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观察应用缩宫素以及缩宫素鼻喷雾剂在用于预防和治疗产妇术后出血的疗效。方法:选择80例足月子剖宫产孕妇,随机分为2组,1组示范组(40例)在术后用缩宫素鼻喷雾剂对产妇两侧鼻孔喷入2喷,每隔3h喷一次。2组对比组(40例)在胎儿分娩出后对子宫肌注缩宫素10 U,q5h。观察2组术后3h及24h出血量和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2组术后出血量无显著性差异,两组给药后患者疼痛程度有显著性差异,不良反应发生率第一组明显低于第二组(P<0.01)。结论:在用于预防和治疗剖宫产术后出血中缩宫素鼻喷雾剂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缩宫素鼻喷雾剂;缩宫素;产后出血
【中图分类号】R71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2)01-0128-01
产后出血是指在胎儿娩出后24小时失血总量超过500ml,在近年来的临床表明 产时、产后红细胞积压减少10%或需要输血治疗均成为产后出血[1]为分娩期严重并发症,在我国产后出血成为产妇死亡原因首位[2]。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最常见的原因,积极防治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关键。在产妇分娩中缩宫素是常用药物,临床用于引产、产前子宫收缩无力、产后出血和子宫复原不全,临床上剖宫产术后常规应用缩宫素,大多数采用肌肉注射或静脉点滴,肌肉注射因局部注射部位疼痛增加了术后患者疼痛,缩宫素能促进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在妇产科应用广泛。但根据近几年临床实践中发现,不少患者因为肌肉注射时疼痛而拒绝治疗,患者应用缩宫素鼻喷雾剂既保留其收缩子宫作用,疼痛程度相对缓解或减轻,使患者易于坚持治疗。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将本院2008年2月-2009年2月80例足月剖宫产的产妇,在年龄、孕龄、孕次以及产次等各方面2组并无差异统计(P>0.07)。其中,妊娠高血压疾病12例,巨大儿11例,羊水过少7例,胎儿宫内窘迫31例,原发或继发宫缩乏力19例。所有产妇均无严重心、肺、肝、肾功能疾患。术前血压小板计数>10×109/L,凝血功能检测正常。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的,多发生在子宫下段横切口两端。原因为子宫切口感染致局部组织坏死,缝扎过密,切口过高或过低,使缝合时切口上下緣薄厚不均,层次对合差,导致愈合不良出血。由于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者妇科检查时应注意子宫切口部有无压痛,B超检查时除注意宫腔有无残留物外,应仔细检查子宫切口部位愈合情况,切口部位明显压痛,B超显示子宫峡部低回声区均可能提示子宫切口愈合不良。对出血量多急可疑为子宫切口裂开者可开腹探查。若患者无子女或仍有生育要求,术中见组织坏死不大,炎性反应不重可行清创缝合或结扎子宫动脉。有条件的可行髂内动脉造影栓塞进而保留子宫,否则需切除子宫。术后给予足够量的广谱抗生素预防感染并纠正贫血。
1.2 方法 80例产妇均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随机分为2组。1组(40例) 于胎儿娩出后后用缩宫素鼻喷雾剂对产妇两侧鼻孔各喷入2喷,每隔3h喷一次。
2组(40例) 于胎儿娩出后子宫肌肉注射缩宫素10 U, 间隔5小时一次。
1.3 观察指标 重量法计算术后出血量,观察产妇术后3h和24h出血量,疼痛程度和药物不良反应等指标。
出血量计算:术后24 h月经垫用重量法计算净出血量(g),按比重1.05相当于1 ml血液的标准,推算出术后24 h出血量。
疼痛程度: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T0)将疼痛程度划分为:
O度: 不痛。
Ⅰ度:轻度痛,为间歇痛,可不用药。
Ⅱ度: 中度痛, 为持续痛,影响休息,需用止痛药。
Ⅲ度: 重度痛, 为持续痛,不用药不能缓解疼痛。
Ⅳ度:严重痛,为持续剧痛伴血压、脉搏等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1.5 药品
药物:缩宫素鼻喷雾剂(A药),四川美科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20045。规格:鼻喷雾剂,每瓶5ml,含缩宫素200U。缩宫素(A药) :上海禾丰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1020850。规格:针剂,每支1ml,含缩宫素10U。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的年龄、孕周比较两组产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应用缩宫素后疼痛情况,组1疼痛的严重程度明显高于组2,见表1
3 讨论
