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骑兵:美军第75别动团

来源 :轻兵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per1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头戴“Ranger”字样的黑色贝雷帽,臂挂飘带形臂章,座右铭是“游骑兵,当先锋”(Rangers,lead the way)——这就是俗称“游骑兵”的美军第75别动团。这支部队除了执行特种作战任务外,还时常遂行一般轻装步兵任务。频繁出现于世界各个武装冲突地区,先后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格林纳达营救学生行动、巴拿马“正义入侵”行动、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等若干战斗,立下赫赫战功,深得美国政府信任……
  
  前身的中国“情结”
  
  这支部队虽然称为“游骑兵”,但实质上与骑兵并无关联,而属于精锐轻型步兵。
  第75别动团的前身实质是二战时在缅甸与中国远征军联合作战的美军游骑兵部队——第5307混合支队。1943年,二战中盟军制定了代号为“圆桌武士”的计划,决定组建一支地面部队,在缅甸战区与中国国民党的新1军并肩作战。为此,美军组建了一支由法兰克·麦瑞尔准将指挥的2900人特种部队,即第5307混合支队,并于1943年3月开进缅北战区。而且,由于需要和中国军队协同作战,第5307混合支队的队徽左上角还设计成了当时国民党军队的青天白日军徽。第5307混合支队在缅甸共参加了大小三十余次战役,他们潜入日军后方切断其后勤补给线,击退企图从西南方攻击中国的日军第18师团,在我国抗日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二战结束后,战功卓著的第5307混合支队于1954年被改编为美军第75步兵团,成为美军的一支王牌部队。随后的朝鲜战争、越南战争,该部队都突显其极强的战斗力。
  1974年,美国陆军参谋长克雷顿·艾布拉姆斯将军决定把美军第75步兵团改为常设性质的第75别动团。同时为了感激和纪念与中国军队浴血奋战的历史,将其含有中国元素的青天白日队徽也一并保留下来,而且还把当年与中国军队联合作战时“协同作战、以少胜多、先锋作用”的经验作为其座右铭。
  
  特殊编制 结构缜密
  
  美军第75别动团总部设在乔治亚州的本宁堡,该部队一直以来都是美军最重要的突击力量之一,具有常规和特种作战能力,其主要任务是计划和实施常规或特种军事行动。
  一般来说,特种部队的编制都是少而精,但是第75别动团的编制相对来说比较大,其与普通作战部队(旅一级)类似,由司令部与司令部连和4个别动营组成,4个营分别是乔治亚州亨特陆军航空基地的第1游骑兵营、华盛顿州路易斯堡的第2游骑兵营、本宁堡的第3游骑兵营和特种行动营。
  司令部由团部连和参谋部组成。团部连由火力支援排、通信排、侦察排、医疗排,负责新队员选拔和训练的别动教练组构成。当作战需要时,司令部连可以为别动营提供支援。参谋部下设5个科,包括人事科、情报科、作战与训练科、供给科和民事科。
  别动团的每个营下属1个营部及营部连、3个别动连,大约600人。营部连共有124名官兵,包括连部、火力支援组、医疗组、通信组和后勤组。每个别动连大约有155名官兵,包括3个45人的步枪排,1个20人的武器排。步枪排又包括3个步枪班和1个机枪班,其中每个步枪班有9人,分为3个战斗小组。
  别动团团长配有一个参谋组,主要包括1名通信军官、1名火力支援军官、1名军医和1个军法参谋,此外,空军编制的1名气象军官和1名战术空中管制军官永久配属司令部。
  
  
  “魔鬼”训练严苛选拔
  
  常规编制要想具备“非常规”的战斗力,就需要有一批经验丰富、素质过硬的突击队员,而第75别动团就是这样一批骁勇善战且忠诚的队员。
  第75别动团的队员主要来自陆军各单位的志愿者,少部分是其他军种的士兵。参与甄选的志愿者必须身心健康且无不良记录,并且要通过陆军、空降兵多项训练后,才有资格参与甄选训练。甄选训练主要由别动团训练营实施,时间大约10周,淘汰率超过六成,具体包括以下四大课目的筛选训练。
  第一个课目是持续15天的特种作战基础训练。候选队员首先前往位于乔治亚州本宁堡的罗杰斯营区接受体能测试,包括2分钟52个俯卧撑、2分钟62个仰卧起坐、14分55秒内跑完3218m、6个引体向上和水中生存测试。初步甄选测试合格后的队员被分到别动训练连,两人编为一组。除了继续提高体能外,还要进行被称为“游骑兵评估阶段(RAP)”11个项目的测试,主要检测学员使用通信工具和步兵轻武器、识图用图、方位判定、日夜间行军等能力。通过所有测验的队员,接着就前往位于北卡罗来那州森林中的达比营区进行为期10天的跳伞、“达比女王”障碍、野外生存以及游骑兵突击演习等内容的训练与测试。其中游骑兵突击演习是基础训练的总验收,队员们将戴上镭射模拟战斗系统(MILES)进行实战。
  通过基础训练的选拔后,候选队员将前往得克萨斯的布利斯堡,进行第二个课目——为期2周的沙漠训练。在这里,他们将进行沙漠生存训练,并进行侧面攻击、迂回、接敌、伏击等战术演练。从第6天开始,就要进入最为艰苦的野战训练演习,全体队员从跳伞进入目标区域开始,要进行连续8昼夜的侦察、袭击和伏击训练,还要乘直升机实施空中突击作战。队员们每天只能睡一、两个小时,每天只供应一次快餐,到了后期只能依靠本能进行作战训练。沙漠作战训练结束后,大约有40%的队员由于未通过重要课目等原因被淘汰,只有60%的队员可以继续进行下一轮训练——山地作战训练。
  
