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堂一次偶发事件的思考

来源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科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scdd53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愉快的铃声响起,我快步走进教室,发现数学老师还在带领学生复习做作业,看到我来,才走出教室。然后我就看到:多数学生依然在做他们的作业。对我的到来视而不见,我的自尊心立刻受到了伤害,于是我命令说:“立刻把作业给我收起来!”在我面带怒容的命令下,同学们很快收起了数学作业。只有一位女同学还没有收好,动作慢吞吞的好像有些不情愿。这时候,因为没有下课,大部分学生又要上厕所,还好一会都回来了。当我走到收作业很慢的这个学生面前的时候,这个看上去文静的女生竟然抬起头,狠狠地瞪着我:“你想干什么?我这不是在收作业吗?”为了避免影响大家上课,我强忍着怒火:“那你快点。”我就准备开始上课了。
  事情本来就这样过去了,但是我心里仍然为刚才那个文静的女孩子的态度而生气,特别是她当时的那种不屑的眼神,无所谓的态度,刺痛了我的自尊。我是老师呀!于是在大家自由讨论问题的时候,我走到她旁边,想看看她的名字,想知道她是谁,为什么这么大胆?想拿起她桌子上的课本看了一眼,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她立刻把桌子上所有的课本都放进了书桌,并且用力的捂上,还把桌子用力“挪”一下发出很大的声响,以示对我的抗议!面对全班学生投来的惊异目光,我装作没事的样子走开了。
  从别的学生那里我知道了她的名字,原来她就是我们学校三年级350个学生中考试总是名列前茅的李同学!因为我刚刚接触这个班不到一学期,所以我并不认识她,但是这个名字我却早就听说了,因为她是老师眼中的骄子!
  我决定和她好好谈谈,就为她的态度,就为她是个优秀的学生。可是接下去的谈话却有些艰难:
  “李同学,你出来一下好吗?”她面带怒容昂首挺胸地来到我的办公室。“老师,你找我有事吗?”语气很生硬。“李同学,你为什么对老师这个态度?”“我怎么了?刚才您的态度也不好!”“但是,你上音乐课怎么能做别的学科作业呢?”“您让我收起来,我已经收了,只是还没来得及收好,你就走过来了”。“那你也不应该当着那么多同学的面,不给老师面子呀。”“谁让你随便动我的书呢!”“你的书在桌子上,我是老师,不能看看吗?”“不能!因为你没有经过我的同意!不经他人同意是违法的!”看着伶牙俐齿、自认为没有一点错误的她,我竟然一时语塞。我正在犹豫,她却说:“你还有事吗?没有事,我走了。”说完,转身就走。
  “站住!”我大声喊住她。想到这就是我们学年名列前茅的学生,想到她在别的场合是多么优秀,想到她在别的学科老师那里是多么文静、彬彬有礼,我突然觉得很伤心、很悲哀!我在心里对自己发誓:今天一定要让她认识自己的错误!
  我于是心平气和地说:“李同学,我知道今天开始的时候我的态度不好,老师先向你道歉,好吗?同时,你是不是也找找你哪里做得不对?”她仍然用很不屑的语气说:“本来你没有经过我同意拿我的书就不对,你不就是想知道我的名字吗?你可以直接问我呀,为什么要拿我的东西呢?我做的也不对,但是我不是故意的。”我说:“那你为什么摔桌子呢?”“我不是冲你,我就是这样,你为什么不相信我?”(看着他高傲的样子,我真想……)
  于是,我决定换个角度:“我听说你就是咱们学年成绩优秀的学生是吗?我知道,素质很高了,你的学识一定很渊博,请问你知道该用什么态度和老师说话吗?”她立刻不说话了。我又说:“你不说我也知道,因为你在内心深处,并不喜欢音乐老师,对吗?或者说,因为音乐不是考试的科目,对你的成绩没有影响,所以你一直不重视这门学科,轻视这门学科对吗?所以也轻视教这一学科的老师?于是,音乐老师在你眼里什么也不会,也不值得尊重!”听我这么说,本来高傲的小女孩眼泪立刻流了出来:“老师,不是这样,我没有这样想。”我依然不依不饶:“那么,如果今天是你的班主任或者数学老师找你谈话你会用这种态度和老师说话吗?”她摇摇头。
  “但是,老师,我不是故意气你的。我以为你要我出来就是要训我的。所以……”看到她真的有承认错误的意思,便和她心平气和的谈了很久。我首先承认了我的态度不好,同时我要她也明白:一个人不能只知道学习、考试,一个人的素质包括很多方面,音乐素质也是一方面,并且,礼貌也是衡量一个人素质的一个标准。她一边哭一边点头。“老师,我真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请你原谅,请你相信我也不是您想的那种坏学生。”
  看到她真诚的眼睛,我知道我的谈话也该结束了。但是,我不知道这件事是否说明了:在家长、学生的心里,音乐、美术、体育不重要,我们应该深思。
其他文献
一、“小班化”的课堂组织形式,正是线描课堂教学的主阵地  传统的组织形式,把师生隔开了,更不要说学生之间了。小班化的课堂,教师走下讲台和学生融为一体,同时改变课桌原来的排列,学生每4~5人围在一起。由于是小班额,教室内便有了五、六个学习小组。有互促组,是不同层次的学生组成的,多是上新课和练习课而组合;还有自由组合组,那是按学生意愿自由组合,多是在线描静物写生课时采用;座位形式的改变,加强了师生间、