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学生巧应对八大“职场门”

来源 :职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做女人难,做职场女强人、女精英可谓是难上加难!从大学毕业找工作时的艰辛到工作中面临的重重障碍,女大学生无形中承担着很多所谓的“职场软暴力”。职场并非五光十色的舞台,江湖险恶无处不在,怎样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和技能准备来应对突如其来的职场危机,成为女大学生在进入职场前的必修课。《职业》杂志解读分析女大学生职场上种种遭遇产生的原因,为您出谋划策、对症下药,轻松应对“职场门”。
  
  NO.1女大学生职场“恐惧症”
  ——在交往中赶走内心“胆小鬼”
  
  职场遭遇指数:75%
  职场问题剖析:女大学生职场“恐惧症”产生的原因来自大多数女性天生具有的害羞胆小、性格内向的特点,面对家庭、学校的就业压力以及外界的众多不确定因素,女大学生表现得极为紧张。她们会因恐惧即将来临的面试而失眠;即使在面试前做了充分准备,也会流露出过多的担忧,怀疑自己的能力,有自卑感,过分夸大自己的缺点。在单位面试中,她们会因过度紧张而不敢正视HR,脸红、思维“短路”、言谈举止失常,导致求职屡屡受挫。
  职场应对法则:女生如果天生性格内向,羞于和陌生人交流,就要在大学阶段多锻炼自己的交际能力。例如,参加社团活动,增进与他人的沟通与交流;参加一些学生会竞选之类的演说;在假期中增加一些社会实践的经验,提升自信心和语言表达能力与技巧。如果通过这些锻炼也不能减轻恐惧的心理,可以找一些职场有经验的人或者心理医生做一定的咨询。
  
  NO.2相貌歧视
  ——求职整容为哪般
  
  职场遭遇指数:34%
  职场问题剖析:一些女大学生总是疑惑一些和自己实力相当的同性为什么会被聘用,而自己却吃到闭门羹。究其原因,企业单位录用女员工也有以貌取人的标准,于是做隆鼻、双眼皮、近视手术甚至隆胸手术的在校女大学生不在少数,她们的动机只为找个好工作。据媒体报道,在一些公司经理主持的招聘会上,常出现众多年轻的女大学生,这些求职者都携有个人的“写真集”。封面是靓丽的美女特写照,翻开里面少则七八幅多则上百幅的彩色“写真”,身着超短裙、泳装、晚礼服。求职者以此为“利器”,以求攻破招聘者的大门。
  职场应对法则:招聘并非选美,求职不是征婚,职场考验应聘者的还是实力,前段时间热播的电视剧《丑女无敌》就证明了这一点。丑女林无敌用智慧和信心的金钥匙打开了通往著名 4A广告公司的成功之门。这说明长相俊美可以在面试的时候加分,但并不起到关键作用。美源自自信和智慧,女大学生不必追求相貌上的完美,最关键的是树立信心,用人单位看重的是能力,内容大于形式才是职场上真正需要的人才。
  
  NO.3性别歧视
  ——不能说的“隐形歧视”
  
  职场遭遇指数:82%
  职场问题剖析:在应聘中遭遇性别歧视的女大学生为数不少,种种明里暗里的限制性要求,成为挡在女大学生就业路上的一道难以逾越的门槛。不少用人单位在招聘启事中声明不招女生。除了明目张胆的“性别歧视”外,还有许多单位采取了阳奉阴违的办法,表面上一视同仁,但在面试通知时却是有男无女。不少企业表达了同样的看法:女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将面临怀孕、生育等一系列问题,难免会给单位用工造成不便,因此聘用男性员工,不仅少了很多麻烦,还可节约成本,避免“性别亏损”。
  职场应对法则:解决职场性别岐视问题,不但要靠用人单位转变用人观念,法律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还需要女生自身自强自立。女大学生应学习客观思考,积极应对,减少极端的或带有偏见的认识。求职前应该先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分析自己的能力和优势。即使某些用人单位存在性别歧视,也要将其转化为竞争动力,积极向用人单位展示自己的长处,扭转用人单位的观念。
  
  NO.4劳动合同里“暗藏乾坤”
  ——“霸王条款”代替劳动合同
  
  职场遭遇指数:24%
  职场问题剖析:职场上风云变幻,各式各样的尔虞我诈比比皆是,劳动合同被掉包的事经常发生在职场人身上。现在很多公司专门为女性员工“量身定制”一套合同,里面的内容多让应聘者瞠目结舌:“入职后到离职前不得谈恋爱、不得结婚,能适应公司快节奏的工作,能喝酒能出差……”也许公司的初衷是想在工作中锻炼女员工,让她们少一些娇气,能适应公司的各种状况,但是这很容易让人产生误解。而不得谈恋爱、不得结婚则在无形中剥夺了个人的基本权利。
  职场应对法则:若女大学生遇到诸如此类的“霸王条款”,完全可以避开此单位,再寻找其他工作,毕竟“天涯何处无芳草”。在与招聘方签订劳动合同时,要谨慎细心阅读其中的条款,对比正本和副本,查看是否有欺诈以及非法的条款藏在其中。此外,可以查询一下新制定的《劳动合同法》,查看试用期、保险以及其他福利是否符合相关规定,在理论上武装自己,如公司有欺诈行为,可以向相关部门举报其不法行为。
  
