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升特种设备(电梯)管理精细化水平的对策与建议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to07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和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这八大类设备。特种设备作为企业生产运行的载体,管理工作支撑着企业生产效率、质量、成本、能源、安全、环境、职业健康等目标指标的完成,特种设备的顺畅运行是企业顺利达到各项目标的有效保障,因此特种设备精细化管理工作在加工型企业整个管理环节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得到多数企业的认同。
  关键词:特种设备;载货电梯;管理;精细化
  About improving the level of special equipment (elevator) management refinement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Lu Chaoquan
  Abstract:Special equipment is related to life safety, greater danger of boilers, pressure vessels (including gas cylinders), pressure pipes, elevators, lifting machinery, passenger ropeway, large-scale amusement facilities and field special motor vehicles (factory) in these eight types of equipment.Special equipment as the carrier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management of supporting the production, quality, cost, energy efficiency, safety, environment,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objective indexes such as complete, special equipment running smoothly is enterprises to accomplish the objectives of effective safeguard, therefore the elaborating management of special equipment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cessing enterprise the whole management link of most enterprises recognition.
  Key words:Special equipment; Freight elevator; Management; fine
  一、引言
  国家质检总局官方网站的信息显示,截至2015年底,我国电梯总量已超过400万台,并以每年11%左右的速度增长,电梯保有量、年产量、年增长量均为世界第一。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全国共发生电梯事故58起,死亡46人。根据对2015年事故进行分析,在死亡的46人中,21人是电梯作业人员和管理人员,其余是乘客;58起事故中,违规使用造成26起(例如违规使用三角钥匙6起,死亡5人;电梯故障后乘客违规扒开轿厢10起,死亡8人);设备本身缺陷造成的事故32起,多集中在制动器、安全回路、驱动链条失效等。
  总的来说,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因此,消除电梯和环境的不安全因素是确保电梯安全运行的物质基础。特种设备法规制度明确规定:从特种设备的生产组织、管理维修和使用保养等方面应采取技术措施,消除生产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加强维护、检查监测和预防性试验,预防特种设备事故的发生。因此作为企业的电梯管理人员对维保工作的监管和操作人员的培训尤为重要。
  为提高载货电梯的有效作业率,降低故障率,确保载货电梯安全、优质、高效、低耗运行,以企业提出的“精益思想”为统领,分析载货电梯现阶段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实现载货电梯精细化管理水平的主要途径及措施,对载货电梯安全运行及促进企业生产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二、电梯管理工作现状
  1、载货电梯操作人员未经培训上岗,违规操作载货电梯,持证上岗情况不容乐观,因此违反操作规程导致的载货电梯安全事故苗头经常发生。
  2、电梯维保市场竞争激烈,维保单位经济效益下滑,导致技术人员流动性大,技术较好的人员匮乏,造成维保技术能力普遍偏低,间接影响电梯的维修保养质量。
  3、维保人员职业道德差、安全意识薄弱,时常发生“每15天一次的保养,只帮载货电梯搞卫生”的现象,维保时发现问题未能及时解决,经常性地把安全回路短接,导致安全保障缺失。
  4、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虽然建立电梯管理制度,但在执行上却没有真正做到用制度说话、按标准办事,执行制度打折扣,反映在日常工作中,怕麻烦、走捷径的思想比较普遍。