产后出血是导致围产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增加的主要原因,也是严重并发症之一。剖宫产术后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比阴道分娩更为常见[2]。积极治疗及预防产后出血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的一个很重要的措施。引起产后出血的原因依次为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及凝血功能障碍,产后出血的治疗原则是针对病因,迅速止血,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及防止感染。正常情况下,胎儿娩出后,宫腔容积减少50%,胎盘自子宫蜕膜层剥离、排出。产后3h又是产后出血发生的高峰期。所以产后及时应用子宫收缩剂可有效预防和治疗产后出血[3]。缩宫素仍是治疗宫缩乏力的首选,其加强子宫收缩的作用,迅速关闭子宫肌层创面的血窦,阻断血流,效果确切。子宫平滑肌有缩宫素受体,故认为缩宫素与受体偶联导致钙通道激活和肌浆网钙的释放,使子宫收缩而发挥作用,妊娠期间缩宫素受体数量增加,钙通道的开放引起钙离子的内流也参与缩宫素的作用机制。缩宫素释放和促进钙离子向肌细胞内流动,进入肌细胞内的钙离子与肌动蛋白,肌浆蛋白的结合引起子宫收缩与缩复[4],缩宫素不良反应,偶有恶心、呕吐、心率加快或心律失常。大剂量应用时可引起高血压或水钠滞留。
缩宫素鼻喷雾剂经鼻粘膜很快吸收,半衰期为10min左右,作用时效约20分钟,经鼻粘膜给药能药物很快进入血液循环,达到促进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的效果,肌肉注射缩宫素,注射后3-5分钟起效,作用持续时间30-60分钟,但肌肉注射缩宫素后患者肌肉注射部位疼痛使许多患者难以接受,由于疼痛恶性刺激,患者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增加。本资料中,采用缩宫素鼻喷雾剂组出血量与肌肉注射缩宫素组出血量无明显差异,产后出血发生率降低。缩宫素鼻喷雾剂应用后患者疼痛症状明显减轻,其用药方便,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小,对产妇更有利,值得在临床使用。
参考文献:
[1] 乐杰.妇产科学[M].6版.2006:119-120.
[2] 梁娟,李维敏,王艳萍,等. 1996-2000年全国孕产妇死亡率变化趋势分析.中华妇产科杂志,2003,38:257-260.
[3] 熊文栋,黄永刚. 缩宫素配伍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应用.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8,16(2):79-80.
[4] 李瑞娟,刘书荣.米索前列醇配伍缩宫素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8,16(10):629-630.
【关键词】缩宫素鼻喷雾剂;缩宫素;产后出血
【中图分类号】R71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2)01-0128-01
产后出血是指在胎儿娩出后24小时失血总量超过500ml,在近年来的临床表明 产时、产后红细胞积压减少10%或需要输血治疗均成为产后出血[1]为分娩期严重并发症,在我国产后出血成为产妇死亡原因首位[2]。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最常见的原因,积极防治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关键。在产妇分娩中缩宫素是常用药物,临床用于引产、产前子宫收缩无力、产后出血和子宫复原不全,临床上剖宫产术后常规应用缩宫素,大多数采用肌肉注射或静脉点滴,肌肉注射因局部注射部位疼痛增加了术后患者疼痛,缩宫素能促进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在妇产科应用广泛。但根据近几年临床实践中发现,不少患者因为肌肉注射时疼痛而拒绝治疗,患者应用缩宫素鼻喷雾剂既保留其收缩子宫作用,疼痛程度相对缓解或减轻,使患者易于坚持治疗。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将本院2008年2月-2009年2月80例足月剖宫产的产妇,在年龄、孕龄、孕次以及产次等各方面2组并无差异统计(P>0.07)。其中,妊娠高血压疾病12例,巨大儿11例,羊水过少7例,胎儿宫内窘迫31例,原发或继发宫缩乏力19例。所有产妇均无严重心、肺、肝、肾功能疾患。术前血压小板计数>10×109/L,凝血功能检测正常。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的,多发生在子宫下段横切口两端。原因为子宫切口感染致局部组织坏死,缝扎过密,切口过高或过低,使缝合时切口上下緣薄厚不均,层次对合差,导致愈合不良出血。由于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者妇科检查时应注意子宫切口部有无压痛,B超检查时除注意宫腔有无残留物外,应仔细检查子宫切口部位愈合情况,切口部位明显压痛,B超显示子宫峡部低回声区均可能提示子宫切口愈合不良。对出血量多急可疑为子宫切口裂开者可开腹探查。若患者无子女或仍有生育要求,术中见组织坏死不大,炎性反应不重可行清创缝合或结扎子宫动脉。有条件的可行髂内动脉造影栓塞进而保留子宫,否则需切除子宫。术后给予足够量的广谱抗生素预防感染并纠正贫血。
