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与欧亚板块俯冲—碰撞过程岩石圈热结构模拟

来源 :地球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fblo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中采用了非线性非稳态的二维热传导--平流方程,首次考虑了俯冲角度及地球物质材料的性质对摩擦生热率的影响,对拉萨地块中部100~40 Ma期间印度与欧亚板块俯冲-碰撞过程岩石圈热结构演化过程数值模拟进行了尝试,在模拟板块俯冲-碰撞过程中高原中部热结构的同时探讨了岩石圈的拆层作用对高原(尤其是对拉萨地块)热结构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在俯冲阶段岩石圈热结构能较好地解释冈底斯花岗岩带中花岗闪长岩及其中铁镁质微粒包体存在壳幔二元体系这一认识.
其他文献
通过对大陆槽矿床的成矿流体稳定同位素研究表明,矿体石英中流体包裹体的δD、δ^18O和δ^13C值分别为-87‰、+6.0‰和-8.4‰,矿石(氟碳铈矿)的δ^13C为-8.0‰,矿体萤石中流体包裹
本文探讨自然电场法在盐湖区寻找和评价富钾卤水的应用及效果.根据罗布泊地质、水文地质和卤水化学特征研究,鉴于富钾卤水具有低电阻率的特点,论证了自然电场法在监测区找富
本文介绍了探测隐伏断裂扩展前兆的技术方法和原理,该方法的特色是:把岩体受力致裂电阻率变化的各向异性,与岩体裂隙扩展的水网络导电通路变化直接相联系,避开了地质体最复杂
长江三峡链子崖危岩体防治工程的实施,使其安全度有了较大提高,经过应力调整, 已使其变形趋于稳定,防治工程效果日渐显著.通过对链子崖危岩体防治工程进行前以及施工过程中的
通过岩石地球化学和Rb-Sr同位素研究,发现川西连龙花岗岩是富含Sn、Ag多种成矿元素的高K钙碱性岩体,地球化学上显示出A型花岗岩特点.4个全岩样品给出的Rb-Sr等时线年龄为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