  进入山地作战课目后,队员们将到乔治亚州第一高峰——约纳山区接受山地训练。队员们需要忍受高山寒冷的气候,夜以继日地进行低/高山攀登、登山技术和战术行动等内容的训练。具体来说,要学习各种绳结的打法、突击吊桥搭设及各种垂降技巧,进行危险性极高的山地跳伞演习以及连排战术的野战训练演习。由于这个阶段训练的危险性极高,因受伤而遭淘汰的队员通常超过一成。
  经过了前三大课目的“大浪淘沙”,能够顺利进入最后一个课目训练的候选队员已经不到最初队员人数的一半。剩下来的队员紧接着前往佛罗里达州埃格林空军基地的骑兵训练营接受丛林沼泽地训练。在气候潮湿、毒蛇出没、沼泽密布的原始丛林中,队员们必须在身体已经相当疲惫的情况下继续进行高强度训练。这一阶段要穿插进行其他阶段已经进行过的训练,如进行动植物识别、野外求生与急救、渡河以及袭击、伏击和接敌行动等训练。坚持下来的队员还必须拼尽最后一点力气,以坚强毅力完成丛林沼泽地演习,直到第二天黎明完成对圣罗沙岛的突击后,所有课目才算正式结束。
  经过这“四大关”的训练和筛选,最后只有不到30%的队员过关。合格后,所有人还必须通过ROP或RIP计划,才能最终正式分配到第75别动团。ROP是军官和高级士官参加的别动队员熟悉情况计划,该计划要求他们熟悉游骑兵团的 政策、遵守作战程序、指挥官的意图和突击队员准则,能更快地融入别动团。RIP是初级士兵必须经历的别动队员教导计划,该计划进一步评估队员的身体条件,并详细阐明别动团的基本准则。
  成为一名游骑兵后,队员们除了训练,最喜欢参与的是每两年举办一次的“游骑兵大比武”,这是关于射击、驾驶、战术等一系列军事项目的比赛。队员们通过比赛,可以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战术技能。
  
  精良的武器装备
  
  作为能够遂行常规和特种作战任务的轻装步兵部队,美军第75别动团装备有美国陆军所有的标准装备以及最新的步兵武器装备,包括:M9 9mm手枪,M16A25.56mm突击步枪、M4A1SOPMOD卡宾枪,M240B7.62mm、Mk487.62mm和Mk46 MOD0 5.5mm班用机枪,勃朗宁M2HB重机枪,Mk11MODO和M24 7.62mm狙击步枪以及MK13 0.300英寸温彻斯特马格努姆口径狙击步枪,M1014“三军战术霰弹枪”,M203 40mm榴弹发射器,60mm/81mm和120mm迫击炮,M3 84mm卡尔·古斯塔夫反装甲武器系统,标枪便携式反坦克导弹系统,毒刺便携式防空导弹系统,无人机以及M1113改进型越野车等。
  在夜视器材方面,别动团队员的夜间观察和目标交战能力已经随着最新的夜视和热成像瞄准装置的装备而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安装在头盔上的PVS-14和武器上的PAS-10和PAS-13夜视镜,以及安装在武器上利用窄波束红外激光和宽波束照明的多功能瞄准装置连接使用,极大程度地提升了别动队员在夜间和低可视条件下的作战能力。
  在通信方面,别动团大量装备了AN/PRC-148 MBITR(多频段班际或班内电台)多功能两用电台,并建立了全谱数字化战术通信网络,使其班一级单位的指挥控制能力经历了一次革命性的变革。这种坚固、轻型、强大的AN/PRC-148 MBITR电台,加强了班与指挥所和支援力量间的协同,现已经作为别动团执行战斗任务时的常规装备。
  此外,别动团队员的防弹衣BALCS(防弹衣/携载装具)也得到了升级。
  
