发现人生已经过半,半截身进土,孩子已经学业有成,丈夫退休,却将心思放在了花鸟上,她也已不再工作,每日寂寞地晒着太阳,觉得自己已经不被家人需要。街上的小孩开始叫她“奶奶”,她回家照镜子,白发数缕,皱纹密布似山川,她认不得自己;
70岁:丈夫去世,她感到生命迫近尾声的威胁,年轻的孙媳妇一口一个“老太太”叫她。直到此刻,她终于有了一丁点儿时间,用来思考一个女人一生活着的意义所在。
摘自《妇女之声报》
15岁:怕喜欢的那个隔壁班男生不理自己,怕学习下降,怕妈妈偷看自己的日记;
18岁:怕考不上重点大学,怕长得不够漂亮,怕邻桌那个羞涩的男孩不喜欢自己一脸的“婴儿肥”。羡慕大街上那些二十四五岁,衣着大胆、时尚,身材惹火的姑娘;
24岁:变得漂亮纤细些了,却没有了梦,很多东西都定型了、世故了、老了,开始怀念18岁时的单纯与快乐。愁嫁不出去;
30岁:组建了一个不好不坏的家庭,抱怨丈夫不够爱自己,孩子不够听话,身材走了形,工作进人厌倦期。怀念24岁时的年轻、时尚,人生在此定型了吧;
35岁:人真是到了中年,略过鲜艳的衣服已不敢穿,小孩子一口一个“妈妈、爸爸”。她也想跟上潮流,去做了个波浪新发型,想摩登一回,不料回到家,丈夫以为遇见了鬼。躲一边抹眼泪,真怀念30岁时平静安宁的生活;
40岁:皮肤松弛,腰围变粗。人不自觉地世俗平庸起来,没有什么梦不梦的,经常对小孩子吼叫。工作早就不想干,进入“更年期”,莫名其妙地发脾气,心情沮丧。遇见20来岁的姑娘,开始被叫做“大妈”,一下子觉得自己真正老了,心里是一种莫名的恐慌。丈夫整日视她作空气,很少与她有心灵沟通,她感到孤单。十几岁的小孩子正是渴求独立、叛逆,要求展现自我的年龄,在管理教育孩子上越感力不从心,沮丧感伴随着她。读书时的闺中密友早已音讯全无,整日被一些熟人、邻居包围着,她喘不过气来;
50岁:突然发现人生已经过半,半截身进土,孩子已经学业有成,丈夫退休,却将心思放在了花鸟上,她也已不再工作,每日寂寞地晒着太阳,觉得自己已经不被家人需要。街上的小孩开始叫她“奶奶”,她回家照镜子,白发数缕,皱纹密布似山川,她认不得自己;
70岁:丈夫去世,她感到生命迫近尾声的威胁,年轻的孙媳妇一口一个“老太太”叫她。直到此刻,她终于有了一丁点儿时间,用来思考一个女人一生活着的意义所在。
摘自《妇女之声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