1.2 方法 80例产妇均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随机分为2组。1组(40例) 于胎儿娩出后后用缩宫素鼻喷雾剂对产妇两侧鼻孔各喷入2喷,每隔3h喷一次。
2组(40例) 于胎儿娩出后子宫肌肉注射缩宫素10 U, 间隔5小时一次。
1.3 观察指标 重量法计算术后出血量,观察产妇术后3h和24h出血量,疼痛程度和药物不良反应等指标。
出血量计算:术后24 h月经垫用重量法计算净出血量(g),按比重1.05相当于1 ml血液的标准,推算出术后24 h出血量。
疼痛程度: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T0)将疼痛程度划分为:
O度: 不痛。
Ⅰ度:轻度痛,为间歇痛,可不用药。
Ⅱ度: 中度痛, 为持续痛,影响休息,需用止痛药。
Ⅲ度: 重度痛, 为持续痛,不用药不能缓解疼痛。
Ⅳ度:严重痛,为持续剧痛伴血压、脉搏等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1.5 药品
药物:缩宫素鼻喷雾剂(A药),四川美科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20045。规格:鼻喷雾剂,每瓶5ml,含缩宫素200U。缩宫素(A药) :上海禾丰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1020850。规格:针剂,每支1ml,含缩宫素10U。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的年龄、孕周比较两组产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应用缩宫素后疼痛情况,组1疼痛的严重程度明显高于组2,见表1
3 讨论
产后出血是导致围产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增加的主要原因,也是严重并发症之一。剖宫产术后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比阴道分娩更为常见[2]。积极治疗及预防产后出血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的一个很重要的措施。引起产后出血的原因依次为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及凝血功能障碍,产后出血的治疗原则是针对病因,迅速止血,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及防止感染。正常情况下,胎儿娩出后,宫腔容积减少50%,胎盘自子宫蜕膜层剥离、排出。产后3h又是产后出血发生的高峰期。所以产后及时应用子宫收缩剂可有效预防和治疗产后出血[3]。缩宫素仍是治疗宫缩乏力的首选,其加强子宫收缩的作用,迅速关闭子宫肌层创面的血窦,阻断血流,效果确切。子宫平滑肌有缩宫素受体,故认为缩宫素与受体偶联导致钙通道激活和肌浆网钙的释放,使子宫收缩而发挥作用,妊娠期间缩宫素受体数量增加,钙通道的开放引起钙离子的内流也参与缩宫素的作用机制。缩宫素释放和促进钙离子向肌细胞内流动,进入肌细胞内的钙离子与肌动蛋白,肌浆蛋白的结合引起子宫收缩与缩复[4],缩宫素不良反应,偶有恶心、呕吐、心率加快或心律失常。大剂量应用时可引起高血压或水钠滞留。
缩宫素鼻喷雾剂经鼻粘膜很快吸收,半衰期为10min左右,作用时效约20分钟,经鼻粘膜给药能药物很快进入血液循环,达到促进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的效果,肌肉注射缩宫素,注射后3-5分钟起效,作用持续时间30-60分钟,但肌肉注射缩宫素后患者肌肉注射部位疼痛使许多患者难以接受,由于疼痛恶性刺激,患者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增加。本资料中,采用缩宫素鼻喷雾剂组出血量与肌肉注射缩宫素组出血量无明显差异,产后出血发生率降低。缩宫素鼻喷雾剂应用后患者疼痛症状明显减轻,其用药方便,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小,对产妇更有利,值得在临床使用。
参考文献:
[1] 乐杰.妇产科学[M].6版.2006:119-120.
[2] 梁娟,李维敏,王艳萍,等. 1996-2000年全国孕产妇死亡率变化趋势分析.中华妇产科杂志,2003,38:257-260.
[3] 熊文栋,黄永刚. 缩宫素配伍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应用.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8,16(2):79-80.
[4] 李瑞娟,刘书荣.米索前列醇配伍缩宫素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8,16(10):629-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