  5、全员参与电梯管理的氛围没有形成,使用部门只负责使用,未形成电梯日常使用管理意识及相对应的考核机制,一遇故障便通知设备管理部门维修,导致电梯故障频繁发生。
  以上问题久而久之将导致电梯维修频次和维保费用居高不下、设备故障频繁出现,同时影响生产的计划性安排,也给电梯管理部门带来诸多不便。
  三、电梯管理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通过分析企业近年来的电梯管理现状可看出,全面推进电梯精细化管理迫在眉睫。近年来,公司对设备检维修费用的控制越来越严格,费用指标逐年减少,然而,随着运行时间的延长,电梯各大部件已经陆续进入故障的高发期。如何使有限的费用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关键就在于全面加强电梯精细化管理,“精”就是切中要点,抓住设备运行管理中的关键环节,“细”就是管理標准的具体量化、考核、督促和执行。精细化管理的核心在于,实行刚性的制度,规范人的行为,强化责任的落实,以形成优良的执行文化。   做足“用”和“管”两篇文章,朝向“电梯状态可控、管理过程可控、维修成本可控”的方向努力,形成全员参与管理、安全培训到位、计划保养及时、监管机制完善的载货电梯安全运行保障体系,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到设备使用的最末端管理者,提升全员精细化管理水平。
  1、梳理完善电梯管理制度,做到全员参与电梯管理
  结合公司实际,建立并完善电梯管理制度,例如《电梯日常管理办法》、《电梯安全操作规程》、《电梯应急措施及预案演练》、《电梯使用须知》等。电梯的长久稳定安全运行,需要全员全过程参与,电梯管理不仅仅是设备管理部门的职责,使用部门也积极参与。使用部门的各级管理人员要抓好制度的教育和落实,教育操作人员自觉用规章制度规范自己的行为,把自觉执行规章制度变成自觉行为。通过举行载货电梯安全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对操作人员落实各项制度和严格操作规程开展经常性的检查,不断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意识。对多次违章操作人员利用曝光、经济处罚等措施,确实做到全员参与管理,保障电梯的正常运行。
  2、加强人员培训管理工作,要求操作人员持证上岗
  严格执行载货电梯必须由专人操作的原则,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同时通过对操作及仓库管理人员进行载货电梯安全操作、应急预案演练、日常简易维护要领等培训,提高现场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及应急能力,降低因误操作引起的电梯故障,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为电梯的连续稳定安全运行提供有力保障。通过培训使操作人员系统地了解电梯管理要点,电梯相关法律法规、安全技术规范和事故处理等知识,提高电梯操作人员的思想认识和管理业务能力,要求操作人员做好电梯日常巡检,发现异常及时报修,保障电梯可靠运行。
  3、做好维修保养计划工作,保质保量完成维保任务
  管理重在现场,现场重在落实。因此必须要求维保单位每月底提交下月的维保工作计划,维保人员必须按照《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定期进行一次维保,逐项对电梯进行了清洁、润滑、调整和检查,采用“望、闻、问、听”的方法(“望”即对电梯机房、轿厢等各部位的设备是否异常进行肉眼判断;“闻”即对关键设备和关键部位(特别是电气设备)是否有异味进行确认;“问”是了解操作人员的感受;“听”是在机房或操作载货电梯时感受是否有异响情况存在),发现问题和隐患时及时予以排除,并做好详细的记录存档备查。同时要求维保人员对载货电梯故障进行统计分析,对故障率较高的电梯给予加强排查或采取举一反三的检查方式排查其他台电梯的同类故障,以便类似故障再次发生。
  4、加强载货电梯维保质量监管,建立考核机制关键指标
  设备管理部门必须对根据每月维保计划对维保质量进行抽查,对维保质量的好坏进行考核,实施动态监管。初步探讨并设备运行时间、故障时间、故障次数、平均故障时间间隔、故障平均修复时间、寿命周期维修费用等关键性指标。
  5、利用信息管理平台,完善电梯档案资料
  利用企业目前拥有的NC系统特种设备模块,建立电梯设备分类、作业人员数据库及定期检验周期一览表,实现信息管理平台检验到期预警功能,确保电梯检验率达到100%。完善并及时更新电梯安全技术档案包括:(1)电梯的设计文件、制造单位、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使用维护说明等文件以及安装技术文件和资料;(2)电梯的定期检验和定期自行检查的记录;(3)电梯的日常使用状况记录;(4)电梯日常维护保养记录;(5)电梯运行故障记录等。
  四、结束语
  “管好”设备是为了“用好”设备,而“用好”设备是为了“提高”效率,不断提高管理和电梯维护水平,建立一个持续改进、动态循环的精细化管理模式,力争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管理上的缺陷,从“人、机、环、管”四方面人手,即人的安全行为、设备的安全稳定、环境的安全可靠和安全管理的科学到位,使载货电梯管理进入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做到制度有执行、监管有力度,企业载货电梯管理工作才能走上精细化水平。
  参考文献:
  [1]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S].