  
  出兵巴拿马
  
  第75别动团一直保持着很高的战备水平,每月都会有1个营担任“1级预备反应部队”,随时保持战备状态,如有突发情况,可以在接到通知后的18个小时内抵达任何事发地点并完成战斗准备。正是因为别动团的这种快速反应能力,在1989年美国出兵巴拿马逮捕诺列加的“正义入侵”行动中,游骑兵充当急先锋,为后续部队行动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
  1989年12月16日,4名美军在巴拿马国防军司令部寻衅滋事,与巴国防军发生交火事件,一名美海军陆战队中尉被打死,一名军官受伤。当时的美国总统老布什决定利用这一流血事件入侵巴拿马,摧毁诺列加政权和巴国防军。美军高层权衡再三,决定由美军第75别动团、第4心理战大队和第96民事营共同组成“红色特遣队”,实施先期作战行动。第75别动团第1营A、B、C3个别动连和第3营的C连组成了一个突击队,主要担当攻占托里霍斯/托库门国防军军用机场的任务,消灭该地区的巴拿马国防军,肃清机场之敌,为美军后续部队进入巴拿马打开通道;第75别动团第2营A、B、C3个别动连和第3营的A、B连组成另一个突击队,主要夺占里尔哈托机场,歼灭巴拿马山岳特种部队。
  12月20日凌晨1时,美军1架AC-130和2架攻击直升机对驻守托库门机场的巴拿马国防军阵地、机场警卫室、空军通信站和武器库突然实施猛烈的火力打击,巴国防军第2步兵连、航空队被迅速击溃,四下逃散。第75别动团第1营3个连乘载7架C-141运输机,降落在托库门机场;第3营C连乘4架C-130运输机伞降在托里霍斯国际机场。
  由于担心诺列加的巴精锐部队“2000年营”随时赶来增援,别动团队员抵达机场后迅速集合,受领任务后,立即展开作战行动。第3营C连的任务是孤立托里霍斯国际机场,粉碎敌人一切抵抗,排除对美后续部队作战的影响。当其C连连长多奇纳尔上尉指挥队员接近目标时,遭遇了巴拿马国防军的坚决抵抗。当时由于一架从巴西飞来的国际航班正好抵达,约400名乘客(包括美国公民)正下飞机,这突如而来的情势使得作战行动变得险象环生。一些巴拿马士兵劫持了这些乘客作为人质。连长多奇纳尔上尉决心让3个步兵排迅速从西、南、北三面包围机场大楼,C连武器排则在机场大楼东面占领阵地,为步兵排提供火力支援。为了防止强攻时人质被杀害,美军派出心理战军士对巴军进行宣传。被强攻退缩到角落里的巴军见大势已去不得不放下武器,向别动团队员投降,并交出人质。3排由北面推进到机场大楼附近时,巴军士兵隔着玻璃窗向他们射击,别动团队员们迅速冲进大楼,经过短兵相接的战斗,2名巴军士兵被击毙,其余几名投降。至此,托里霍斯国际机场的巴军全部被肃清,完全处于别动团的控制之下。
  在别动团第3营C连攻击托里霍斯国际机场大楼的同时,别动团1营营长瓦格纳中校正指挥1营沿托库门机场跑道两侧向目标推进,他们的目标是守卫托库门机场的巴航空队营区(代号为“虎目标”)、旧军事航空站(代号“猪目标”)、军用机场东侧的油料库(代号为“鹰目标”)以及巴军第2步兵连的营房。
  在向“虎目标”接近过程中,别动团队员遭到少量巴军的火力阻击,1营A连于行进间发起猛烈攻击,很快粉碎了巴军的抵抗;第1营B连在向“鹰目标”攻击过程中,仅遭到巴军零星火力射击,凌晨5时12分就已经成功控制了目标;第1营C连向驻守“猪目标”的巴军实施突击,几分钟后,巴军放弃4个机枪阵地,逃向西北进入托库门镇,下午18时12分,1营c连已经完全肃清“猪目标”内的巴军。此时,1营营长向侵巴指挥部报告:托里霍斯/托库门机场的作战目标全部实现,所有阵地都被占领,击毙巴军13人,俘虏4名军官和50名士兵。下午,第3营C连接到命令迅速挺进至巴拿马市,占领了国防军的司令部。
  与此同时,空降里尔哈托机场的别动团第2营3个连和第3营A、B连,遭遇巴拿马国防军猛烈攻击,5人死亡,但在AC-130直升机的支援下,迅速反击并占领机场。随后,他们突击南方的巴拿马山岳特种部队,由于该部队适逢休假,游骑兵很轻松地俘虏了这支部队。
  这次行动,别动团以5死、42伤的代价,俘获1014名巴军,18000多件武器,可谓大获全胜。
  编辑/张丽霞
其他文献
德国HK公司生产的G3 7.62mm步枪采用半自由枪机或工作原理,滚柱延迟开锁或闭锁机构。其发射7.62mm NATO枪弹,可进行单、连发发射,采用20发容弹重的弹匣供弹。  全枪质量4.4kg,全枪长1025mm,枪管长450mm,瞄准基线长572mm,初速780—800m/s,有效射程400m。    外部精微之处    1 枪管前部采用螺纹方式连接消焰器,并设有均匀分布的锯齿,用以定位消焰器