  NO.5职场性骚扰
  ——女人定会在沉默中爆发
  
  职场遭遇指数:36%
  职场问题剖析:职场性骚扰一直是职场女性回避的一个话题,直到一部被当时视为敏感题材的电视剧《女人不再沉默》的播出,才引起多方关注。在媒体报道过的案例中,一般都发生在单位男性领导和职场女性之间,而遭受到性骚扰的女员工大多怕丢了工作或碍于名誉和上级下级关系等,对此忍气吞声,“职场色狼”往往看到了女员工这些弱点而变本加厉,甚至以各种方式要挟女员工。
  职场应对法则:女大学生在进入职场前,应向职场前辈咨询有关性骚扰的应对措施,在和男性员工交流中应表现得大方、得体、端庄,这样才能让男性同事和领导对其产生尊重的心理。在和男性员工及领导沟通交流时,应该做到不卑不亢,沉着应对。若遇到性骚扰,向他人求助或者拿起法律的武器来捍卫自己的权利是最好的方法,不给“职场色狼”以可乘之机。
  
  NO.6高学历女性也遭弃用
  ——“三高”女人职场身陷囹圄
  
  职场遭遇指数:28%
  职场问题剖析:在这个需求高学历、高智商的社会中,高学历女学生竟然也遭弃用。女硕士投百份简历无人应的新闻屡见不鲜,追问原因,招聘方或避而不谈或找借口说所学专业与招聘岗位不对口。追根溯源问及用人单位为何拒绝高学历女性,他们坦言硕士生学历“高不成低不就”,目前高等院校引进师资的标准提高到了博士,而对企业来说,他们更加注重工作和实践经验,若招聘女硕士来公司,要考虑其工资待遇问题,另外还有结婚生子等麻烦。
  职场应对法则:求职难的情况已在硕士生中凸显,不少实践性强的专业出现了“企业不要、高校进不了”的情况。面临金融危机的局面,多数学生为了避免找不到工作的尴尬,选择了考研或出国,可是即使研究生毕业或者出国归来也未必能找到称心的工作。因此,女大学生要考研也要有自己的目标和计划,盲目追求高学历既耽误了时间,也耽误了前途。
  
  NO.7职场女员工的“碎碎念”
  ——“三个女人一台戏”
  
  职场遭遇指数:79%
  职场问题剖析:女人间最易产生嫉妒心,“显摆”会引起其他女同事的反感,当一个女同事开始炫耀自己时,其他女同事在暗暗不服的同时表面上还是奉迎其言行,殊不知显摆者正在给自己树敌,也正亲手制造着自己的闲言碎语。若两个女同事间是上下级关系,上级既盼望看到下级业绩突出,又希望下级能够尊重自己的权威。若下级总显摆自己的功劳,上级虽表面包容,心里也会产生不满,甚至会压制下级的职业前途。
  职场应对法则:刚踏入职场的女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应谦逊、冷静,虚心向他人学习。在强势女同事面前,应当表现得弱势一点;在弱势女同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交往方式。与女同事之间也要保持一定距离,不要太过亲密也不要太过疏远,掌握好“度”。因此,拒绝显摆、远离神经质,学会巧妙地化解矛盾和赞美别人成为职业女性处事的法则。职场人际关系是复杂多变的,学会为人处事并不代表做人圆滑,只不过是女人在职场生存稍显成熟的策略。
  
  NO.8职场应酬新观念
  ——“陪喝、陪聊、陪唱”
  
  职场遭遇指数:43%
  职场问题剖析:在人才招聘会上,一些企业单位除学历、年龄方面的要求外,往往增加了一些新要求。而一些女生也“剑走偏锋”,回以“白酒能喝 1斤,会交际,擅长 KTV”等豪言壮语。出于开展业务以及促进业务往来的需要,一些单位尤其在销售和公关领域对应聘者的公关素质更为注重。这些行业需要和客户构建良好的沟通平台,随时了解客户的需求,因此饭桌、KTV包房等娱乐场所常常被视为谈判的最佳场所。用人单位看重女性温柔、善解人意、考虑周全细致且善于沟通等特点,因此这些职场应酬的问题也成了面试的关键。
  职场应对法则:外向的女生在职场上应酬比内向的女生要游刃有余,在应聘的时候,要询问清楚公司的日常业务是什么,不要盲目地投简历。进入新单位如果有应酬,要量力而行,吸取前人在职场上的经验教训,巧妙地保护好自己。若想避开公司的应酬,可以以“已经约了公司的客户”为借口,这样既能避免应酬,又不会引起公司对你个人能力的怀疑。
其他文献
在我国农村信用社的商业化改革过程中,由于缺乏可借鉴的经验以及不适应市场化下商业金融机构竞争的激烈性,必然会存在着巨大的改革风险。本文在分析我对农村信用社改革中存在问
中共中央在《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之所以把金融体制改革作为今后五年发展目标的重点之一,关键在于金融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核心。尤其是中国加
对稀土镁球铁凸轮轴激光热处理硬化的组织和生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磨损机理,激光处理后的凸轮轴变形小,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这对实际应用很有意义。
本文全面介绍了某市创建信用社区的基本情况,列举了当前创建工作面临的现实困难,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研究数学教学问题,要对投入学习的主体学生进行详细的分析。在新课程背景下,一方面,需要研究学生智力方面的因素;另一方面,还需要考虑到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绪、态度和各种想法等情感因素。例如,有些学生认为数学学不好的人对其他学科也很难学会,这些情感因素与具体数学内容的学习,并无直接关系,但学生产生的情感因素能够直接影响数学学习。因此,在职业学校的数学教学中,有必要研究学生的情感因素。  一、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