  [2] TSG T5001-2009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S].
  [3] 袁江,柳三儒,劉建宏,郝珂.电梯安装维修与管理[M].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2015.
其他文献
摘 要:暖通空调是提高工作和生活的环境质量重要设备,广泛应用于现代建筑。为了确保暖通空调的施工质量,在安装时必须控制施工工艺,加强监管,及时解决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暖通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对策  由于人们对室内环境舒适度的不断追求,暖通空调技术已成为建筑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们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变化,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形势,暖通空调技术也在不断的提高和改进。暖通空调的使用有
摘 要:建设项目全过程的造价控制,一般分为决策阶段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投资估算、设计阶段的方案设计和初步设计概算以及实施阶段的工程招投标中的标底和合同价、施工过程中的动态造价及竣工结算中的造价审核等。工程造价审计作为工程造价控制和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和监督机制,参与到项目建设的全过程监督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  长期以来,我国普遍忽视工程建设项 目前期工作阶段的
摘 要: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国家关于土地出让方式的政策也日益完善。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使得城市用地越来越紧张,可供住宅开发的用地逐渐减少,土地价格也大幅度提高。在这样的背景下,控制建筑,特别是高层住宅的项目成本前所未有的被重视起来,建筑项目的投资方不约而同地把控制成本的方法指向了结构用钢量指标。在建筑方案设计的过程中,如何在保證建筑结构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减少结构中的含钢量,提高工程项目的经济
摘 要:本文主要就针对地下室外墙导墙内侧模板施工情况展开分析,总结得出地下室墙体模板的具体施工情况,在明确了解地下室墙体模板施工整体情况的基础上,确定墙柱的模板高度,从而更好的对层间接槎二次支模节点处理、顶板与墙接槎节点模板施工进行、梁柱接头模板以及梁、墙的接槎进行分析,希望通过本文的探究,能够为相关的人员提供相关的报道和借鉴。  关键词:混凝土结构;模板施工;节点处理  如今,建筑工程规模越来越
摘 要:文章首先分析了棚室内蔬菜种植的管理内容,分别从温度湿度控制、肥料施加、光照保障等方面来进行。其次重点介绍提升管理效率的有效措施,以及蔬菜栽培管理期间需要考虑的要点技术问题。将其应用在棚室蔬菜管理中,对提升产量有很大的帮助。  关键词:棚室蔬菜;蔬菜产量;栽培管理  一、采取科学管理措施,促进棚室蔬菜生长  1、适当调节棚室内的温度  在棚室内种植蔬菜,能够实现集中控制温度与湿度,为蔬菜营造
摘 要:我国的工程建筑管理的历史相对来说时间还较短,在经验积累的深度和广度上面,与西方发达国家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还有很多困难和问题需要去克服,去解决。本文将就影响工程建筑管理的因素进行分析,并就如何妥善解决这些问题提出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影响因素;对策解析  前 言  近年来,我国的建筑行业经历了迅速扩张的发展时期。在此期间,是我国工程建筑管理质量频发的一个时期。建筑工程管
摘 要:高速公路路基施工期间,时常会出现一些质量问题,有些质量问题因为比较明显,所以施工人员非常重视,而有些施工质量问题并不明显,,所以被忽视。正是这些容易被忽视的质量问题,影响了高速公路整体的美观性。因此,本文對高速公路路基桥涵施工容易忽视的质量问题进行了重点研究,并且探讨了相对应的解决方法,仅供交流使用。  关键词:高速公路;路基桥涵;质量问题  由于施工行为不够规范,方法不够合理,所以导致浆
摘 要: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控制是建筑施工中的重要内容,直接关系着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本文就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和使用中的裂缝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处理措施,以提高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仅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裂缝;成因;处理  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建筑施工中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主要以钢筋混凝土为主要承重构件,具有良好的稳固性和防火性,得到建筑行业施工人员的广泛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