“雷电之神”隐形无人机并非英军为应对当前反恐战争的急就章之作,而是英国未来空中作战能力发展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源于英国国防部在2005年启动的“无人作战飞行器(UCAV)及战略无人飞行器(试验)”项目,目标是瞄准未来10~20年内的空中战场环境,发展低可探测性(低可探测性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隐身”或“隐形”技术,但“低可探测性”更准确,因为对于目前的科技而言,“隐形”技术并不是说传感器完全不能发
辟蹊径研发蛙人手枪    1980年代末期,南斯拉夫海军在进行蛙人特种作战装备论证研究时,提出了对蛙人多用途射击武器的需求,并对其使用要求做出了明确表述:在水下和陆上都能够射击,并且具备微声效果。当时西方已经装备了HK公司研制的P11水下手枪,但其技术和各项指标对华沙条约阵营中的南斯拉夫是保密的。而前苏联当时已研制装备的SPP-1水下手枪,也没有向南斯拉夫公开。  虽然当时南斯拉夫的武装力量比较薄
61式37mm双管舰炮是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代舰载防空火炮,曾占据中国海军舰艇副炮的主要地位,现已退役。图为我国已经退役的104导弹驱逐舰上展示的该型舰炮。
该枪是土耳其轻武器制造厂生产的一款半自动狙击步枪,发射7.62×51mm NATO弹。机匣顶部设有皮卡汀尼导轨,可安装各种光学瞄准附件,护手前下方安装了多档可伸缩式两脚架。
该枪外形为钢笔式样,发射边缘发火式枪弹。使用时,先装好枪弹,将击针向后拉,使之呈待击状态,然后按压笔帽上的笔夹(扳机)即可完成击发。该钢笔手枪发射专门设计的威力较小枪弹,其弹头上往往装有致命毒剂。
历史沿革    虽然波兰反恐特警队正式组建的时间并不早,但波兰特警力量的组建却能追溯到1960年代。早在1962年,在波兰南部小城弗罗茨瓦夫,波兰内务部就按照军方伞兵排模式组建特种排,担负现代特警部队所执行的城市反恐、镇暴任务,堪称波兰现代反恐特警队的先驱。同年,来自波兰民事警察部门的摩托化预备役部队(ZOMO)参加了特种排的遴选。在75名志愿者中,只有24人符合要求。入选的特种排队员除了必备的特
M16/M16A1步枪及其所用附件服役时间较长,至今仍有军事单位在使用,其间经历了越南战争等重大历史事件;1960年代后半叶,尼龙和塑料等新材料的引入,更是对其各种附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本文主要介绍1960年代至1970年代期间M16及M16A1步枪使用的各种附件。    各种枪弹袋    M16/M16A1步枪使用的枪弹袋多种多样,包括布制弹匣袋、橡胶制弹匣袋、尼龙制弹匣袋、弹夹袋,甚至还有弹匣
抗日战争爆发后,我八路军三大主力于1937年9月底,先后挺进山西抗日前线,通过充分发动、依靠群众,坚持开展广泛的游击战和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建立了晋冀鲁豫根据地,进行了长期艰巨的敌后斗争,为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韩略村伏击战就是我八路军一个坚持游击战思想、成功伏击日军的典型游击成成例。最后仍在电视台重复热播的电视连续剧《亮剑》中,则真实地再现了这一历史场景!    1943年10月,日军
据英国简氏防务网站近期报道,美国BAE系统公司目前正在加紧“马骡”多用途机器人战车(ARV)的研制和测试工作。预计BAE系统公司最快将在2010年年中完成2部“马骡”多用途机器人战车样车的制造和测试工作,并随后交付美军前线作战部队对该车进行具体技战术性能进行测试和评估。而“马骡”多用途机器人战车样车通过测试后将会进一步衍生出3种型号,分别为运输型、扫雷型以及攻击型。    美国陆军未来战斗系统(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