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对比研究6种临床常用于治疗感冒的中药口服液的抗炎、镇痛、解热作用。方法:通过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实验考察其抗炎作用差异。采用冰醋酸致小鼠扭体实验考察其镇痛作
【机 构】
: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儿科学研究所江苏省儿童呼吸疾病(中医药)重点实验室,江苏法迈生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比研究6种临床常用于治疗感冒的中药口服液的抗炎、镇痛、解热作用。方法:通过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实验考察其抗炎作用差异。采用冰醋酸致小鼠扭体实验考察其镇痛作用差异。采用干酵母致大鼠发热模型考察其解热作用差异。结果:各组中药口服液均可对抗二甲苯所致的炎性反应(P<0.05,P<0.01),蒲地蓝组、蓝芩组、胆木组及双黄连组要稍优于柴桂组及银黄组;各组中药口服液均能对抗乙酸所致小鼠的疼痛性反应(P<0.05,P<0.01),蓝芩组、双黄连组、胆木组要稍优于蒲地蓝组、银黄组及柴桂组;各组中药口服液均可降低干酵母所致大鼠升高的体温(P<0.05,P<0.01),柴桂组、双黄连组、胆木组及蒲地蓝组要稍优于蓝芩组、银黄组;结论:6种中药口服液均有抗炎、镇痛、解热作用,但其作用程度存在差异。
其他文献
语用学源于哲学的逻辑学,最早由美国逻辑学家Charles W.Morrist其《符号理论基础》中提出。在短短的几十年中,语用学发展迅猛,研究方向纷繁驳杂。会话含义理论是语用学的一项研究
汉语中的一些现象是很奇妙的,其中语序的变化就是这些奇妙现象的一种。汉语中的一句话只是相同的一个词或一个字改变了位置(也有学者称这种语言现象叫“易位”) ,就能表达出不同的意思。例如有这样两则事例,从中大家就会领悟到汉语语序变化的奇特效果。 中国相声艺术是一门很高深的语言艺术,语序的变化往往成为相声演员演绎口才的手段之一。某位相声演员说相声时说:“请观众们欣赏‘独子笛奏’了,请大家不要听成是‘笛子
汉语和英语都属拟声词相当发达的语言类型,两者之间有诸多方面可供比较。对汉英拟声词的语音结构形式及重叠的丰富性、突破音节结构规则的随意性、语义转移路径及方式的差异性
修辞与语言的关系十分密切。我们知道,语言的三要素是语音、词汇和语法。修辞就是从表达方法、表达效果的角度研究语音、词汇、语法运用的,即是从表现感情色彩、音律优美的角度研究谐音、叠音、语调、拟声、押韵、儿化韵等语音的协调问题,从词语的同义手段选用的角度研究词汇的运用问题,在合乎语法的基础上从同义手段选择的角度进一步研究句子的表达效果问题。也就是说,修辞是对语言各个组成部分和各个方面综合运用的研究,是研
建立了分子印迹固相萃取(MISPE)-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快速测定猪尿中15种β_2-受体激动剂的分析方法。分别优化了上样溶液的pH值、淋洗和洗脱溶液等MISPE净化条
目的:回顾性研究中西医结合内服外敷法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武汉市青山区普仁医院收治的经临床确诊的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64例,按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